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6頁
二、多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一個企業的成本控制系統包括:組織系統、信息系統、考核制度和獎勵制度等內容。
【該題針對“成本控制系統的組成”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成本降低與成本控制有區別:(1)成本控制以完成預定成本限額為目標,而成本降低以成本最小化為目標;(2)成本控制僅限于有成本限額的項目,而成本降低不受這種限制,涉及企業的全部活動;(3)成本控制是在執行決策過程中努力實現成本限額,而成本降低應包括正確選擇經營方案,涉及制定決策的過程,包括成本預測和決策分析。(4)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絕對額,故又稱為絕對成本控制;成本降低還包括統籌安排成本、數量和收入的相互關系,以求收入的增長超過成本的增長,實現成本的相對節約,因此又稱為相對成本控制。
【該題針對“成本降低”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ABCD都屬于成本降低的主要途徑,參見教材510頁。
【該題針對“成本降低”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所謂生產的基本條件的重大變化是指產品的物理結構變化,重要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的變化,生產技術和工藝的根本變化等。只有這些條件發生變化,基本標準成本才需要修訂。由于市場供求變化導致的售價變化和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的變化,由于工作方法改變而引起的效率變化等,不屬于生產的基本條件變化,對此不需要修訂基本標準成本。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種類”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直接材料的價格標準,包括發票價格、運費、檢驗和正常損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所以,A、B、C、D四個選項都正確。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制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AC
【答案解析】:直接人工成本差異,是指直接人工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之間的差額。它也被區分為“價差”和“量差”兩部分,“價差”是指實際工資率脫離標準工資率,其差額按實際工時計算確定的金額,又稱為工資率差異。變動制造費用的差異,是指實際變動制造費用與標準變動制造費用之間的差額,它也可以分解為“價差”和“量差”兩部分,“價差”是指變動制造費用的實際小時分配率脫離標準,按實際工時計算的金額,反映耗費水平的高低,故稱為耗費差異。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數量差異=(實際數量-標準數量)×標準價格,由此可知,數量差異的大小是由用量脫離標準的程度和標準價格高低所決定的,選項C不正確;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實際分配率-標準分配率)×實際工時=實際分配率×實際工時-標準分配率×實際工時=實際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實際工時,由此可知,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是實際變動制造費用支出與按實際工時和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的乘積之間的差額,因此選項D不正確。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采用結轉本期損益法的依據是確信標準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異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費造成的,應當直接體現在本期損益之中,使利潤能體現本期工作成績的好壞,由此可知,選項A的說法正確;成本差異的處理方法選擇要考慮許多因素,包括差異的類型(材料、人工或制造費用)、差異的大小、差異的原因、差異的時間(如季節性變動引起的非常性差異)等。因此,可以對各種成本差異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如材料價格差異多采用銷貨成本與存貨法,閑置能量差異多采用結轉本期損益法,其他差異則可因企業具體情況而定。由此可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注意:教材中的“差異處理的方法要保持一貫性”是針對前后期之間而言的,并不是針對“同一會計期間”而言的);在調整銷貨成本與存貨法下,本期發生的成本差異,應由存貨和銷貨成本共同負擔(由此可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屬于應該調整存貨成本的,并不結轉計入相應的“存貨”類賬戶,而是保留在成本差異賬戶中,與下期發生的成本差異一同計算。因此,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的賬務處理”知識點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