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4年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考試章節練習審計-風險評估

發布時間:2014-04-14 共2頁

  三、綜合題
 
  1.甲公司主要從事小型電子消費品的生產和銷售,產品銷售以甲公司倉庫為交貨地點。甲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動化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系統")和手工控制相結合的方式。A和B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2年度財務報表。
  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況及其環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由于2011年銷售業績未達到董事會制定的目標,甲公司于2012年2月更換了公司負責銷售的副總經理。
  (2)甲公司主要產品的銷售模式在2012年發生了變化。2012年之前采用代銷模式,在代理商對外銷售相關產品后,甲公司根據代銷清單以低于建議零售價7%的出廠價向代理商開具代銷產品的銷售發票,代理商有權退回未對外銷售的產品。2012年初開始改為經銷模式,即由經銷商(大部分是原先的代理商)以較優惠的出廠價(平均低于建議零售價13%)買斷相關產品,甲公司向經銷商發貨即開具銷售發票,經銷商不再享有退回未銷售產品的權利(產品質量原因除外)。2012年,甲公司主要原材料價格平均上漲約5%,但主要產品建議零售價與上年基本相同。
  (3)甲公司主要競爭對手于2012年末紛紛推出降價促銷活動。為了鞏固市場份額,甲公司于2013年元旦開始全面下調了主要產品的建議零售價,不同規格的主要產品降價幅度從5%~20%不等。
  (4)2012年初,甲公司將房屋建筑物折舊年限由25年到35年變更為20年到35年,機器及其他設備折舊年限由8年到12年變更為8年到10年。殘值率仍為3%。
  (5)甲公司于2012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的一個倉庫被有關部門認定為違章建筑,被要求在2013年6月底前拆除。
  (6)2012年初,甲公司啟用新財務信息系統,并計劃同時使用原系統6個月。由于同時運行兩個系統對甲公司相關部門人員的工作量影響很大,2個月后,甲公司決定提前停用原系統。
  (7)2012年末,甲公司的母公司宣布在未來2年內將逐步增加對甲公司的投資。
  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獲取的甲公司財務數據,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資料三: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有關銷售與收款循環、生產與存貨循環的控制,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銷售部門在批準經銷商的訂貨單后編制發貨通知單交倉庫和會計部門。倉庫根據發貨通知單備貨,在貨物裝運后編制出庫單交銷售部門、會計部門和運輸部門。會計部門根據發貨通知單和出庫單在系統中手工錄入相關信息并開具銷售發票,系統自動生成確認主營業務收入的會計分錄并過入相應的賬簿。銷售部門每月末與倉庫核對發貨通知單和出庫單,并將核對結果交銷售部經理審閱。
  (2)系統每月末根據匯總的產成品銷售數量及各產成品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自動計算主營業務成本,自動生成結轉主營業務成本的會計分錄并過入相應的賬簿。
  (3)會計部門每月末編制存貨的結存成本及可變現凈值匯總表,將結存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的部分確認為存貨跌價準備。
  資料四:A注冊會計師對銷售與收款循環、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內部控制實施測試,并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測試情況,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從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明細賬中選取2012年12月的1筆交易,注意到相應記賬憑證只附有若干銷售發票記賬聯。財務人員解釋,在審核出庫單并據以開具銷售發票后,已在銷售發票的記賬聯上注明出庫單號,并將連續編號的出庫單另外裝訂存檔。審計選取了1張注有2個出庫單號的銷售發票記賬聯,在出庫單存檔記錄里找到了相應的出庫單。出庫單日期分別為12月14日和12月16日,銷售發票日期為12月16日。
  (2)在抽樣追蹤2012年11月10個主要產品的主營業務成本在系統中的結轉過程時,注意到有2筆主營業務成本的金額存在手工錄入修改痕跡。財務人員解釋,由于新系統的相關數據模塊運行不夠穩定,部門產成品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的運算結果有時存在誤差,因此采用手工錄入方式予以修正,并且只有財務經理有權在系統中錄入修正數據。審計檢查了相關樣本的手工修正后產成品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沒有發現差異。
  (3)檢查了2012年9月末產成品成本及可變現凈值匯總表,發現其中的產成品成本數據與2012年9月末產成品成本賬面余額稍有差異。財務人員解釋,該差異是在編制完成9月末產成品成本及可變現凈值匯總表后,根據倉庫上報的第3季度末盤點結果調整部分產成品賬面余額所致。
  要求:(1)針對資料一(1)至(7)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資料一所列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簡要說明理由,并分別說明該風險屬于財務報表層次還是認定層次。如果認為屬于認定層次,指出相關事項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的哪些認定相關。
  (2)針對資料三(1)至(3)項,逐項指出上述控制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的哪些認定相關。
  (3)針對資料三(1)至(3)項,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判斷上述控制在設計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分別予以指出,并簡要說明理由,提出改進建議。
  (4)針對資料四(1)至(3)項,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以及資料三中可能存在的控制設計缺陷,逐項指出上述測試結果是否表明相關內部控制得到有效執行,如果表明相關內部控制未能得到有效執行,簡要說明理由。
  (5)針對資料一(1)至(7)項,結合資料三和資料四,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判斷資料三所列控制對防止或發現根據資料一識別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是否有效。如果有效,指出資料三所列控制與資料一的第幾個(或者哪幾個)事項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直接相關,并簡要說明理由。
 
  正確答案:
  針對要求(1):
  針對要求(2):
  針對要求(3):
  針對要求(4):
  針對要求(5):
  【相關說明】本題是根據2008年綜合題第2小題修訂而成,本題幾乎全部考查的都是第十一章"風險評估"的內容,即對甲公司2012年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和評估。
 
  四、簡答題(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1.簡述注冊會計師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的程序。
 
  正確答案:
  在評估重大錯報風險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下列審計程序:
  (1)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包括與風險相關的控制)的整個過程中,結合對財務報表中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的考慮,識別風險;
  (2)結合對擬測試的相關控制的考慮,將識別出的風險與認定層次可能發生錯報的領域相聯系;
  (3)評估識別出的風險,并評價其是否更廣泛地與財務報表整體相關,進而潛在地影響多項認定;
  (4)考慮發生錯報的可能性(包括發生多項錯報的可能性),以及潛在錯報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導致重大錯報。
 
  2.簡述導致對財務報表的可審計性產生疑問的事項,并說明注冊會計師的應對措施。
 
  正確答案:
  如果通過對內部控制的了解發現下列情況,注冊會計師應對財務報表局部或整體的可審計性產生疑問,并應當考慮出具保留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1)被審計單位會計記錄的狀況和可靠性存在重大問題,不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發表無保留意見;
  (2)對管理層的誠信存在嚴重疑慮。必要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解除業務約定。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