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病人男性,37歲,右上葉肺癌切除術后24小時,肺癌的非轉移性全身癥狀即逐漸消失。此類癥狀包括
A.骨關節痛
B.重癥肌無力
C.男性乳腺增大
D.Cushing綜合征
E.頸交感神經綜合征
正確答案:E解題思路:頸交感神經麻痹綜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經中樞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壓迫和破壞,引起瞳孔縮小,眼球內陷、上瞼下垂及患側面部無汗的綜合征。一般需:①病因治療,炎癥者行抗感染治療,腫瘤者行化療、放療、手術等治療;②對癥支持治療等治療后才能消失。而其他四個選項均為病人癌癥晚期轉移的表現。
2.大便隱血試驗陽性提示出血量
A.>5ml/d
B.>15ml/d
C.>25ml/d
D.>35ml/d
E.>50ml/d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隱血試驗陽性提示出血量>5ml/d,肉眼黑便提示出血量>50ml/d。
3.急性左心衰竭時除外肺水腫的表現,還包括
A.早期血壓下降,隨后升高
B.血壓持續下降
C.心率減慢
D.心尖部第一心音增強
E.心尖部可聞及舒張期奔馬律
正確答案:E解題思路:除急性肺水腫的表現外,急性左心衰時還有如下表現:早期血壓可一度升高,隨后下降。聽診兩肺滿布濕啰音和哮鳴音,心率增快,心尖部第一心音減弱,可聞及舒張期奔馬律,肺動脈瓣第二心音亢進。本題答案是E。
4.能夠收縮血管的是
A.乙酰膽堿
B.兒茶酚胺
C.前列環素
D.一氧化氮
E.鉀離子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調節血液循環的神經和體液是構成循環系統的一部分,①調節循環系統的神經:交感神經通過興奮心臟腎上腺素能α和β受體,使心率加速、傳導加快和心臟收縮力增強,周圍血管收縮(α和β受體興奮使冠狀血管和骨骼肌內血管舒張);副交感神經通過興奮乙酰膽堿能受體,使心率減慢、傳導抑制、心臟收縮力減弱和周圍血管擴張;②調節循環系統的體液因素:激素、電解質和一些代謝產物是調節循環系統的體液因素;兒茶酚胺、鈉和鈣等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縮力,乙酰膽堿、鉀和鎂等減慢心率和降低心肌收縮力。備選答案中的"前列環素和一氧化氮"都是機體的代謝產物,都具有舒張血管的功能,因此本題答案是B。
5.中央型肺癌的病變部位正確的是
A.肺門部
B.段支氣管
C.段以下支氣管
D.段支氣管以上至主支氣管
E.主支氣管以上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該題需了解中央型肺癌與周圍型肺癌的區別。中央型肺癌是發生在段支氣管以上至主支氣管的癌腫,占肺癌的3/4,多為鱗狀細胞癌和小細胞未分化癌;而周圍型肺癌指發生在段和段以下支氣管的肺癌,占肺癌的1/4,以腺癌多見。
二、B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6-8題共用備選答案)
A.解除血管痙攣,降低顱內壓
B.保持安靜,呼吸道暢通
C.控制腦水腫,維持生命體征的平穩
D.頸動脈內膜切除術
E.高壓氧艙治療
6.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治療方法
7.反復發作的TIA的治療方法
8.腦梗死急性期的治療方法
正確答案:6.A,7.D,8.E解題思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治療需保持安靜,降低顱內壓,解除血管痙攣,為謹防腦疝,應慎用腰椎穿刺;反復發作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治療可慎重考慮作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行血管內支架介入治療術;腦梗死急性期的治療應注重早期溶栓,改善微循環,使用腦保護劑,中藥治療和高壓氧艙治療。
(9-10題共用備選答案)
A.CD4+T細胞明顯減低。
B.持續時間長,可達數月或數年
C.體重明顯下降
D.慢性腹瀉1月以上
E.腹股溝區淋巴結明顯腫大
9.屬于艾滋病無癥狀感染期特征的是
10.屬于HIV急性感染期癥狀的是
正確答案:9.B,10.D
三、A3/A4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道考題。請根據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1-12題共用題干)
病人女性,68歲,主因"反復咳嗽、咳痰30年,加重伴雙下肢水腫1周"入院。查體:口唇和甲床發紺,頸靜脈充盈,雙下肺可聞及細濕啰音,肝右肋下3指,雙下肢水腫。
11.該病人最可能的診斷為
A.慢性支氣管炎
B.支氣管擴張
C.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D.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
E.呼吸衰竭
12.病人入院后,為警惕病人肺性腦病的發生,還應注意觀察
A.體溫
B.飲食狀況
C.姿勢和步態
D.意識狀態
E.皮膚、黏膜
正確答案:11.C;12.D解題思路:2.為警惕病人肺性腦病的發生,要密切觀察病人神志、意識狀態。
(13-15題共用題干)
病人女性,17歲,突然失去意識,全身對稱性抽搐,近日頻發,每月2~3次。入院檢查:淺昏迷,生命體征均正常。
13.對確診此病人最有價值的輔助檢查是
A.腦脊液檢查
B.腦血流圖
C.腦電圖
D.腦CT掃描
E.顱腦超聲檢查
14.病人突然發作時,最重要的護理措施是
A.保持呼吸道通暢
B.嚴密觀察生命體征
C.避免按壓肢體
D.禁測口溫
E.避免外傷
15.該病人藥物治療不正確的是
A.首選藥物增加到有效血液濃度仍不能控制發作,再改用次選藥物
B.停藥必須緩慢減量
C.癥狀嚴重時應同時使用多種藥物
D.藥物劑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
E.發作時,不立即用藥
正確答案:13.C;14.A;15.C解題思路:1.該題是臨床分析考題。此女性病人突發意識喪失和全身對稱性抽搐,且頻發,應考慮是癲癇。癲癇發作時的腦電圖一般可見特異性腦電圖改變,發作間歇期可記錄到散在的陣發性癇性活動波形。本題正確答案是C。
2.癲癇發作時,病人處于全身抽搐和意識喪失狀態,此時應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外傷和其他并發癥為主,其中保持呼吸道通暢為最重要的護理措施。本題正確答案是A。
3.癲癇病人藥物治療的原則為:①藥物劑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用血液濃度監測有效劑量。②一個首選藥物增加到有效血液濃度仍不能控制發作,或因不良反應而不能繼續應用時應撤換,改用次選藥物。撤換時一增一減,也需緩慢,至少一周時間。③應避免常規地同時使用多種藥物,因為抗癲癇藥物間常有相互影響。④治療的終止:強直性痙攣發作和單純部分性發作在完全控制2~5年后,腦電圖隨訪癇性活動消失者可以開始停藥;停藥必須緩慢減量,停藥過程中可參考腦電圖的變化,病程越長,劑量越大,用藥越多,停藥越需緩慢,整個過程一般不少于3個月。⑤偶爾發病、腦電圖異常而臨床無癲癇癥狀和5歲以下、每次發作均有發熱的兒童,一般不服用抗癲癇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