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4頁
主要用于: 1)洗臉盆、浴盆、小便器等衛生器具的器具排水管, 2)在振動較大的地方也可用鋼管代替鑄鐵管。
鍍鋅鋼管用于器具排水管時,采用螺紋連接;非鍍鋅鋼管代替鑄鐵管時,可采用焊接。
(4)帶釉陶土管
帶釉陶土管,耐酸堿腐蝕,但脆性大、強度低,可用于:排放腐蝕性工業廢水。一般采用承插連接。
(5)混凝土管和鋼筋混凝土管
多用于:室外排水管道,一般直徑在400mm以下者為混凝土管,400mm以上者為鋼筋混凝土管。
(四)廢、污水的抽升與局部處理
1.廢、污水的抽升
民用和公共建筑的地下室、人防建筑、地鐵車站及工業建筑內部標高低于室外地坪的等,其內部污水若不能自流排至室外檢查井,則必須設置污水抽升設備來排除,即應設置污水泵、集水池和污水泵房。
2.廢、污水的局部處理
常用的廢、污水局部處理構筑物有:化糞池、隔油池(井)、降溫池。
三、屋面水排水系統
屋面水排水系統:是收集和排除屋面的雨水和冰雪融化水,以免屋面積水造成滲漏。
按照排水管道的路徑不同,屋面排水系統可分為外排水系統和內排水系統。
(一)外排水系統
外排水系統的排水管道是沿外墻敷設的。優點:室內不會產生管道的跑、冒、滴、漏等問題。外排水系統又分為:
1.檐溝外排水系統
適用于:(1)普通住宅、(2)屋面面積較小的公共建筑和(3)單跨工業廠房,但無法解決多跨廠房內跨的雨水排除問題。
2.天溝外排水系統
適用于:長度不超過l00m的多跨工業廠房。
(二)內排水系統
內排水系統的排水管道設置在室內,屋面水沿具有坡度的屋面匯集到水斗,經水斗流到室內排水管道,最終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內排水系統適用于:
(1)長度特別大或屋面有天窗的多跨工業廠房、鋸齒形或殼形屋面的建筑;
(2)大面積平頂建筑;
(3)寒冷地區的建筑;
(4)對于建筑立面有要求高的建筑。
四、建筑中水系統
建筑中水系統:是將建筑中排放的廢、污水及冷卻水、雨雪水等經適當處理后,回用于建筑作為生活雜用水的壓力供水系統。
設置建筑中水系統作用:可以減少供水量,同時可以減少排水量,減輕城市排水系統的負擔和對水環境的污染,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中水原水
中水原水:可作為中水水源的未經處理的廢、污水。
按照排水水質和污染程度輕重,中水原水可分為:
1.冷卻水。。
2.沐浴、盥洗和洗衣排水。
3.廚房排水。
4.廁所排水。
5.雨水。
中水水源應優先選用污染程度較輕的工業和生活廢、污水 ,以降低處理費用。由于雨水的季節性特點,一般將其作為中水的補充水源。
(二)中水系統的分類及組成
按中水系統供水范圍的大小可分為:
(1)單幢建筑中水系統
適用于 排水量大的賓館、飯店、公寓等建筑。
(2)建筑小區中水系統
一般用于 建筑小區、高等院校、機關大院等。
(3)城鎮中水系統
這種系統 處理設施集中,運行管理方便,但管道線路較長。
建筑中水系統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中水原水集流系統
指收集、輸送中水原水到中水處理設施的污水管道系統和與之配套的附屬構筑物及流量控制設備。
(2)中水處理設施
指各類用來處理中水原水的構筑物和設備及流量控制和計量裝置。
(3)中水供水系統
建筑中水供水系統應與給水系統分開,獨立設置 。
(三)中水處理工藝
中水處理可分為三個階段。
(1)預處理:主要是去除大的漂浮物、懸浮物、其他雜物以及進行水量和水質的調節。無論選擇何種中水原水,都須進行預處理。
(2)主要處理: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懸浮物等。由于中水原水的水質不同,選擇的處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優質雜排水或雜排水為中水原水時:一般采用物化處理也可采用物化處理與生物處理相結合的處理工藝。
生活污水為中水原水時:可采用二段生物處理,或采用生物處理與物化處理相結合的處理工藝。
(3)后處理:指在主要處理之后進行的消毒處理及對中水供應水質要求很高時進行的深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