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6頁
二、多項選擇題
1.在企業所發生的下列各種情況中,需要聘請注冊會計師進行變更驗資并出具變更驗資報告的有 ( )。
A.已設立企業A公司由X、Y、Z三方共同出資組建。2008年10月,出資者X欲將其所持股份全部轉讓給Y、Z兩方,退出A公司
B.B公司因無力償還其欠供應商昌盛公司已長達4年的300萬元材料款,在法院的調解下昌盛公司欲以債轉股的方式將此300萬元債權轉為260萬元股權
C.C股份有限公司欲注銷股份200萬元,使其注冊資本由現在的1800萬元減少至1600萬元
D.D公司繼2005年、2007年兩次出資后,各出資者將按合同約定于2008年12月31日前繳納最后一期出資
2.注冊會計師在執行驗資業務時,與驗資業務有關的重大事項的書面聲明通常包括( )。
A.出資者及被審驗單位的責任
B.驗資報告的使用
C.出資者對出資財產在出資前擁有的權利,是否未設定擔保及已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
D.關于利用專家工作的同意書
3.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丁公司將其一幢商用辦公樓按市場價值進行評估,評估增值5 000萬元,并已作增加固定資產,增加資本公積的會計處理。經股東會批準,丁公司于年底將該評估增值形成的5 000萬元資本公積轉增注冊資本,A注冊會計師在驗證相關資料后,確認該項增資
B.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驗資報告,應當由一名對驗資項目負最終復核責任的合伙人和一名負責該項目的注冊會計師簽名并蓋章
C.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驗資報告,應當由一名注冊會計師和一名負責該項目的注冊會計師簽名并蓋章
D.新審計準則規定注冊會計師執行合同遵循情況審計也應提供合理保證而非消極保證
4.注冊會計師A在對甲有限責任公司的增資業務進行審驗時,對于甲公司增資前、后的注冊資本情況,均應( )。
A.在《驗資事項說明》中反映
B.實施必要審計程序或利用其他注冊會計師的工作
C.在《注冊資本變更前后對照表》中反映
D.在《驗資報告》的意見段中反映
5.外商投資企業的出資者以貨幣出資的,具體審驗程序包括( )。
A.檢查外方出資者是否以從境外匯入的外幣出資;檢查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匯登記證,以確定外幣是否匯入經外匯管理部門核準的資本金賬戶,并向該賬戶開戶銀行進行函證
B.外方出資者用其從中國境內舉辦的其他外商投資企業獲得的人民幣利潤在境內再投資的,檢查該外商投資企業的已審計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董事會有關利潤分配的決議、利潤再投資的貨幣資金獲取地外匯管理部門的批準文件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外匯業務核準件”原件以及主管稅務機關出具的完稅證明
C.當出資的幣種與注冊資本的幣種、記賬本位幣不一致時,檢查實收資本的折算匯率是否按合同匯率折算
D.如果出資者將出資款直接匯入被審驗單位在境外開立的銀行賬戶,檢查被審驗單位注冊地外匯管理部門的批準文件
6.被審驗單位的出資者以實物出資的,具體審驗程序包括( )。
A.監盤實物數量并關注其狀況,驗證其是否與實物出資清單一致
B.核對實物出資清單與注冊資本實收情況明細表或變更情況明細表是否相符
C.出資實物為房屋、建筑物的,檢查其平面圖、位置圖,驗證其名稱、坐落地點、建筑結構、竣工時間、已使用年限及作價依據是否符合協議、合同、章程的規定,檢查房地產證等產權證明
D.檢查實物是否辦理交接手續,交接清單是否得到出資者及被審驗單位的確認,實物的交付方式、交付時間、交付地點是否符合協議、合同、章程的規定
7.在審驗被審驗單位分期出資方式下的非首期出資情況時,對被審驗單位以前各期的出資,注冊會計師應當( )。
A.關注出資者是否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注冊資本
B.關注前期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是否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新審計準則執行前進行的前期出資)
C.查閱相關的驗資報告、近期的財務報表和審計報告
D.凈資產小于注冊資本時,在意見段后增加說明段予以反映
8.下列關于簡要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日期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簡要財務報表的審計報告日期不應早于注冊會計師獲取充分、適當審計證據,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審計意見的日期
B.簡要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日期不應當早于其所依據的已審計財務報表的審計報告日期
C.簡要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日期可能等于簡要財務報表所依據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日期,也可晚于這個日期
D.簡要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日期應當晚于簡要財務報表所依據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日期
9.下列關于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組成部分出具審計報告的特殊考慮的描述中,錯誤的有( )。
A.為增強信息使用者了解對財務報表組成部分出具的審計報告與整套財務報表相關,注冊會計師應提請委托人將整套財務報表附于審計報告后
B.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引言段中說明財務報表組成部分的編制基礎,或提及規定編制基礎的協議
C.注冊會計師應當在意見段中說明財務報表組成部分是否按指定的編制基礎編制,以消極的方式發表審計意見
D.如果已對整套財務報表出具否定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就不能對組成部分出具審計報告,否則,會對整套財務報表的審計報告產生影響
10.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如果按照特殊編制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未能冠以適當的標題,或特殊基礎未得到充分披露,注冊會計師應當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B.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的強調事項段中應當指出:為了更好地理解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注冊會計師實施審計程序的范圍,簡要財務報表應當與已審計財務報表一并閱讀;或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注意財務信息附注中對上述事項的說明
C.注冊會計師對特殊目的審計業務出具審計報告只能是為特定使用者用于特殊用途,為了避免審計報告被用于非預定目的,注冊會計師可以在審計報告意見段之前,增加說明出具審計報告的目的,以及在分發和使用上的限制
D.在特殊目的審計業務中,假設所審計的信息是基于某項合同的條款,如果相關條款有重要解釋,注冊會計師就應當考慮對合同做出的重要解釋是否已在財務信息中得到清晰披露,如果已清晰披露,并考慮在審計報告中提醒信息使用者注意財務信息附注中對這些解釋進行描述
11.下列有關對按照特殊編制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出具審計報告的提法中,正確的有( )。
A.對按照特殊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的引言段中指明財務報表編制的基礎,或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注意財務信息附注中對編制基礎做出的說明
B.對按照特殊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的意見段中指明財務報表編制的基礎,或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注意財務信息附注中對編制基礎做出的說明
C.如果按照特殊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未能冠以適當的標題,或特殊基礎未得到充分披露,注冊會計師應當出具恰當的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D.如果按照特殊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未能冠以適當的標題,或特殊基礎未得到充分披露,注冊會計師可以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12.以下關于簡要財務報表及其審計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為了滿足某些財務報表使用者對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主要情況的了解,被審計單位可能依據年度審計前的財務報表編制一份簡要財務報表
B.簡要財務報表的標題應當適當,如“根據20×9年12月31日為會計期間截止日的已審計財務報表編制的簡要財務報表”、“簡要資產負債表”、“簡要利潤表”、“簡要現金流量表”等標題就是適當的
C.注冊會計師對簡要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時,應說明被審計單位簡要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
D.只有對簡要財務報表所依據的財務報表發表了審計意見,注冊會計師才可對簡要財務報表出具審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