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綜合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應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1.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5%。2012年年末公司總股份為50億股,當年實現凈利潤為15億元,公司計劃投資一條新生產線,總投資額為40億元,經過論證,該項目具有可行性。為了籌集新生產線的投資資金,財務部制定了三個籌資方案供董事會選擇:
方案一: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40億元,每張面值100元,規定的轉換比率為10,債券期限為5年,年利率為3%,可轉換日為自該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結束之日(2013年1月1日)起滿1年后的第一個交易日(2014年1月1日)。
方案二:平價發行一般公司債券40億元,每張面值100元,債券期限為5年,年利率為6%。
方案三:平價發行40億債券,票面年利率為4%,按年計息,每張面值100元。同時每張債券的認購人獲得公司派發的10份認股權證,該認股權證為歐式認股權證,行權比例為2:1,行權價格為8元/股。認股權證存續期為12個月(即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的1月1日),行權期為認股權證存續期最后五個交易日(行權期間權證停止交易)。假定債券和認股權證發行當日即上市,預計認股權證行權期截止前夕,每股認股權證的價格為1元。
要求:(1)根據方案一的資料確定:
①計算可轉換債券的轉換價格;
②假定計息開始日為債券發行結束之日,計算甲公司采用方案一2013年節約的利息(與方案二相比);
③預計在轉換期公司市盈率將維持在25倍的水平。如果甲公司希望可轉換公司債券進入轉換期后能夠實現轉股,那么甲公司2013年的凈利潤及其增長率至少應達到多少?
④如果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的1月1日的公司股價在9~10元之間波動,說明甲公司將面臨何種風險。
(2)根據方案二,計算債券的籌資成本(不考慮籌資費用,采用一般模式)
(3)根據方案三的資料確定:
①假定計息開始日為債券發行結束之日,計算甲公司采用方案三2013年節約的利息(與方案二相比);
②為促使權證持有人行權,股價應達到的水平為多少?
③如果權證持有人均能行權,公司會新增股權資金額為多少?
④如果2013年12月1日到2014年的1月1日的公司股價在9~10元之間波動,說明甲公司將面臨何種風險。
正確答案:
(1)
①轉換價格=面值/轉換比率=100/10=10(元/股)
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節約的利息=40×(6%-3%)=1.2(億元)
③要想實現轉股,轉換期的股價至少應該達到轉換價格10元,由于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所以,2013年的每股收益至少應該達到10/25=0.4(元/股),凈利潤至少應該達到0.4×50=20(億元),增長率至少應該達到(20-15)/15×100%=33.33%。
④如果公司的股價在9~10元中波動,由于股價低于轉換價格,此時,可轉換債券的持有人將不會轉換,會造成公司集中兌付債券本金的財務壓力,加大財務風險。
(2)債券籌資成本=6%×(1-25%)=4.5%
(3)
①發行附認股權債券節約的利息=40×(6%-4%)=0.8(億元)
②為促使權證持有人行權,股價=8+1×2=10(元)
③發行債券張數=40/100=0.4(億張)
附認股權數=0.4×10=4(億份)
認購股數=4/2=2(億股)
如果權證持有人均能行權,公司會新增股權資金額=2×8=16(億元)
④利用這種籌資方式公司面臨的風險首先是仍然需要還本付息(利息雖然低但仍有固定的利息負擔),第二是如果未來股票價格低于行權價格,認股權證持有人不會行權,公司就無法完成股票發行計劃,無法籌集到相應資金。
2.A公司目前資本結構為:總資本3500萬元,其中債務資本1400萬元(年利息140萬元);普通股資本210萬元(210萬股,面值1元,市價5元),資本公積1000萬元,留存收益890萬元。企業由于擴大經營規模,需要追加籌資2800萬元,所得稅稅率25%,不考慮籌資費用因素。有三種籌資方案:
甲方案:增發普通股400萬股,每股發行價6元;同時向銀行借款400萬元,利率保持原來的10%。
乙方案:增發普通股200萬股,每股發行價6元;同時溢價發行1600萬元面值為1000萬元的公司債券,票面利率15%。
丙方案:不增發普通股,溢價發行2500萬元面值為2300萬元的公司債券,票面利率15%;由于受債券發行數額的限制,需要補充向銀行借款300萬元,利率10%。
要求:
(1)計算甲方案與乙方案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息稅前利潤;
(2)計算乙方案與丙方案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息稅前利潤;
(3)計算甲方案與丙方案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息稅前利潤;
(4)若企業預計的息稅前利潤為500萬元時應如何籌資;
(5)判斷企業應如何選擇籌資方式。
正確答案:
(1)

(2)

(3)

