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A3型題
(12-14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30歲,已婚。待人冷淡,沒有愉快感,妻兒病了不管,家里來了客人也不熱情,不愿意和別人交往,沒有親密的朋友,喜歡獨來獨往,還常有奇特的幻想。5歲時父母離異。患者對婚姻沒有需求,在母親百般催促下結婚。
12.據此表現判斷此人是
A.邊緣型人格障礙
B.社交紊亂型人格障礙
C.沖動型人格障礙
D.分裂樣人格障礙
E.焦慮型人格障礙
13.此患者的個性特征可能開始于
A.兩年前
B.18歲后
C.童年或青少年
D.成年期
E.三個月前
14.以下哪項治療不適合于此患者
A.藥物治療
B.電休克治療
C.教育
D.心理治療
E.訓練
正確答案:12.D;13.C;14.B解題思路:1.此患者以情感冷淡為主要表現,人際關系淡漠,對家人也沒有溫情,對性沒有興趣,常有奇特的幻想,最符合分裂樣人格障礙特點。
2.人格障礙沒有明確的起病時間,始于童年或青少年。
3.人格障礙治療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矯正不良習慣。心理治療、教育與訓練等治療手段對行為的矯正可發揮一定的作用。出現異常應激和情緒反應時少量用藥可有幫助。電休克治療是不適合的。
(15-18題共用題干)
患者男,21歲。自小就不聽管教,欺負同學,曠課,敲詐勒索小學生,被小學生家長舉報受到學校警告處分。初中畢業后到某中專學習,經常曠課,不參加考試,在學生宿舍里經常欺負農村來的同學,曾邀約同伙到學校"教訓"不服他管教的兩個學生。讀中專一年后自動退學。樓上鄰居曾指責他不該深夜唱卡拉OK,他便于次日深夜將干粉滅火劑噴灑于該鄰居的大門上。其母因子宮肌瘤手術住院,他不曾到醫院探視,最近一年沉溺于網吧,多次賴賬和老板發生沖突并打傷老板。
15.采集病史時應特別注意詢問
A.心理社會應激史
B.既往軀體疾病史
C.早年的人格特點
D.生長發育史
E.有無腦外傷史
16.此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偏執型人格障礙
B.沖動型人格障礙
C.回避型人格障礙
D.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E.表演型人格障礙
17.對于此型人格障礙的治療不正確的是
A.出現異常應激和情緒反應時可以少量用藥
B.常規使用精神藥物治療
C.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為模式
D.行為矯正
E.教育
18.如果患者經常出現發脾氣,情緒不穩,攻擊他人時可考慮給予
A.大劑量抗精神病藥
B.苯二氮類藥
C.碳酸鋰
D.小劑量抗抑郁藥
E.大劑量抗抑郁藥
正確答案:15.C;16.D;17.B;18.C解題思路:1.盡管其他選項也是采集病史所要了解的,但就此患者來講,由于沒有明確的起病時間,主要因為人際關系不佳,糾紛較多等社會適應不良來就診,因此首先考慮人格問題,需要仔細了解兒童、青少年期人格發育特點。
3.一般而言,藥物難以改變人格結構,但在出現異常應激和情緒反應時少量用藥仍有幫助。一般不主張長期應用和常規使用精神藥物治療。
4.情緒不穩定者可少量應用抗精神病藥物,具有攻擊行為者可給予少量碳酸鋰,亦可酌情試用其他心境穩定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