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08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第2章講義

發布時間:2010-01-19 共16頁

  三)發出存貨的計價【這也是重點之一,有些靈活的地方不要死記公式】

  發出存貨計價有不同的方法,實際成本計價和計劃成本計價。在商品流通企業,發出存貨核算有特殊的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后進先出法已經取消)。

  個別計價法適用于不可替代使用的存貨或者價值較高的特種存貨。先進先出法核算過程煩瑣,適用于存貨價格不穩定變動大且收發存貨又比較多的情況,其工作量較大。它的特點是: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加權平均法包括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

  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入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該公式可變為:

  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入存貨的成本=期末存貨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以上月初存貨數量加本月全部進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上月初存貨成本加本月全部進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計算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有利于簡化成本計算工作,但由于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及金額,因此不利于存貨成本的日常管理與控制。

  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入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上述公式可以進一步推廣:商品流通企業采用的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是售價金額核算法。教材P99的售價金額核算法下的公式商品進銷差價率。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以及移動加權平均法,都可以運用上述公式來計算。

  計劃成本法下,也可以用期初存貨成本和本期購入存貨的成本去找期末存貨成本和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的方法。已知購入材料的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同時已知發出存貨的計劃成本,求發出存貨(銷售)的實際成本。

  發出存貨的計劃成本±存貨成本差異=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存貨成本差異=發出存貨的計劃成本*差異率

  差異率的公式見教材P92頁。

  教材P84、P92和P99的公式的運用一定要會計算。要利用這個總公式: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入(增加)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減少)存貨的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二、原材料【屬于存貨中比較復雜的一個點,需要大家多下功夫,計劃成本差異,委托加工物資,期末盤點和計價,減值】

  (一)采用實際成本核算

  采用實際成本核算,需要開設“原材料”、“在途物資”、“應付賬款”、“預付賬款”等相關的賬戶。

  (1)貨款已經支付,同時材料已驗收入庫(貨到單到)

  發票賬單與材料同時到達的采購業務,企業材料已驗收入庫,因此應通過“原材料”科目核算,對于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應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

  (2)貨款已經支付,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單到貨未到)

  原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的采購業務,應通過“在途物資”科目核算;待材料到達、入庫后,再根據收料單,由“在途物資”科目轉入“原材料”科目核算。

  (3)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經驗收入庫(貨到單未到)

  發票賬單未到也無法確定實際成本,當時暫不入賬,待期末按照暫估價值先入賬,但是,下期初做相反的會計分錄予以沖回,收到發票賬單后再按照實際金額記賬。即,對于材料已到達并已驗收入庫,但發票賬單等結算憑證未到,貨款尚未支付的采購業務,應于期末,按材料的暫估價值,借記“原材料”科目,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科目。下期初做相反的會計分錄予以沖回,以便下月付款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后,按正常程序,借記“原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科目。

  (4)貨款已經預付,材料尚未驗收入庫

  例如:某企業采購一批鋼材,該批鋼材的貨款100 000元,增值稅17 000元,根據與某鋼廠的購銷合同規定,先預付了30 000元的貨款,所欠款項以銀行存款付訖。

  會計處理:

  借:預付賬款 30000

  貸:銀行存款 30000

  (1)材料入庫時:

  借:原材料 1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 000

  貸:預付賬款 117000

  (2)補付貨款時:

  借:預付賬款 87000

  貸:銀行存款 87000

  如果企業沒有支付所欠貨款的87000,此時會出現“預付賬款”的貸方余額,。

  【例】“預付賬款”的貸方余額87000元應該填列在“資產負債表”的( )

  A、應付賬款 B、預付賬款 C、應收賬款 D、預收賬款

  答案:A

  對于存貨,如果采用的是計劃成本核算的情況下,需要開設“材料采購”賬戶,借方反映購入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反映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實際和計劃的不相吻合,就會形成材料成本差異。“材料成本差異”借方形成的是超支差(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貸方形成的是節約差(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

  老師在舉例時有口誤,應是“節約差形成是在‘材料成本差異’的貸方”。

  企業日常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的,發出的材料成本應由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進行結轉,按照所發出材料的用途,分別記入“生產成本”、“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

  期末時,要分配材料成本差異。材料成本差異的借方反映的是超支差,分配就要在貸方,借:生產成本;貸:材料成本差異。如果是節約差,形成差異在貸方,分配時還讓它在貸方,就要使用紅字來反映,借記“生產成本”、“制造費用”、 “管理費用”;貸記 “材料成本差異”。【又現紅字,特別關注一下吧,記住方框代替啊】

  請看教材P90的【例2-34】和P91的【例2-38】

  再看教材P92的【例2-40】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