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每小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正確答案,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少選,但選擇正確的每個選項得0.5分)
1.對于納稅審查方法的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A.針對查賬的順序不同,納稅審查的方法可以分為順查法和逆查法
B.抽查法適用于對經濟業務量較大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審查
C.核對法便于了解現實情況,常與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D.比較分析法易于發現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存在的問題,但是無法準確審查出納稅人賬簿的具體問題
E.控制計算法是指根據賬簿之間、生產環節等之間的必然聯系,提供測算以證實賬面數據是否正確的審查方法
正確答案:ABDE解題思路:查詢法便于了解現實情況,常與其他方法一起使用。
2.下面關于詳查法的表述正確的有()。
A.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審查期內的重要業務的會計憑證、賬簿、報表進行審查
B.可從多方面進行比較、分析、相互考證,絕對保證了納稅審查的質量
C.工作量大、時間長
D.僅適用于審查經濟業務量較少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
E.適用審查任何納稅人的經濟業務
正確答案:CD解題思路:詳查法是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審查期內的所有會計憑證、賬簿、報表進行全面、系統、詳細的審查的一種方法。這種審查方法可從多方面進行比較、分析、相互考證,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納稅審查的質量,但工作量大、時間長,僅適用于審查經濟業務量較少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
3.下列納稅審查方法,按不同分類標準,組合正確的有()。
A.順查法與抽查法
B.詳查法與逆查法
C.核對法與查詢法
D.詳查法與抽查法
E.控制計算法與比較分析法
正確答案:CDE解題思路:選項A錯誤,針對查賬的順序不同,納稅審查的方法可分為順查法與逆查法;選項B錯誤,根據審查的內容、范圍不同,納稅審查的方法可分為詳查法和抽查法。
4.注冊稅務師對納稅人資產負債表審查時,若流動資產實際占用數增長過快,則應注意是否有以下情況()。
A.材料或商品集中到貨
B.材料價格下降
C.管理不善、物資積壓
D.虛增庫存成本
E.產品滯銷
正確答案:ACDE解題思路:若流動資產實際占用數增長過快,則應注意是因材料或商品集中到貨或因價格變動等因素引起,還是由于管理不善、物資積壓、產品滯銷或者是虛增庫存成本所造成,以便進一步分析企業有無弄虛作假、亂擠成本等問題。材料價格下降會引起流動資產實際占用數下降。
5.注冊稅務師對納稅人的固定資產進行審查分析時,要注意()。
A.了解資產增減變動的情況
B.首先核實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C.核實固定資產折舊額
D.審查企業折舊計算方法是否得當,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E.核算固定資產原值
正確答案:ACDE解題思路:固定資產的審查分析,首先是了解資產增減變動的情況,其次,在核實固定資產原值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核實固定資產折舊額,審查企業折舊計算方法是否得當,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6.賬務調整應遵循的原則有()。
A.賬務處理調整方法的運用中補充調整法不能替代沖銷調整法
B.賬務處理的調整要與現行財務會計準則相一致,要與稅法的有關會計核算相一致
C.賬務處理的調整要與會計原理相符合
D.調整錯賬的方法應從實際出發,簡便易行
E.對于審查中的納稅人的錯賬和漏賬,可以在當期的有關賬戶中直接調整
正確答案:BCD解題思路:選項A:應當是能用補充調整法則不用沖銷調整法,而不是誰替代誰的問題,也不是原則的問題;選項E:是具體的調整方法,而不是原則的問題。
三、簡答題(每小題5分)
1.某注冊稅務師對某工業生產企業當年納稅情況進行審查時,初步了解到該企業生產經營沒有季節性波動,企業產品及所用材料增值稅適用稅率均為17%。經進一步審查,進行了以下具體業務的處理:
(1)企業當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相應的成本為4500萬元,但企業近三年的賬務資料顯示,銷售收入成本率為70%~85%,則注冊稅務師可以確認企業成本列支不實,應當調增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2)企業期初庫存材料100萬元,當期投入生產耗用材料4000萬元,期末庫存材料500萬元,企業當期申報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550萬元,注冊稅務師可確認企業會計進項稅額核算不正確,導致當期多繳納了增值稅。
(3)企業1~11月的銷售收入為3300萬元。注冊稅務師認為銷售與市場需求有關,確認為正常。
(4)審查過程中,注冊稅務師甲對部分業務與企業法人代表、相關部門經理、財務、保管及普通職工進行了溝通,注冊稅務師乙表示甲的行為對審查的保密性有損害。
問題:第(1)、(2)項業務中注冊稅務師使用的是什么審查方法?并具體分析審查中存在的問題;第(3)項業務中注冊稅務師的判斷存在什么問題,簡述理由;第(4)項業務中注冊稅務師乙的理解是否正確?簡述理由。
正確答案:
第(1)項業務中使用的是比較分析法。對于比較分析法中發現的問題不能直接下結論,而應當更進一步審查是否是因為材料、人工價格等成本上漲,或是銷售價格下降等原因引起的收入成本率過高,還是真的存在有多計成本或少計收入的情況。
第(2)項業務中使用的是控制計算法。當期購入材料=500+4000-100=4400(萬元),如果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且按稅法規定通過認證并抵扣,那么進項稅額不應少于4400×17%=748(萬元),但注冊稅務師不能僅據此下結論,而應當再進一步審查是否對于相應的購進都取得了合法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否在當期內認證,是否在認證當期進行了申報抵扣。
第(3)項業務中,因為企業生產經營沒有季節性波動,那么,每月的銷售應比較平穩,但企業1~11月銷售收入為3300萬元,12月的銷售收入為5000-3300=1700(萬元),所以,注冊稅務師不能直接確認其是正常的,而應當重點抽查12月的銷售收入相關會計核算資料,以便進一步查明是否有將前11個月的銷售壓到12月集中處理的情況。
第(4)項業務中,注冊稅務師乙的理解不正確。注冊稅務師審查時可以使用查詢法。根據查賬的線索,通過詢問或調查相關人員的方式,取得必要的資料或旁證。
2.2013年甲企業為境內居民企業,在年度決算報表編制前,委托某注冊稅務師進行所得稅匯算清繳的審核。注冊稅務師在"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投資"明細賬中,發現本年發生投資額200萬元,接受投資單位為上海乙公司,甲企業當年投資收益賬戶為零,在"其他應付款--上海乙公司"明細賬中發現當年7月15日貸方發生額5萬元,后附原始憑證為銀行匯兌結算憑證和往來結算憑證,注冊稅務師認定該項目為投資分回利潤(與事實相符)。假設甲企業采用成本法對投資業務進行會計核算,甲企業2013年尚未結賬。甲企業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50000
貸:其他應付款50000
問題:假定甲企業當年盈利,也無其他涉稅事項,甲企業所得稅適用稅率為25%,上海乙公司所得稅適用稅率為15%,注冊稅務師應如何指導甲企業進行納稅申報,并作相關賬務調整分錄。
正確答案:
注冊稅務師應向甲企業說明:居民企業直接投資于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屬于免稅收入,但會計上應確認投資收益,該賬務處理錯誤,應作調賬處理。由于是決算報表編制前錯賬的調整,不涉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問題。
調賬分錄:
借:其他應付款50000
貸:投資收益50000
借:投資收益50000
貸:本年利潤50000
申報時應將賬面投資收益50000元直接填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第9行,然后填入主表第17行免稅收入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