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關于如何選用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以下表述中,恰當的有()。
A.統計抽樣比非統計抽樣更能有效獲取審計證據
B.選用統計抽樣能夠準確計量抽樣風險
C.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使所有抽樣單元都有被選取的機會
D.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只要設計得當均能獲取有效審計證據
正確答案:BCD解題思路:選項A不恰當。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目的都是為了有效獲取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只要設計得當均能獲取有效審計證據。
14.注冊會計師在定義抽樣單元時,下列表述恰當的有()。
A.在控制測試中,抽樣單元通常指控制活動
B.抽樣單元可能是一個賬戶余額、一筆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項記錄
C.抽樣單元可能是每個貨幣單元
D.在細節測試中,抽樣單元就是指認定層次的錯報金額
正確答案:BC解題思路:在控制測試中,抽樣單元通常是能夠提供控制運行證據的一份文件資料、一個或其中一行;在細節測試中,抽樣單元可能是一個賬戶余額、一筆交易或交易中的一個記錄(如銷售發票中的單個項目),甚至是每個貨幣單元。
15.以下抽樣風險中,將導致注冊會計師執行額外的審計程序的包括()。
A.信賴不足風險
B.信賴過度風險
C.誤受風險
D.誤拒風險
正確答案:AD解題思路:選項B、C屬于影響審計效果的抽樣風險。
16.在控制測試中,注冊會計師如果認為抽樣結果無法達到其對所測試的內部控制的預期信賴程度時,應當考慮采取的措施包括()。
A.增加樣本量
B.執行替代審計程序
C.擴大實質性程序范圍
D.調高計劃審計時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水平,調低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通過降低檢查風險確保審計風險處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正確答案:ACD解題思路:控制測試中的抽樣結果無法達到注冊會計師對所測試的內部控制的預期信賴程度,則說明計劃審計工作時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水平較低,注冊會計師需要調高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調低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擴大原擬定的實質性程序范圍或增加樣本規模,修改審計計劃。
17.下列對"誤差"的描述中,恰當的有()。
A.在控制測試中,誤差是指控制偏差
B.在控制測試中,誤差是內部控制的設計缺陷
C.在細節測試中,誤差就是可容忍錯報
D.在細節測試中,誤差是指錯報
正確答案:AD解題思路:在控制測試中,誤差是指控制偏差;在細節測試中,誤差是指錯報。
18.在細節測試中,注冊會計師確定樣本規模與以下因素中同向變動的有()。
A.預計總體錯報
B.可容忍錯報
C.總體變異性
D.可接受的誤受風險
正確答案:AC解題思路:選項B和D與樣本規模反向變動,選項A和C與樣本規模同向變動。
19.下列針對"PPS抽樣"的陳述中,恰當的有()。
A.由于PPS抽樣每一個樣本都是一個貨幣單元,不需考慮總體的變異性
B.PPS抽樣在評價樣本時可能高估抽樣風險
C.PPS抽樣不適用于測試高估資產的項目
D.PPS系統選樣能夠自動識別所有單個重大項目
正確答案:ABD解題思路:選項C不恰當。在PPS抽樣中,被低估的實物單元被選取的概率更低,PPS抽樣不適用于測試低估。相反,PPS抽樣中如果項目金額超過選樣間距,PPS系統選樣自動識別所有單個重大項目,能夠有效查出高估資產的項目。
三、簡答題(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20.A注冊會計師負責對甲公司2012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針對應收賬款實施函證程序時,A注冊會計師采用了概率比例規模抽樣方法(PPS)。相關事項如下:
(1)A注冊會計師對應收賬款各個明細賬戶進行了初步分析,將預期存在錯報的明細賬戶選出,單獨進行函證,并將其余的明細賬戶作為抽樣總體。A注冊會計師認為在預期不存在錯報的情況下,PPS抽樣效率更高。
(2)A注冊會計師認為不需要計算抽樣總體的標準差,因為PPS運用的是屬性抽樣原理。
(3)假設樣本規模為200個,A注冊會計師采用系統選樣方法,選出200個抽樣單元,對應的明細賬戶共190戶。在推斷抽樣總體中存在的錯報時,A注冊會計師將樣本規模相應調整為190個。
(4)在對選取的所有明細賬戶進行函證后,A注冊會計師沒有發現錯報,因此認定應收賬款不存在重大錯報。
要求:
(1)針對事項(1)至(4),逐項指出A注冊會計師的做法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
(2)指出PPS對實現測試應收賬款完整性認定這一目標是否適用,簡要說明理由。
正確答案:
(1)針對要求(1)的四個事項:
①事項(1)正確。
②事項(2)正確。
③事項(3)不正確,PPS抽樣單元是貨幣單元,而不是實物單元,調整樣本原定規模將導致無法正確量化抽樣結果。(題中樣本項目總數仍然是200個,因為在PPS抽樣中,允許某一個實物單元在樣本中出現多次)
④事項(4)正確。如果樣本中沒有發現錯報,推斷的總體錯報就是零,抽樣風險允許限度小于或等于設計樣本時使用的可容忍錯報。在這種情況下,注冊會計師通常不需進行額外的計算就可得出結論,在既定的誤受風險下,總體賬面金額高估不超過可容忍錯報。如果樣本中發現了錯報,注冊會計師需要計算推斷的錯報和抽樣風險允許限度。
(2)不適合,在PPS抽樣下,被低估的實物單元被選取的概率更低,對于應收賬款的完整性認定的目標并不適合。
21.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存貨由1000個項目組成,存貨賬面價值為300萬元,假定A注冊會計師確定的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是10萬元,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水平為"高"水平(假設保證系數為2.0),決定采用非統計抽樣法選取樣本進行測試。
要求:
(1)請用公式法估計樣本規模;
(2)A注冊會計師抽取存貨樣本的賬面價值是110萬元,對抽取樣本測試發現少計提跌價準備0.66萬元。請采用比率法推斷存貨總體錯報,并分析存貨計價認定是否存在重大錯報。(假定甲公司拒絕調整A注冊會計師發現的錯報)
正確答案:
(1)保證系數為2.0,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為10萬元,則樣本規模:300÷10×2.0=60(個);
(2)采用比率法推斷的總體錯報=6600÷(1100000÷3000000)=18000(元);推斷錯報總額1.8萬元遠遠小于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可容忍錯報)10萬元,可見,存貨計價和分攤認定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很小,即存貨計價和分攤認定不存在重大錯報。
22.A注冊會計師對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2012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對甲公司營業收入進行測試的同時,一并對應收賬款進行了測試。假定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明細賬顯示其有1000個客戶,賬面余額為1000萬元。經過抽取100個樣本測試其賬戶賬面余額為150萬元,審定后的余額為100萬元。
要求:
請采用差額估計抽樣法推斷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賬面的期末審定金額。
正確答案:
(1)樣本平均錯報=(100-150)÷100=-0.5(萬元)
(2)推斷的總體錯報=-0.5×1000=-500(萬元)
(3)推斷的總體實際余額=-500+1000=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