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隨著審計的發展,審計主要目的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審計報告使用者的范圍不斷擴大。下列關于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使用人的陳述中,恰當的有()。
A.英國式審計初期,審計報告使用人主要是企業股東
B.美國式審計初期,審計報告使用人主是是廣大投資者
C.1933年《證券法》實施后,審計報告使用人由債權人擴大到廣大投資者
D.現在供血報表審計的審計報告使用人包括企業投資人、債權人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等利益相關者
正確答案:ACD解題思路:選項B不恰當。美國式審計的審計報告使用人主要是銀行及其他債權人。
12.以下關于注冊會計師財務報表宴席的理解中,恰當的有()。
A.財務報表審計的本質是一個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的系統化過程
B.財務報表審計的核心工作是對管理支認定與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是否相符的評價和判斷過程
C.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是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是否符合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提出結論
D.財務報表審計的作用是查找財務報表是否存在錯誤、舞弊和違反法律法規
正確答案:ABC解題思路:選項D不恰當。財務報表審計作用是通過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發表審計意見,提高財務報表的可信度,降低財務報表使用者的信息風險。
13.下列關于注冊會計師財務報表審計的說法中,恰當的有()。
A.財務報表審計是注冊會計師接受委托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并發表審計意見的過程
B.財務報表審計體現為既獨立于被審計單位又獨立于委托人的雙向獨立
C.財務報表審計是一種委托審計,也是一種有償服務和保證服務
D.財務報表審計是注冊會計師基于利用內部審計的外部審計業務
正確答案:ABC解題思路:選項D不恰當。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不一定利用內部審計工作成果。
14.以下對不同時期審計方法的表達中,恰當的有()。
A.賬項基礎審計的主要目的是查錯防弊
B.制度基礎審計是基于了解和評價內部控制基礎上的抽樣審計
C.風險導向審計的核心是防止、發現或糾正審計風險
D.風險導向審計的工作主線是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與應對
正確答案:ABD解題思路:選項C不恰當。風險導向審計的核心工作是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通過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決定擬控制的檢查風險,通過設計和實施恰當的實質性程序控制檢查風險以確保審計風險處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15.以下對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理解中,恰當的有()。
A.風險導向審計方法以對審計風險模型的分析為基礎,將審計資源分配到最容易導致財務報表出現重大錯報的領域
B.風險導向審計方法不再依賴控制測試,是通過抽樣審計并實施實質性程序獲取審計證據
C.風險導向審計方法應當關注控制風險的影響因素,如果注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后發現僅通過實施實質性程序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時,必須依賴對內部控制的了解、測試和評價
D.風險導向審計方法更加關注固有風險的影響因素,而且通過評估非財務信息將了解的范圍擴展到財務報表之外
正確答案:ACD解題思路:選項B不恰當。風險導向審計方法要求,如果注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包括了解內部控制后,預期控制運行有效以及通過實施實質性程序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時必須考慮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需要對內部控制進行了解、評價和測試。
16.以下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特點的描述中,不恰當的有()。
A.風險導向審計增加了對審計抽樣的依賴,降低了抽樣風險
B.風險導向審計增加了對信息技術的運用,節省了審計成本
C.風險導向審計減少了對會計資料的檢查,提高了審計效率
D.風險導向審計擴大了對非財務信息的考慮,大大擴展了審計風險所涉及的范圍,提高了審計要求
正確答案:ABC解題思路:選項D恰當。風險導向審計大大擴展了審計范圍,注冊會計師應當通過實施風險評估程序,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識別導致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領域,特別是通過考慮非財務信息識別財務信息的錯報風險。
17.以下關于注冊會計師宴席方案的理解中,不恰當的有()。
A.在賬項基礎審計階段,審計方法是抽樣審計
B.在制度基礎審計階段,注冊會計師僅依賴內部控制測試
C.在風險導向審計階段,注冊會計師依據審計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的審計風險模型為基礎進行審計
D.風險導向審計解決了審計資源的分配問題,要求注冊會計師將審計資源分配到最容易導致財務報表出現控制風險的領域
正確答案:ABCD解題思路:選項A不恰當,在賬項基礎審計階段,注冊會計師主要是對會計賬目逐筆審查,沒有抽樣。選項B不恰當,在制度基礎審計階段,注冊會計師為了進一步提高審計效率,將內部控制與抽樣審計結合起來,但并不是僅僅依賴測試內部控制,在審計過程中必須獲取重要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審計證據。選項C不恰當,在風險導向審計階段,注冊會計師依據"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和"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的審計風險模型為基礎進行的審計。選項D不恰當,風險導向審計要求注冊會計師將審計資源分配到最容易導致財務報表出現重大錯報的領域,不僅僅是在出現控制風險的領域。
18.以下對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陳述中,恰當的有()。
A.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目的是提高財務報表可信性,合理保證被審計單位經營的效率和效果
B.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根本目標的變化導致審計方法的發展
C.注冊會計師如果開展經營審計,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為客戶提供管理咨詢服務
D.注冊會計師審計是對錯報風險識別、評估與應對的一個系統化過程
正確答案:CD解題思路:選項A不恰當,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不能保證經營效率、效果的可實現程度;選項B不恰當,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根本目標一百多年來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審計環境的變化導致了審計方法的變化。
19.風險導向審計方法對注冊會計師開展審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對注冊會計師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要求中,不恰當的包括()。
A.風險導向審計方法要求注冊會計師在每次財務報表審計中實施控制測試
B.風險導向審計方法要求注冊會計師在每次財務報表審計中對于所有的交易事項和賬戶余額實施實質性程序
C.風險導向審計方法要求注冊會計師綜合考慮企業的環境和面臨的經營風險,把握企業的各方面情況,分析企業經濟業務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和舞弊行為,并以此為出發點,制定審計策略
D.風險導向審計方法要求注冊會計師不僅要考慮固有風險,而且要通過對內部控制的了解和評價,考慮控制風險對實質性程序的影響
正確答案:AB解題思路:選項A不恰當,注冊會計師了解內部控制后預期被審計單位控制運行有效才有必要實施控制測試。選項B不恰當,注冊會計師在財務報表審計中需要對重要的交易事項和賬戶余額實施實質性程序,不需要對所有的交易事項和賬戶余額實施實質性程序,因為從審計的成本與效益原則考慮,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