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骨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試題19

發布時間:2012-11-21 共1頁

  16.早期確診主要依靠

  A.病兒高熱、肢體腫痛

  B. X片攝片

  C.局部CT檢查

  D.化驗WBC升高

  E.局部分層穿刺抽得膿汁

  答案:E

  題解:早期局部分層穿刺有助于確診,即用骨髓穿刺針,先穿入壓痛最明顯的干骺端軟組織內,取出針芯回抽無膿,再套插針芯依次穿至骨膜下、骨髓腔內,切勿一次穿進干骺端骨里,以免將軟組織感染引到骨髓腔。抽得血性膿液后,常規涂片找膿細胞及細菌,并作細菌培養、藥敏試驗。

  17.病變區域穿刺抽出混濁液體,送細菌培養,最可能的結果是

  A.乙型鏈球菌

  B.金黃色葡萄球菌

  C.大腸桿菌

  D.鏈球菌

  E.無細菌生長

  答案:B

  題解: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18.確診急性骨髓炎后須立即

  A.抗感染

  B.支持治療

  C.手術

  D.肢體制動

  E.物理降溫

  答案:A 題解:凡確診后須立即靜脈滴入足量、多種有效抗生素,病后24~48小時,最遲不超過72小時,若能每天靜脈滴注青霉素320萬~1200萬 U,酌情加用慶大霉素、氯霉素,有可能阻斷炎癥發展。林可霉素抗菌譜與紅霉素相似、但能滲進骨組織內,治療急性骨髓炎效果較好,成人每日2.4~2.8g,小兒30mg/kg,分次靜脈滴注或肌肉注射,條件具備者再根據血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選用療效最佳的抗生素,直到全身癥狀消失、局部無壓痛,然后減量,維持1~2周才停藥。

  19.在骨膜或骨髓內抽得膿液后,最關鍵的治療措施是

  A.局部引流

  B.多次抽膿并注入抗生素

  C.膿液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依結果調整用藥

  D.局部固定防止病理骨折

  E.聯合使用大量抗生素

  答案:A 題解:骨膜下抽得膿液時盡早切開排膿,以免膿液在骨膜下擴散造成更多的骨質破壞,或發生膿毒敗血癥。骨膜下雖未抽到膿,但全身中毒癥狀嚴重,局部疼痛明顯,亦需鉆孔排膿,必要時擴大骨窗,骨髓腔減壓后,往往疼痛迅速減輕。近年來采用骨髓腔內置管,每日連續滴入1500ml~2000ml抗生素液,局部用藥量約為全身用藥量的2倍,入管較細,出管較粗,負壓吸引持續2周左右,創口整層縫合,療效較好。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