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固定資產的分類
企業的固定資產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管理需要和核算要求以及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對固定資產進行不同的分類,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方法:
1.按經濟用途分類
按固定資產的經濟用途分類,可分為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和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
(1)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是指直接服務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各種固定資產,如生產經營用的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器具、工具等。
(2)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是指不直接服務于生產、經營過程的各種固定資產,如職工宿舍等使用的房屋、設備和其他固定資產等。
2.按使用情況分類
按固定資產使用情況分類,可分為使用中的固定資產、未使用的固定資產和不需用的固定資產。
(1)使用中的固定資產,是指正在使用中的經營性和非經營性的固定資產。由于季節性經營或大修理等原因,暫時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仍屬于企業使用中的固定資產;企業采用經營租賃方式出租給其他單位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內部替換使用的固定資產,也屬于使用中的固定資產。
(2)未使用的固定資產,是指已完工或已購建的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增固定資產以及因進行改建、擴建等原因暫停使用的固定資產,如企業購建的尚待安裝的固定資產、經營任務變更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等。
(3)不需用的固定資產,是指本企業多余或不適用,需要處理的各種固定資產。
3.綜合分類
按固定資產的經濟用途和使用情況等綜合分類,可把企業的固定資產劃分為七大類:
(1)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
(2)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
(3)租出固定資產(指在經營租賃方式下出租給外單位使用的固定資產);
(4)不需用固定資產;
(5)未使用固定資產;
(6)土地(指過去已經估價單獨入賬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補償費,應計入與土地有關的房屋、建筑物的價值內,不單獨作為土地價值入賬。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不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7)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指企業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在租賃期內,應視同自有固定資產進行管理)。
注意:(3)(6)(7)
(四)固定資產的核算
企業一般需要設置“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在建工程”、“工程物資”、“固定資產清理”等科目,核算固定資產取得、計提折舊、處置等情況。
二、取得固定資產(這屬于計價問題,是固定資產考核流程的第一步,關系到后面折舊等相關項目的正確性,)
(一)外購固定資產
1.企業購置的不需要安裝即可直接交付使用的固定資產,應按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作為固定資產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比如:購買機器設備價款為10萬元,稅金為1.7萬元,0.3萬元的運輸安裝費,總共12萬元(增值稅等稅費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2.企業購置的需要經過安裝以后才能交付使用的固定資產,應在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取得成本的基礎上加上安裝調試成本等,作為購入固定資產的成本,先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比如:購買設備價款為10萬元,稅金為1.7萬元,此設備需要安裝,工資及其他調試費用為0.3萬元,領用自有產品1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7%。
借:在建工程 (10+1.7+0.3+1+1*17%)
貸:銀行存款
應付職工薪酬
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固定資產
貸:自建工程
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這些資產均符合固定資產的定義并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應將各項資產單獨確認為固定資產,并按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見教材P114(2-69)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