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每一作業成本動因的成本動因率

豪華型(5000臺)
普通型(15000臺)
成本及盈利分析:
6.某企業生產和銷售甲、乙兩種產品,產品的單位售價分別為2元和10元,邊際貢獻率分別是20%和10%,全年固定成本為45000元。
要求:
(1)假設全年甲、乙兩種產品預計分別銷售50000件和30000件,試計算下列指標:①用金額表示的綜合盈虧臨界點銷售額;②用實物單位表示的甲、乙兩種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量;③用金額表示的安全邊際;④預計息稅前利潤。
(2)如果增加廣告費5000元可使甲產品銷售量增至60000件,而乙產品的銷量會減少到20000件。試計算此時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額,并說明采取這一廣告措施是否合算。
正確答案:
(1)甲產品的銷售比重=2×50000/(2×50000+10×30000)×100%=25%
乙產品的銷售比重=1-25%=75%
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25%×20%+75%×10%=12.5%
?、倬C合盈虧臨界點銷售額=45000/12.5%=360000(元)
?、诩桩a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量=360000×25%÷2=45000(件)
乙產品的盈虧臨界點銷售量=360000×75%÷10=27000(件)
?、劬C合安全邊際額=400000-360000=40000(元)
④息稅前利潤=40000×12.5%=5000(元)或=400000×12.5%-45000=5000(元)
(2)甲產品的銷售比重=2×60000/(2×60000+10×20000)×100%=37.5%
乙產品的銷售比重=1-37.5%=62.5%
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37.5%×20%+62.5%×10%=13.75%
綜合盈虧臨界點銷售額=(45000+5000)/13.75%=363636.36(元)
息稅前利潤=320000×13.75%-(45000+5000)=-6000(元)
采取這一廣告措施不合算,因為企業由盈利轉為虧損。
7.D公司為投資中心,下設甲乙兩個利潤中心,相關財務資料如下:資料一:甲利潤中心營業收入為38000元,變動成本總額為14000元,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的固定成本為4000元,利潤中心負責人不可控但應由該中心負擔的固定成本為7000元。資料二:乙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利潤總額為30000元,利潤中心可控利潤總額為22000元。資料三:D公司息稅前利潤為33000元,投資額為200000元,該公司預期的最低投資報酬率為12%。
要求:
(1)根據資料一計算甲利潤中心的下列指標:
?、倮麧欀行倪呺H貢獻總額;
?、诶麧欀行呢撠熑丝煽乩麧櫩傤~;
③利潤中心可控利潤總額。
(2)根據資料二計算乙利潤中心負責人不可控但應由該利潤中心負擔的固定成本。
(3)根據資料三計算D公司的剩余收益。
正確答案:
(1)①利潤中心邊際貢獻總額=38000-14000=24000(元)
?、诶麧欀行呢撠熑丝煽乩麧櫩傤~=24000-4000=20000(元)
③利潤中心可控利潤總額=20000-7000=13000(元)
(2)乙利潤中心負責人不可控但應由該利潤中心負擔的固定成本=30000-22000=8000(元)
(3)D公司的剩余收益=33000-200000×12%=9000(元)
8.某公司原有生產線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面臨著更換生產線的選擇,企業可以選擇購買與原來一樣的生產線,也可以購買一條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生產線。原有生產線的價格為150萬元,而新的生產線價格為400萬元,兩種生產線的使用年限均為10年,無殘值,假設企業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兩種生產線均用來生產甲產品,假設產品型號、質量完全相同,目前甲產品的銷量為10000件,單價為900元,假設企業產銷平衡,相關成本資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
(1)計算新生產線生產甲產品保本點的銷量;
(2)計算舊生產線生產甲產品保本點的銷量;
(3)計算新舊生產線生產甲產品的成本分界點的銷量,并判斷應選擇哪種生產線。
正確答案:
(1)甲產品單價=900元
單位變動成本=100+80+150+70=400(元)
不含折舊的固定成本=300000+150000+60000=510000(元)
新生產線的固定成本總額=510000+4000000/10=910000(元)
新生產線生產甲產品保本點的銷量=910000/(900-400)=1820(件)
(2)甲產品單價=900元
單位變動成本=100+110+180+70=460(元)
舊生產線的固定成本總額=510000+1500000/10=660000(元)
舊生產線生產甲產品保本點的銷量=660000/(900-460)=1500(件)
(3)設成本分界點的銷量為X
400X+910000=460X+660000
X=4167(件)
當銷量大于4167件時應采用新生產線,當銷量小于4167件時采用舊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