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項目中沖突的起因和對項目的影響
(一)項目中沖突的起因
●沖突及項目沖突的定義
沖突是雙方感知到矛盾與對立,是一方感覺到另一方對自己關心的事情產生或將要產生消極影響,因而與另一方產生互動的過程。
項目沖突是組織沖突的一種特定表現形態,是項目內部或外部某些關系難以協調而導致的矛盾激化和行為對抗。
●沖突的起因及過程
沖突的起因
沖突不會在真空中形成,它的出現總是有理由的。如何進行沖突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沖突產生原因的判斷,項目中沖突產生原因主要有:
1. 溝通與知覺差異。溝通不暢容易造成雙方的誤解,引發沖突。另外,人們看待事物存在“知覺差異”,既根據主觀的心智體驗來解釋事物,而不是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來看待它,比如人們對“半杯水”的不同態度,并由此激發沖突。
2. 角色混淆。項目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被賦與特定的角色,并給予一定的期望。但項目中常存在“在其位不謀其政,不在其位卻越俎代庖”等角色混淆,定位錯誤的情況。
3. 項目中資源分配及利益格局的變化。如目前國資委在中央項目中普遍開展的競聘上崗活動,就會引起項目中原有利益格局的變化,導致既得利益者與潛在利益者的矛盾,因為項目中某些成員由于掌控了各種資源、優勢、好處而想維持現狀,另一些人則希望通過變革在未來獲取這些資源、優勢和好處,并由此產生對抗和沖突。
4. 目標差異。不同價值理念及成長經歷的項目成員有著各自不同的奮斗目標,而且往往與項目目標不一致。同時,由于所處部門及管理層面的局限,成員在看待問題及如何實現項目目標上,也有很大差異,存在“屁股決定腦袋”的現象,并由此產生沖突。
沖突的過程
以下的模型呈現出沖突的過程
(二)項目中沖突的種類及特征
在項目管理中,沖突無時不在,從項目發生的層次和特征的不同,項目沖突可以分為:
人際沖突:是指群體內的個人之間的沖突,主要指群體內兩個或兩個以上個體由于意見、情感不一致而相互作用時導致的沖突。
群體或部門沖突:是指項目中的部門與部門、團體與團體之間,由于各種原因發生的沖突。
個人與群體或部門之間的沖突:不僅包括個人與正式組織部門的規則制度要求及目標取向等方面的不一致,也包括個人與非正式組織團體之間的利害沖突。
項目與外部環境之間的沖突:主要表現在項目與社會公眾、政府部門、消費者之間的沖突。如社會公眾希望項目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項目的組織行為與政府部門約束性的政策法規之間的不一致和抵觸,項目與消費者之間發生的糾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