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實質性測試程序包括兩個部分:(對交易和余額的詳細測試)和(對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應用的分析性程序)。(多選、判斷)
(三)審計完成階段
1.審計完成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形成審計結論)、(復核工作底稿)、(審計期后事項和或有損失)、(完成審計報告)。(多選)
2.期后事項是指被審計單位(資產負債表截止日到審計報告日)發生的,以及審計報告日至會計報表公布日發生的對會計報表產生影響的事項。期后事項有兩類,一類是需要調整的,一類是不需調整的。(單選,注意期后所指的時間段,給出具體的日期,應能判斷是否是期后事項的范圍;標準是期后發生的,但對期內有影響)
3.如果一項潛在損失是可能的,且損失的數額是可以合理地估計出來的,則該項損失應作為(應計項目),在會計報表上反映。(判斷題,注意如果可能性較小或者金額無法合理估計,則只在附注中反映而不作為報表應計項目)
4.審計結果的復核分為三級:(注冊會計師復核)、(項目經理復核)、(主任會計師復核)。(多選)
(四)審計報告的內容
1.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后,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單選或判斷)
2.審計報告具有法定的證明效力。(判斷)
3.審計報告的內容包括(標題)、(收件人)、(范圍段)、(意見段)、(簽章和會計師事務所公章)、(報告日期)、(會計報表附注)。(多選)
4.審計報告的意見段應說明以下內容:(會計報表編制的合法性)、(會計報表反映的公允性)、(會計處理方法的一貫性)。(多選題)
5.當注冊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拒絕發表意見)的審計報告時,應在范圍段與意見段之間增加說明段。(多選題,判斷題,注意說明段的位置)
6.對上市公司及企業改組上市的審計,應由(兩名)具有(證券相關業務資格)的注冊會計師簽名、蓋章。(單選或判斷,注意人數與資格要求)
7.審計報告日期是指注冊會計師(完成外勤審計工作)的日期。(單選或判斷)
8.注冊會計師明知應當出具保留意見和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時,不得以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代替。(判斷)
9.審計意見的類型及區分標準:(重點內容,判斷、多選、單選)
|
無保留意見 |
保留意見 |
否定意見 |
拒絕表示意見 |
合規性 |
合規 |
個別不合規;或 |
嚴重違規 |
|
公允性 |
公允 |
個別不公允;或 |
嚴重失實 |
|
一貫性 |
一貝 |
個別不一貫 |
|
|
審計范圍 |
無限制 |
局部限制 |
|
嚴重受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