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8 共12頁
二、根分叉區病變
指牙周炎的病變波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區,此可發生于任何類型的牙周炎。
(一)發病因素
1、病因 本病只是牙周炎發展的一個階段,菌斑仍是主要原因。只是由于根分叉區一旦暴露,該處菌斑控制和牙石的清除十分困難,使病變加速或加重發展。
2、加重因素 合創傷是本病的一個加重因素。因為根分叉區是對合力敏感的部位,一旦牙髓炎癥進入該區,組織的破壞會加速進行,常造成凹坑狀或垂直吸收。尤其是病變局限于一個牙或單一牙根時,更應考慮合創傷的因素。
3、解剖因素 約40%的多根牙在牙頸部有釉突,約13%的牙齒釉突較長,伸進分叉區。因該處無牙周膜附著,僅有結合上皮,在牙齦有炎癥時,該處易形成牙周袋。約有75%的牙齒,其根分叉距釉牙骨質界較近,一旦有牙周袋形成,病變很容易擴延到根分叉區。在磨牙的髓室底常有數目不等的副根管,可使牙髓的炎癥和感染擴散到根分叉區。尤其在見到患牙近遠中側牙槽骨完整,牙周病變只限于分叉區者,更應考慮此因素。
4、臨床表現 分叉區可能直接暴露于口腔,也可被牙周袋遮蓋,需憑探診來檢查,除用牙周探診探查該處的牙周袋深度外,還需用彎探針從水平方向探查分叉區病變的程度。病變程度可分為四度。
Ⅰ度 牙周袋深度已達到多根牙根分叉區,探診可探到分叉外形,但分叉內牙槽骨沒有破壞,彎探針不能進入分叉區。X線片上看不到骨質吸收。
Ⅱ度 分叉區骨吸收僅限于頰側或舌側,或雖然頰、舌側均已吸收,卻尚未相通。X線片顯示分叉區僅有牙周膜增寬,或骨質密度略降低。根據骨質吸收程度,Ⅱ度病變又分早期和晚期。早期Ⅱ度為探針以水平方向探入根分叉區的深度小于3mm,或未超過該牙頰舌徑的1/2晚期Ⅱ度病變則探針水平探入超過3mm,或超過頰舌徑的1/2,但不能與對側相通,也就是說,根分叉區尚有一部分骨間隔存在。
Ⅲ度 病變波及全部根分叉區,根間牙槽骨全部吸收,探針能通過分叉區,但牙齦仍覆蓋分叉區。X線片見該區骨質消失呈透射區。
Ⅳ度 病變波及全部根分叉區,根間骨隔完全破壞,牙齦退縮而使分叉區完全開放而直視。
以上分度方法同樣適用于上頜的三根分叉區。該區在X線片上根影像重疊,因而影像模糊不清。臨床檢查可用彎探針從腭側進入,探查近中分叉區及遠中分叉區是否尚有骨質存在,或已完全貫通,借此法來辨別是Ⅱ度或Ⅲ度病損。X線在根分叉區處的診斷中只能起輔助作用,實際病變總比X線片所顯示的要嚴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