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第三節 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2)堅持做好“三農”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3)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
(4)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當前的根本著眼點是用新的發展思路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順利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整個現代化事業奠定堅實基礎。
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新型工業化的特征
一是同信息化等現代高科技發展緊密結合。
二是注重經濟發展同資源環境相協調。
三是堅持城鄉協調發展。
四是實現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同勞動密集型產業相結合。
新型工業化要解決的問題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緊緊抓住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條主線。著力解決產業結構層次低,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不高的問題。
小康社會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要求
堅持城鄉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方略,再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的同時,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的要求,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指導原則
1)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安排,科學規劃,廣泛聽取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
2)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區分輕重緩急、突出建設重點,分步實施、扎實推進;
3)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防止和糾正強求一律、盲目攀比、急于求成等問題,不搞形式主義。
建設創新型國家
建設創新型國家,就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就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繼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國家科研機構的骨干和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大學的基礎和生力軍作用,進一步形成科技創新的整體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