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B
[解析]:2006年有合同部分的可變現凈值為350-35=315(萬元),成本=500×60%=300(萬元),未減值;無合同部分的可變現凈值為210-30=180(萬元),成本200萬元,減值20萬元。2007年剩余產品的可變現凈值為150-30=120(萬元),成本200×90%=180(萬元),減值60萬元,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60+20×10%-20=42(萬元)。
2.
[答案]:B
[解析]:該題的處理應是: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71
投資收益 0.52
應收股利 4
貸:銀行存款 175.52
借:銀行存款 4
貸:應收股利 4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6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6
借:銀行存款 183.06(9.18×20-0.18-0.36)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46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71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6
投資收益 12.06
甲公司2005年度對乙公司股票投資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2.06-0.52=11.54(萬元)。
3.
[答案]:B
[解析]:“資本公積”科目的貸方余額=100+[900-(1000-300)]- [900-(1000-300)]+(660-600)=160萬元。注意雖然自用房產轉作為以公允價值模式進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部分計入了資本公積,但是該投資性房地產處置時又將資本公積轉為當期損益。
4.
[答案]:D
[解析]:固定資產入賬價值=500+85+3+0.51+5+6×17%+5.47=600(萬元);該項設備2005年應計提折舊=600×2/5×10/12+(600-240)×2/5×2/12=224(萬元)。
5.
[答案]:A
[解析]:交易具有商業實質,所以換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換出商品的公允價值+增值稅銷項稅額+支付的相關費用+支付的補價=2000000+2000000×17%+10000+30000=2380000(元)。
6.
[答案]:C
[解析]:未實現售后租回收益=176-(300-160)=36(萬元);每年租金費用=48/3=16(萬元);每年分攤未實現售后租回收益=36÷3=12(萬元);對甲公司2007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為-4萬元(即12-16)。
7.
[答案]:A
[解析]:預計合同總收入=1200(萬元),預計合同總成本=1000(萬元),合同總毛利=200(萬元),完工比例=(400-100)/1000×100%=30%。本期應確認的合同毛利=200×30%=60(萬元)。
8.
[答案]:D
[解析]:利息調整總額=(313347-120+150)-300000=13377(萬元)
2004年的應付利息=300000×5%=15000(萬元)
2004年實際利息費用=313377×4%=12535.08(萬元)
2004年應該攤銷的利息調整金額=15000-12535.08=2464.92(萬元)
2004年末賬面價值=300000+13377-2464.92=310912.08(萬元)
2005年的應付利息=300000×5%=15000(萬元)
2005年實際利息費用=310912.08×4%=12436.48(萬元)
2005年應該攤銷的利息調整金額=15000-12436.48=2563.52(萬元)
2005年末賬面價值=300000+13377-2464.92—2563.52=308348.56(萬元)。
9.
[答案]:D
[解析]:按債務重組準則規定,甲公司受讓的產品直接按其公允價值1500萬元入賬,不需考慮按公允價值的比例進行分配。
10.
[答案]:D
[解析]:A公司應根據損失400萬元與違約金500萬元二者較低者,編制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400
貸:存貨跌價準備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