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綜合題
1.A注冊會計師司負責審計甲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2012年度財務報表。A注冊會計師了解到甲公司已經建立了符合《公司法》的治理結構,董事會負責重大事項、重大財務問題的決策與授權,經理層負責公司制度或決策的貫徹執行。甲公司生產的主要產品出口海外。其中,甲公司部分生產與存貨循環的主要業務活動及控制活動如下:
甲公司現行的生產與存貨政策和程序已經董事會批準,如果需對該項政策和程序作出任何修改,均應經董事會批準后方能執行。本年度生產和存貨政策和程序沒有發生變化。
資料一:甲公司的存貨為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和產成品。其中,原材料主要為電子元器件、貴金屬及包裝材料,產成品主要為通訊電子設備等。其生產由兩個生產車間完成:第一車間對原材料進行焊接和裝配,形成半成品;第二車間對半成品進行調試和包裝,最終形成產成品。
資料二:甲公司的生產周期一般為三天。存貨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使存貨達到目的場所和使用狀態所發生的支出。材料發出時,按加權平均法確定其實際成本。
資料三:甲公司使用Y系統中的生產子模塊維護生產過程中的產量記錄,自動記錄原材料耗用及流轉的情況,以及自制半成品和產成品的生產狀態,并生成生產日志;同時,Y系統還對生產成本中各項組成部分進行歸集和分配(其中:直接材料按訂購單號予以歸集,不計算半成品成本;直接人工費用和制造費用按各訂購單的材料耗用量在不同訂購單之間分配),生成記賬憑證并過賬至生產成本及原材料明細賬和總分類賬。
1.材料驗收與倉儲環節
采購的材料運達甲公司后,統一由質量檢驗員簽發驗收單,作為檢驗材料的依據。
根據驗收單,驗收管理員清點商品數量,對已驗收商品交由倉儲中心登記并進行保管。
倉儲中心管理員依據購入材料的采購訂購單信息輸入倉儲存貨電子信息系統,系統自動更新材料明細臺賬。
在對購入材料驗收時如果發現某種原材料庫存不足,倉庫管理員編制待購材料明細表,及時通知采購部門采購該原材料。
2.計劃與安排生產環節
生產計劃部門根據客戶訂購單信息編寫月度生產計劃書;生產計劃經理簽發生產通知單,該生產通知單一式五聯,分別用于通知倉儲部門組織材料發放、第一、第二生產車間組織產品生產和財務部門組織成本計算。
3.生產與發運環節
(1)發出原材料、半成品入庫及領用
第一車間接到生產通知單后,由車間主任編制日生產加工指令單,并在日生產加工指令單上簽字審批。
第一車間各生產小組編制原材料領用申請單后到倉儲中心領用各自生產小組所需原材料。
倉庫管理員根據經審批的原材料領用申請單核發材料,填制原材料出庫單。該原材料出庫單一式四聯:一聯倉庫發料、一聯倉庫留存、一聯車間記錄、一聯遞交財務部作為記賬憑證。同時,倉庫管理員將原材料領用申請單的信息輸入存貨電子信息系統,并在其以電子簽名方式確認后才能由該系統自動更新材料明細臺賬。
第一車間生產過程結束后,質量檢驗員檢查并簽發半成品驗收單,生產小組將半成品送交倉庫。倉庫管理員檢查半成品驗收單,并清點半成品數量,填寫一式四聯的半成品入庫單,其中:一聯倉庫收料、一聯倉庫留存、一聯車間記錄、一聯遞交財務部作為記賬憑證。倉庫管理員還需將半成品入庫單編號、入庫數量、規格等信息輸入電子系統,經倉儲經理復核并以電子簽名方式確認后,系統自動更新半成品明細臺賬。
第二車間生產小組領用半成品時,需編制半成品轉移單,經車間主任批準領用。倉庫管理員根據經批準的半成品轉移單核發出庫,填制預先編號的半成品出庫單,并將半成品的出庫單編號、出庫數量、規格等信息輸入系統,經倉儲經理復核并以電子簽名方式確認后,系統自動更新半成品明細臺賬。
(2)產成品入庫
生產結束后,各生產小組將產成品送交倉庫。倉庫管理員檢查產成品驗收單,并清點產成品數量,填寫一式四聯的產成品入庫單,一聯倉庫收貨、一聯倉庫留存、一聯生產部門核對、一聯遞交財務部作為記賬憑證。
(3)產成品發運
報關部單證員收到銷售發票后辦理報關手續,辦妥后通知業務員在系統內填寫出運通知單,確定裝船時間。出運通知單的編號在業務員輸入銷售訂購單編號后自動生成。根據系統的設置,如果輸入錯誤的銷售訂購單編號,則無法生成相對應的出運通知單。
