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A2型題:以下每一道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正確的是
A.補充鈣劑
B.補充維生素D
C.補充維生素D+鈣劑
D.抗骨質疏松藥物
E.補充維生素D+鈣劑+抗骨質疏松藥物
正確答案:E解題思路:骨質疏松治療選擇補充維生素D,鈣劑,同時應用抗骨質疏松藥物。
2.不是結核性腦膜炎的早期臨床表現的是
A.性情改變
B.低熱、納差、盜汗、消瘦
C.頭痛、嘔吐
D.面神經癱瘓
E.蹙眉皺額、凝視或嗜睡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面神經癱瘓為結核性腦膜炎(結腦)的中期癥狀,而其余選項均為初期癥狀。
3.面神經炎急性期,下列藥較為重要的是
A.青霉素
B.加蘭他敏
C.維生素B12
D.潑尼松
E.甲巰咪唑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面神經炎為非化膿性炎癥,不必用青霉素。病的急性期,面神經總有水腫,受到骨管的壓迫,如不及時消除,可加重面神經的損傷。潑尼松既能抗炎,也有消水腫的作用。小量地巴唑口服和加蘭他敏肌肉注射只能促使神經功能的恢復,宜用于急性期過后。維生素B12也無抗炎和消水腫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期諸藥中潑尼松最為重要。
4.下列能阻止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破壞的藥物是
A.選擇性COX-2抑制劑
B.非選擇性NSAIDs
C.甲氨蝶呤
D.丙種球蛋白
E.潑尼松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非甾體抗炎藥、激素、丙種球蛋白均不能控制病情進展,只能改善病情,抗風濕藥才能控制病情。
5.傷寒發病第一周內陽性率最高的實驗室檢查是
A.大便培養
B.肥達反應
C.血培養
D.尿培養
E.補體結合試驗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血培養在傷寒病程第1~2周陽性率最高,可達80%~90%;尿培養及便培養在病程第2周起陽性率逐漸增加,第3~4周陽性率最高。
二、A3/A4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道考題。請根據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6-8題共用題干)
女性,26歲。7月20日入院,半年前由黑龍江來三亞,來院前10天開始發冷、發熱、頭痛,開始時體溫無一定規律性,有出汗,近1周每隔日出現一次高熱,持續數小時,體溫39~40℃,伴有全身酸痛及乏力,2~6小時后開始大汗,體溫驟降,自覺癥狀明顯好轉,精神好,可以進食。
6.為明確診斷,該患者首先應做的檢查是
A.血常規
B.糞便查血吸蟲卵
C.血細菌培養
D.血涂片查瘧原蟲
E.結核菌素試驗
7.若患者經上述檢查后確診,那么在我國這種疾病主要的傳播媒介是
A.人虱
B.鼠蚤
C.白蛉
D.按蚊
E.蜱
8.在治療期間,為預防患者病情復發,應選用以下藥物中的
A.氯喹
B.蒿甲醚
C.奎寧
D.伯氨喹
E.甲氟喹
正確答案:6.D;7.D;8.D解題思路:3.根據題干描述患者臨床表現的特點及流行病學資料,可以明確該患者應診斷為瘧疾,實驗室檢查中血涂片查瘧原蟲對于瘧疾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對于預防瘧疾的復發,臨床上首選的藥物為伯氨喹。
(9-11題共用題干)
女性,33歲。尿頻、尿急、尿痛1天,肉眼血尿2小時就診,尿常規:WBC200/HP,RBC150/HP,尿紅細胞畸形率20%。
9.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膀胱炎
B.急性腎盂腎炎
C.慢性腎盂腎炎
D.腎小球腎炎
E.急性間質性腎炎
10.行尿細菌培養結果回報為陰性,可能的原因為
A.尿液在膀胱停留時間小于4小時
B.留標本前已經應用抗生素
C.消毒液混入尿標本
D.L型細菌、厭氧菌或結核桿菌感染
E.以上均可能
11.積極抗感染治療后,如何判斷臨床治愈
A.癥狀消失
B.尿常規正常
C.癥狀消失且尿常規正常
D.癥狀消失且尿常規正常,停藥后3天復查尿常規正常
E.癥狀消失且尿常規正常,停藥后7天復查尿常規及尿細菌培養均正常
正確答案:9.A;10.E;11.E解題思路:3.急性膀胱炎即使癥狀消失,也需要在停藥后7天再次行尿細菌培養,如無細菌生長,可作為臨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