(4)EPS

=(500-140-400×10%)×(1-25%)/(210+400)=0.39(元)
EPS

=(500-140-1000×15%)×(1-25%)/(210+200)=0.38(元)
EPS=

(500-140-2300×15%-300×10%)×(1-25%)/210=-0.05(元)
若企業預計的息稅前利潤為500萬元時應當采用甲籌資方案。
(5)當企業預計的息稅前利潤小于515.5萬元時應采用甲方案,當企業預計的息稅前利潤大于515.5萬元但小于751.25萬元時應采用乙方案,當企業預計的息稅前利潤大于751.25萬元時應采用丙方案。
3.某企業2012年的實際銷售收入為1500萬元,利潤總額為45萬元,所得稅稅率為25%,分配給股東的利潤為13.5萬元,2012年資產負債表見下表:
(1)若預計2013年銷售收入為1800萬元,流動資產、應付賬款、應付票據與銷售收入存在穩定百分比關系,預計2013年要新增添設備一臺,價值10萬元,若銷售凈利率與利潤留存比率不變,則2013年需從外部追加多少資金?
(2)若2013年所需從外部追加的資金全部用增加長期負債來解決,要求編制2013年預計的資產負債表。
正確答案:
(1)敏感資產銷售百分比=508.5/1500=33.9%敏感負債銷售百分比=(264+10.5)/1500=18.3%
增加的銷售收入=1800-1500=300(萬元)
2012年的銷售凈利率=45×(1-25%)/1500=2.25%
2012年的利潤留存比率=[45×(1-25%)-13.5]/[45×(1-25%)]=60%
2013年追加的外部籌資額=(33.9%×300+10)-18.3%×300-1800×2.25%×60%=111.7-54.9-24.3=32.5(萬元)。
(2)2013年預計資產負債表
4.某公司目前的資本來源包括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800萬股和平均利率為10%的3000萬元債務。該公司現在擬投產一個新產品,該項目需要投資4000萬元,預期投產后可增加息稅前利潤400萬元。該項目備選的籌資方案有兩個:
(1)按11%的利率發行債券;
(2)按20元/股的價格增發普通股。該公司目前的息稅前利潤為1600萬元;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證券發行費可忽略不計。
要求:
(1)計算按不同方案籌資后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2)計算增發普通股和債券籌資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用息稅前利潤表示)。
(3)計算籌資前的財務杠桿系數和按兩個方案籌資后的財務杠桿系數。
(4)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分析,該公司應當選擇哪一種籌資方式?理由是什么?
(5)如果新產品可提供1000萬元或4000萬元的新增息稅前利潤,在不考慮財務風險的情況下,公司應選擇哪一種籌資方式?
正確答案:
(1)計算普通股每股收益
(2)債券籌資與普通股籌資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
(3)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
籌資前的財務杠桿系數=1600/(1600-300)=1.23
發行債券籌資的財務杠桿系數=2000/(2000-300-4000×11%)=1.59
普通股籌資的財務杠桿系數=2000/(2000-300)=1.18。
(4)該公司應當采用增發普通股籌資。該方式在新增息稅前利潤400萬元時,每股收益較高、風險(財務杠桿系數)較低,最符合財務目標。
(5)當項目新增息稅前利潤為1000萬元時,公司總的息稅前利潤為2600萬元,大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所以應選擇發行債券籌資方案。
如果新產品可提供4000萬元的新增息稅前利潤,公司總的息稅前利潤為5600萬元,大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所以在不考慮財務風險的情況下,公司應選擇發行債券籌資方案。
5.斯達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5%。2009年年末公司總股份為5億股,當年實現凈收益為2億元,公司計劃投資一條新生產線,總投資額為6億元,經過論證,該項目具有可行性。為了籌集新生產線的投資資金,財務部制定了兩個籌資方案供董事會選擇:
方案一: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6億元,每張面值100元,發行價格為120元/張,規定的轉換比率為8,債券期限為5年,年利率為4%,可轉換日為自該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結束之日(2010年1月30日)起滿1年后的第一個交易日(2011年1月30日)。
方案二:發行一般公司債券6億元,每張面值100元,發行價格為80元/張,債券期限為5年,年利率為6%。
要求:
(1)根據方案一,計算可轉換債券的轉換價格;
(2)計算與方案二相比,方案一2010年節約的利息(為簡化考慮,假設發行費用可以忽略);
(3)預計在轉換期公司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將維持在25倍的水平(以2010年的每股收益計算)。如果斯達公司希望可轉換公司債券進入轉換期后能夠實現轉股,那么斯達公司2010年的凈收益及其增長率至少應達到多少?
(4)如果轉換期內公司股價處于惡化性的低位,回答斯達公司將面臨何種風險?
(5)如果可轉換債券發行后,公司股價長期低迷,在設計有回售條款的情況下,回答斯達公司將面臨何種風險?
正確答案:
(1)轉換價格=債券面值/轉換比率=100/8=12.5(元)
(2)可轉換債券總面值=6×10000/120×100=50000(萬元)
2010年利息=50000×4%=2000(萬元)
一般債券總面值=6×10000/80×100=75000(萬元)
一般債券2010年利息=75000×6%=4500(萬元)
與方案二相比,方案一2010年節約的利息=4500-2000=2500(萬元)
(3)要想實現轉股,轉換期的股價至少應該達到轉換價格12.5元,由于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所以,2010年的每股收益至少應該達到12.5/25=0.5(元),凈利潤至少應該達到0.5×5=2.5(億元),增長率至少應該達到(2.5-2)/2×100%=25%。
(4)如果在轉換期內公司股價處于惡化性的低位,持券者到期不會轉股,會造成公司的集中兌付債券本金的財務壓力。
(5)若可轉換債券發行后,公司股價長期低迷,在設計有回售條款的情況下,投資者集中在一段時間內將債券回售給發行公司,加大了公司的財務支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