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07 共3頁
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證券市場素有經濟晴雨表之稱,表明:
(1)證券市場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
(2)宏觀經濟的走向決定了證券市場的長期趨勢。宏觀經濟因素是影響證券市場長期走勢的唯一因素。
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途徑:
a、企業經濟效益:宏觀經濟運行趨好,企業總體盈利水平上升,證券市場市值自然上漲。
b、居民收入水平:經濟周期處于上升階段/在提高居民收入政策作用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拉動消費需求,增加相關企業經濟效益,促進證券市場投資需求。
c、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宏觀經濟趨好對公司效益及自身收入水平預期上升,“人氣”上升,證券市場平均股價走高。
d、資金成本: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國家相應的經濟政策變化,居民、單位的資金持有成本變化儲蓄與投資比例變化影響證券市場走向。
宏觀經濟變動與證券市場波動的關系
1. GDP變動(長期)上市公司行業結構與該國產業結構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股票平均價格變動與GDP變化趨勢相吻合。
(1)持續、穩定、高速的GDP增長――證券市場呈上升走勢。
(2)高通脹下的GDP增長――失衡的經濟增長必將導致證券市場行情下跌。
(3)宏觀調控下的GDP減速增長――證券市場呈平穩漸升的態勢 。
(4)轉折性的GDP變動――當GDP負增長速度逐漸減緩并呈現向正增長轉變的趨勢時,證券市場走勢也將由下跌轉為上升;當GDP由低速增長轉向高速增長時,證券市場亦將伴之以快速上漲之勢。(我國實際)1990年至2003年間,我國證券市場指數趨勢與GDP趨勢基本一致,總體呈上漲趨勢。但部分年份里,股價指數與GDP走勢也出現了多次背離的現象。
2. 經濟周期變動,經濟總是處在周期性運動中,股價伴隨經濟周期相應地波動,但股價的波動超前于經濟運動,股價波動是永恒的。 證券市場綜合了人們對于經濟形勢的預期,這種預期又必然反映到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中,從而影響證券市場的價格。
3. 通貨變動(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①溫和、穩定的通貨膨脹對股價的影響較小。通貨膨脹提高了債券的必要收益率,從而引起債券價格下跌。
②如果通貨膨脹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圍內持續,而經濟處于景氣(擴張)階段,產量和就業都持續增長,那么股價也將持續上升。
③嚴重的通貨膨脹是很危險的,可能從兩個方面影響證券價格:其一,資金流出證券市場,引起股價和債券價格下跌;其二,經濟扭曲和失去效率,企業籌集不到必需的生產資金,同時,原材料、勞務成本等價格飛漲,使企業經營嚴重受挫,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閉。
④政府往往不會長期容忍通貨膨脹存在,因而必然會使用某些宏觀經濟政策工具來抑制通貨膨脹,這些政策必然對經濟運行造成影響。
⑤通貨膨脹時期,并不是所有價格和工資都按同一比率變動,而是相對價格發生變化。這種相對價格變化引致財富和收入的再分配,因而某些公司可能從中獲利,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蒙受損失。
⑥通貨膨脹不僅產生經濟影響,還可能產生社會影響,并影響投資者的心理和預期,從而對股價產生影響。
⑦通貨膨脹使得各種商品價格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也使得企業未來經營狀況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加證券投資的風險。
⑧通貨膨脹對企業的微觀影響表現為:通貨膨脹之初,“稅收效應”、“負債效應”、“存貨效應”、“波紋效應”有可能刺激股價上漲;但長期嚴重的通貨膨脹,必然惡化經濟環境、社會環境,股價將受大環境影響而下跌。
⑨通貨緊縮帶來的經濟負增長,使得股票、債券及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大幅下降,銀行資產狀況嚴重惡化。而經濟危機與金融蕭條的出現反過來又大大影響了投資者對證券市場走勢的信心。
財政政策
(一)財政政策手段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國家預算(通過預算安排的松緊影響整個經濟的景氣,調節供需;財政預算對能源交通等行業在支出安排上有所側重將促進這些行業發展,該行業及其企業股票價格隨之上揚)
2、稅收(影響:a、投資者交易成本;b、傳遞政策信號)
3、國債(國債發行對證券市場資金流向格局有較大影響)
4、財政補貼
5、財政管理體制
6、轉移支付制度
(二) 財政政策種類(擴張、緊縮、中性)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擴大減免稅范圍
①增加收入直接引起證券市場價格上漲;
②增加投資需求和消費支出,企業利潤增加,促進股票價格上漲。
③市場需求活躍,企業經營環境改善,進而降低了還本付息風險,債券價格也將上揚。
(2)擴大財政支出,加大財政赤字
①政府通過購買和公共支出增加商品和勞務需求,激勵企業增加投入,提高產出水平,于是企業利潤增加,經營風險降低,將使得股票價格和債券價格上升。
②居民在經濟復蘇中增加了收入,景氣的趨勢更增加了投資者的信心,證券市場和債市趨于活躍,價格自然上揚。特別是與政府購買和支出相關的企業將最先、最直接從財政政策中獲益,有關企業的股票價格和債券價格將率先上漲。
③但過度使用此項政策,財政收支出現巨額赤字時,雖然進一步擴大了需求,但卻進而增加了經濟的不穩定因素,通貨膨脹加劇,物價上漲,有可能使投資者對經濟的預期不樂觀,反而造成股價下跌。
(3)減少國債發行(或回購部分短期國債) 國債發行規模的縮減,使市場供給量減少,從而對證券市場原有的供求平衡發生影響,導致更多的資金轉向股票,推動證券市場上揚。
(4)增加財政補貼,財政補貼往往使財政支出擴大,擴大社會總需求和刺激供給增加,從而使整個證券市場的總體水平趨于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