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4頁
三、社會評價的范圍和層次
社會評價適用于那些:①社會因素較為復雜,②社會影響較為久遠,③社會效益較為顯著,④社會矛盾較為突出,⑤社會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主要包括:
1、需要大量移民搬遷或者占用農田較多的項目,如交通和水利項目、以及采礦和油田項目。
2、具有明確社會發展目標的項目,如減輕貧困項目,區域發展項目和社會服務項目,如文化、教育和公共衛生項目。
根據項目周期,可將社會評價分為三個層次:
⑴項目識別(初級社會評估)。
⑵項目準備(詳細社會分析)。
⑶項目實施(建立監控和評估機制)。
四、社會評價的作用
①有利于國民經濟發展目標與社會發展目標協調一致,防止單純追求項目的經濟效益。
②有利于項目與所在地區利益協調一致,減少社會矛盾和糾紛,防止可能產生的不利的社會影響和后果,促進社會穩定。
③有利于避免或減少項目建設和運營的社會風險,提高投資效益。
五、社會評價的原則和要求(9點)
⑴認真貫徹我國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關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遵守有關法律及規章;
⑵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的發展目標為依據;⑶依據客觀規律;⑷可比的原則;⑸按目標的重要程度進行排序的原則;
⑹以人為本的原則;⑺有無對比的原則;⑻要深入社會調查,搞準基礎情況,提高分析評價的科學性;
⑼社會評價人員必須以公正、客觀、求實的態度從事社會評價工作。
第二節、社會評價的框架及內容
一、社會評價的框架(書中圖9-1)
二、社會評價的主要內容:社會評價從以人為本的原則出發
(一)社會影響分析
可分為三個層次四個方面的分析,即分析在①國家;②地區;③項目(社區)三個層次上展開;
包括項目①對社會環境方面;②社會經濟方面;③自然與生態環境方面;④自然資源方面的影響。
1、對居民收入的影響;2、對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影響;3、對居民就業的影響;4、對不同利益群體的影響;5、對脆弱群體的影響;6、對文化、教育、衛生的影響;7、對設施、服務容量、城市化的影響;8、對少數民族風俗和宗教的影響;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