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下列將會導致外部融資需求量增加的是()。
A.敏感性資產銷售百分比下降
B.敏感性負債銷售百分比提高
C.銷售凈利率提高
D.收益留存率下降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收益留存率下降,意味著企業內部留存收益減少,外部融資需求量增加。
2.已知某項成本的習性模型為:y=1000+2x,當業務量x由1000單位上升到2000單位時,該項成本的增加量為()。
A.3000
B.5000
C.2000
D.1000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注意本題要求確定的是該項成本的增加量。當業務量為1000時,該項成本總額為3000,當業務量為2000時,該項成本總額為5000,因此,該項成本的增加量=5000-3000=2000。
3.如果產品的單價與單位變動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變,則保本點銷售量()。
A.不變
B.上升
C.下降
D.不確定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若單價與單位變動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差額會不斷增加。單價和單位變動成本的差額是計算保本點銷量的分母,因此,固定成本(分子)不變,保本點銷售量會下降。
4.下列關于銷售百分比法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銷售百分比法是根據銷售增長與資產增長之間的關系預測未來資金需要量的方法
B.銷售百分比法假設敏感性資產、敏感性負債與銷售收入之間存在穩定百分比關系
C.只要銷售收入增加,就存在外部融資需求量的增量
D.銷售百分比是根據基期資產負債表經營資產和經營負債的金額除以基期銷售收入計算的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銷售百分比法的計算公式中可以看出,如果減項大于被減項,即使銷售收入增加,外部融資需求量也不一定增加。
5.某企業編制"材料采購預算"。預計第四季度期初材料存量456千克,四季度生產需用量2120千克,預計期末材料存量為350千克,材料單價為10元,若材料采購貨款有50%在本季度內付清,另外50%在下季度付清,則該企業預計資產負債表年末"應付賬款"項目為()元。
A.11130
B.14630
C.10070
D.13560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材料采購數量=350+2120-456=2014(千克)
材料采購金額=2014×10=20140(元)
付現金額=20140×50%=10070(元)
年末應付賬款=20140-10070=10070(元)
6.下列預算編制方法中,可能導致無效費用開支項目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是()。
A.增量預算
B.彈性預算
C.滾動預算
D.零基預算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增量預算是指以基期成本費用水平為基礎,結合預算期業務量水平及有關降低成本的措施,通過調整有關費用項目而編制預算的方法。增量預算編制方法的缺陷是可能導致無效費用開支項目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因為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費用項目,可能使原來不合理的費用繼續開支而得不到控制,形成不必要開支合理化,造成預算上的浪費。所以本題選A。
7.下列各項中,可能會使預算期間與會計期間相分離的預算方法是()。
A.增量預算法
B.彈性預算法
C.滾動預算法
D.零基預算法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滾動預算又稱連續預算,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將預算期與會計期間脫離開,隨著預算的執行不斷地補充預算,逐期向后滾動,使預算期始終保持為一個固定長度(一般為12個月)的一種預算方法。所以選項C正確。
8.若某一企業的經營處于盈虧臨界狀態,錯誤的說法是()。
A.此時銷售額正處于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
B.此時的固定成本為零
C.此時的營業銷售利潤率等于零
D.此時的邊際貢獻等于固定成本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保本狀態是能使企業利潤為零,處于不盈不虧的狀態,其判斷標志是: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相交、收入總額與成本總額相等、邊際貢獻等于固定成本。
9.企業編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預算的根據是()。
A.銷售預算
B.現金預算
C.費用預算
D.生產預算
正確答案:D
10.甲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單位變動成本6元,單價10元,固定成本16600元,若想實現7400元的稅前利潤,應使該產品的銷售量達到()件。
A.7200
B.6000
C.4500
D.5000
正確答案:B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每小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正確答案,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少選,但選擇正確的每個選項得0.5分)
1.某產品單價8元,單位變動成本5元,固定成本3000元,計劃產銷量1000件,欲實現目標利潤1000元,應()。
A.提高單價1元
B.降低單位變動成本1元
C.減少固定成本1000元
D.將產銷量提高1/3
E.提高單價0.5元,同時提高產銷量100件并減少固定成本200元
正確答案:ABCD解題思路:利潤=(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8.5-5)×1100-2800=10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