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某公司2009年度的稅后利潤為1200萬元,該年分配股利600萬元,2011年擬投資1000萬元引進一條生產線以擴大生產能力,該公司目標資本結構為自有資金占80%,借入資金占20%。該公司2010年度的稅后利潤為1300萬元。
要求:
(1)如果該公司執行的是固定股利政策,并保持資本結構不變,則2011年度該公司為引進生產線需要從外部籌集多少自有資金?
(2)如果該公司執行的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并保持資本結構不變,則2011年度該公司為引進生產線需要從外部籌集多少自有資金?
(3)如果該公司執行的是剩余股利政策,本年不需要計提盈余公積金,則2010年度公司可以發放多少現金股利?
正確答案:
(1)2010年度公司留存利潤=1300-600=700(萬元)
2011年自有資金需要量=1000×80%=800(萬元)
2011年外部自有資金籌集數額=800-700=100(萬元)
(2)2009年股利支付率=600/1200=50%
2010年公司留存利潤=1300×(1-50%)=650(萬元)
2011年自有資金需要量=1000×80%=800(萬元)
2011年外部自有資金籌集數額=800-650=150(萬元)
(3)2011年自有資金需要量=1000×80%=800(萬元)
2010年發放的現金股利=1300-800=500(萬元)
7.某公司2010年擬投資4000萬元購置一臺生產設備以擴大生產能力,該公司目標資本結構下權益乘數為2。該公司2009年度稅前利潤為4000萬元,所得稅率為25%。
要求:
(1)計算2009年度的凈利潤是多少?
(2)按照剩余股利政策計算企業分配的現金股利為多少?
(3)如果該企業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固定的股利支付率是40%。在目標資本結構下,計算2010年度該公司為購置該設備需要從外部籌集自有資金的數額;
(4)如果該企業采用的是固定或穩定增長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為1200萬元,穩定的增長率為5%,從2006年以后開始執行穩定增長股利政策,在目標資本結構下,計算2010年度該公司為購置該設備需要從外部籌集自有資金的數額;
(5)如果該企業采用的是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為1000萬元,額外股利為凈利潤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的10%,在目標資本結構下,計算2010年度該公司為購置該設備需要從外部籌集自有資金的數額。
正確答案:
(1)2009年凈利潤=4000×(1-25%)=3000(萬元)
(2)因為權益乘數=資產/所有者權益=2,所以目標資本結構中權益資金所占的比例=1/2×100%=50%,負債資金所占的比例=1-50%=50%。
所以2010年投資所需權益資金=4000×50%=2000(萬元)
所以2009年分配的現金股利=3000-2000=1000(萬元)
(3)2009年度公司留存利潤=3000×(1-40%)=1800(萬元)
2010年外部自有資金籌集數額=2000-1800=200(萬元)
(4)2009年發放的現金股利=1200×(1+5%)×(1+5%)×(1+5%)=1389.15(萬元)
2009年度公司留存利潤=3000-1389.15=1610.85(萬元)
2010年外部自有資金籌集數額=2000-1610.85=389.15(萬元)
(5)2009年發放的現金股利=1000+(3000-2000)×10%=1100(萬元)
2009年度公司留存利潤=3000-1100=1900(萬元)
2010年外部自有資金籌集數額=2000-1900=100(萬元)
【提示】這里沒有考慮盈余公積的因素,主要是因為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積,也就是說這里的留存收益滿足了法定的要求。如果存在沖突,企業應該考慮改變股利政策。一般而言,企業制定的股利政策都應該滿足法律法規的要求。
8.某企業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2480萬元,全年固定成本和費用570萬元,變動成本率55%,所得稅率25%。以前年度有40萬元的虧損需要用本年的凈利潤彌補,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按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金,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的比率為可供投資者分配利潤的40%,不存在納稅調整事項。
要求:計算2010年的稅后利潤、提取的公積金以及應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
正確答案:
2010年稅后利潤=(2480-570-2480×55%)×(1-25%)=409.5(萬元)
提取的法定公積金=(409.5-40)×10%=36.95(萬元)
提取的任意公積金=(409.5-40)×5%=18.48(萬元)
提取的公積金=36.95+18.48=55.43(萬元)
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40+409.5-55.43=314.07(萬元)
應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314.07×40%=125.6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