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土地考試全攻略土地登記法律知識集(二)

發布時間:2010-01-14 共3頁

 
九、所有權: 
1、所有權的概念: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2、所有權的特征:主體是所有人和除所有人以外的義務人;客體僅限于有體物、特定物和獨立物;內容是具有全面性和整體性;具有永久性。 
3、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的概念:指數人區分一建筑物而各享有其某一部分的所有權。屬于物權具有獨立性和一物二權的例外情況。 
4、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的特征:構造上獨立;使用上獨立;必須予以登記。 
5、共有的概念: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就同一財產共同享有所有權的法律制度。 
6、共有的特征:主體是兩個或以上的公民或法人;客體是共有物;內容按份或平等;是所有權的聯合。 
7、共有的類型: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8、相鄰關系的概念: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毗連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動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時,因相鄰各方應當給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9、所有權的取得制度:分為原始取得(勞動生產、先占、孳息、添附、善意取得、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等)與繼受取得兩種。 
10、所有權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能: 
11、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制度的法律要求: 
12、相鄰關系制度的法律要求: 
十、土地使有權(略) 
十一、擔保物權 
1、抵押權的概念:指債權人對債務人或第三人所提供擔保的財產不移轉占有,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依法享有的就所擔保的財產變價并優先受償的權利。 
2、抵押權的特征:從屬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 
3、質權的概念:指債權人對債務人或第三人移轉占有而提供擔保的財產,以其變價金受優先清償的權利。 
4、質權的特征:從屬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分動產質權和權利質權。 
5、留置權的概念:根據法律的規定,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法律的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6、留置權的特征:法定擔保物權;可產生雙重效力;具有從屬性;具有不可分性。 
7、抵押權的設定:法定和意定。抵押權人優先于質權人受償;留置權人優先于抵押權人受償。 
8、最高額抵押:將來發生的債權;特定的原因關系發生;不特定性;預定的最高債權額;法定范圍。 
十二、合同的概述: 
1、合同的概念:又叫契約,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2、合同的特征:第一、合同是一種法律行為,第二、合同的目的和宗旨是在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第三、合同是當事人意思一致的表示,是平等、自愿、真實和完全一致的。 
3、保證的基本法律要求:為單務合同,故為無償合同,為從合同,為要式合同。 
4、定金制度的基本法律要求:定金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定金合同是實踐性合同,給付定金是定金合同的生效條件。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十三、合同的訂立(成立)與效力 
1、合同訂立的概念:指訂約當事人就合同主要條款達成協議,經過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 
2、要約的概念:又稱發盤、出盤、發價或報價等,是希望與他人訂約的意思表示。 
3、承諾的概念: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4、合同生效的條件和效力:合同生效時間。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簽訂的合同(追認)。 
5、合同無效和可撤銷的法律后果(4點):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雙方按過錯承擔責任,返還財產。 
6、締約過失責任制度的基本內容: 
十四、合同的變更與解除 
1、合同變更的概念:是在合同履行前或履行過程中,由于某種特定的情況,合同當事人修改合同內容或將合同權利義務轉讓給他人享有或履行的行為。狹義的合同變更權指合同內容發生變化。廣義的合同變更不僅包括合同內容的變化,也包括合同主體的改變。 
2、合同解除的概念: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當事人雙方通過協議或者一方行使約定或法定解除權的方式,使當事人設定權利與義務關系終止的行為。 
3、合同變更的基本法律要求:一般規定(a.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b.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c. 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和合同變更的原因(a. 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等意思表示瑕疵。b. 當事人一致同意。c. 選擇權變更。d. 法律規定的變更。) 
4、合同解除的基本法律要求:一是協議解除的條件;二是約定解除的條件;三是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的;四是違約行為及合同解除的特別條件等。同時解除應當遵守法定程序。 
5、合同變更與解除的效力:變更效力指向將來,不影響之前的效力。 
十五、合同的履行與終止: 
1、合同履行的概念:指債務人全面地、適當地完成其合同義務。 
2、合同終止的概念:指合同關系在客觀上不復存在,合同權利和合同義務歸于消滅。 
3、合同履行的具體法律要求:以有效合同為前提,應按照法律規定和合同的約定來進行.并遵守適當履行、協作履行、經濟合理履行的原則.全面履行合同義務。 
4、雙務合同履行中的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制度的基本內容: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雙方合同的當事人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一方在另一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可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的權利。先履行抗辯權則是強調互負有債務的當事人,后履行債務一方在先履行一方當事人沒有履行債務的情況下,有權拒絕對方要求自己履行債務的請求。不安抗辯權是指負有先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確有對方當事人不履行或可能不履行其債務的證據時,可暫時中止自己的債務履行,并通過對方當事人。在對方當事人提供了擔保,或履行債務以后,應履行自己的債務。 
5、合同終止的原因:一是基于當事人的意思;二是基于合同目的的消滅;三是基于法律 
6、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則:適當履行、協作履行、經濟合理履行的原則 
十六、違約責任: 
1、違約責任的概念:指合同當事人因違反合同義務所承擔的責任。 
2、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違約行為;主觀過錯。 
一般構成要件(違約當事人承擔任何違約責任形式都必須具備的要件):一是違約行為; 二是過錯。 
和特殊構成要件(各種具體的違約責任形式所要求的責任構成要件): ,如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是過錯、損害事實、違約行為、違約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違約金責任的構成要件是過錯和損害行為。 
3、違約責任的具體形式:繼續履行、支付違約金、損害賠償 
4、違約的免責事由:不可抗力:受害人的過錯;免責條款。 
5、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行政法學》第一章復習指導(1)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