物管收費應切合當地生活水平
“物業管理在社區內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物業管理給物業帶來的增值效應,將成今后房地產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一環。”日前在武漢舉行的“香港房地產服務暨CEPA商機推介研討會”上,香港物業管理協會前任會長袁靖罡向與會者介紹了香港現代物業管理如何為物業增值的先進經驗。
從單一向多元化服務發展
袁靖罡介紹,香港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物業管理”這個名稱被簡單地描述為“看更”服務。從事這個行業絕大多數是退休的老年人或學歷較低的年輕人,他們的薪酬相對其他服務性行業普遍偏低。物管人員負責的也只是保安、清潔及小維修等基本工作,根本談不上專業管理,更不可能達到為物業增值的目標。來
物管收費要切合當地生活水平
在談到物業管理的收費問題時,他認為物業管理公司收取費用的基礎是其提供管理公用設施的成本,應該有其合理的利潤作為生存的支持。提供一個包羅萬象的優質管理服務,收取的物管費用也會比較昂貴。但物業費用的標準,也要與當地的生活水平相切合。
他同時對內地的物業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議,即政府部門應出臺相關的法律細則并加大對物業管理的宣傳,以此推動物業管理的發展。他說,“目前內地物價管理部門制定物業管理費上限缺乏足夠的彈性,忽略了市場經濟規律。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合理的收入,物業管理公司如何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拖欠管理費的現象在內地比比皆是,甚至由法律程序判決的案件仍未能切實執行,所以政府應加強宣傳及教育,讓市民認識良好的物業管理是安定社會的一項重要支柱。再者,商品房出現后,物業管理公司多以‘包干制’收取費用,住戶難以理解開支的具體內容,也造成了業主與物管公司之間的矛盾。”
袁靖罡在分析中認為,香港生活水平較高,并且采取的是實報實銷的收費制度。但內地某些地方由于生活水平的差異,未必能接受全方面及多元化的專業服務,因此應以當地生活水平及個別項目的要求,來擬定服務范圍及合理的管理費。但是,絕對不能因此而硬生生將服務水平降低來“將貨就價”,因而嚴重影響到業主的生活環境及物業價值。
影響物業價值的基本元素
物業管理如何能做到提高物業本身的價值?對此,袁靖罡認為物業管理公司應早在房屋設計、建筑及銷售階段就開始參與工作,客觀地從使用者及管理者的角度去了解有關樓盤設計、布局、設施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情況,并提出專業性意見及建議,避免因設計或用料差誤造成的不必要的管理開支及維修上的困難。所謂“預防勝于治療”,如果發展商抱著長期經營的理念,重視企業形象,就一定要注重售后服務,并要求物管公司提供前期管理,確保樓宇素質和功能在落成后符合市場需要。
在維修保養上,他建議內地企業應做好預防性的維修和保養。如果只在樓房及其設備出現故障時才維修,容易導致日久失修。這樣不僅會給業主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更會給物業管理公司帶來經濟上的損失。所以,物業管理公司應該在進入管理之初就草擬計劃,并按部就班地進行定期保養,減低出現故障的可能性,從而延長樓房的使用壽命。從長遠來說,花小錢省大錢,更能達到節省開支的目的。
袁靖罡在最后的概述中指出,物業管理對物業的增值除了以專業物管服務為基礎外,經濟環境、發展商的營銷策略、消費者的心態、公民意識、政府法規等,都將影響其最終的效果。而這又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動物業管理向增值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