倉儲經理根據系統顯示的出運通知信息,安排組織發運。
倉庫管理員每天上班前根據地存貨電子信息系統顯示的出運通知信息填寫產成品出庫單。運輸經理根據產成品出庫單組織填制送貨單(一式六聯),一聯留存,其他五聯分別傳遞至單證部、財務部、倉庫、門衛、碼頭貨運公司。送貨單應由司機和倉庫保管員兩人簽字,如果超過10個集裝箱,倉儲經理也應在送貨單上簽字。
倉庫部門在完成產成品出庫工作的同時,由倉庫管理員將產成品出庫單信息輸入存貨電子信息系統,該系統自動更新產成品明細臺賬并與出運通知單編號核對。
(4)生產管理
生產經理根據生產計劃和日生產工作安排進行產成品生產監督和管理。存貨電子信息系統自動生成對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的生產記錄日報表,經生產經理審核確認后,這些數據將會自動匯總在生產產量跟蹤數據庫中。生產經理每周根據生產預算編制產量分析報告。
每月末,第一車間、第二車間與倉庫核對原材料及半成品/產成品的轉出/轉入記錄,如有差異,倉庫管理員編制差異分析報告后交財務部門進行調整。
(5)生產成本歸集
生產成本記賬員根據原材料出庫單,編制原材料領用憑證,與存貨電子信息系統自動生成的生產記錄日報表核對材料耗用和流轉信息;生產成本記賬員通過系統生成記賬憑證并過賬至生產成本及原材料明細賬和總分類賬。
(6)生產成本的分配
存貨電子信息系統對生產成本中各項組成部分進行歸集,按照預設的分配公式和方法,自動將當月發生的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中按比例分配;同時,將完工產品成本在各不同產品類別中分配,由此生成產品成本計算表和生產成本分配表。生產成本記賬員編制生產成本結轉憑證后進行賬務處理。
(7)產成品成本的結轉
每月末,生產成本記賬員根據系統內狀態為"已處理"的訂購單數量,編制銷售成本結轉憑證,結轉相應的銷售成本,經會計主管審核批準后進行賬務處理。
(8)成本分析
每月末,生產成本記賬員和應收賬款記賬員共同編制本月生產成本及毛利分析報告,列示每筆訂購單的毛利率,對毛利率低于20%的訂購單分別從銷售價格、單位成本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提交總經理審閱。
4.存貨管理環節
(1)盤點制度
倉庫在每年年度終時對存貨盤點。倉庫管理員編寫存貨盤點明細表,對盤點中發現的盤點差異,按照存貨實存數直接調整報表。
(2)存貨跌價準備
存貨電子信息系統物流子系統設有存貨貨齡分析功能,對貨齡超過一年的存貨,會進行提示。在盤點時,盤點人員也需關注是否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如果出現毀損、陳舊、過時及殘次存貨,倉庫管理員編制不良存貨明細表,經倉儲經理復核后,交采購經理或銷售經理,他們將分析該等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如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由倉庫管理員編制存貨價值調整建議。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針對生產與存貨循環內部控制設計情況,依次分析并回答以下問題:
(1)在材料驗收與倉儲環節內部控制設計中,甲公司內部控制設計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請代A注冊會計師為甲公司提出應如何改進?
(2)在計劃與安排生產環節內部控制設計中,甲公司內部控制設計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請代A注冊會計師為甲公司提出應如何改進?
(3)在生產與發運環節內部控制設計中,甲公司內部控制設計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請代A注冊會計師司為甲公司提出如何改進?
(4)在存貨管理環節內部控制設計中,甲公司內部控制設計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請代A注冊會計師司為甲公司提出如何改進?
正確答案:
1.材料驗收與倉儲環節
(1)材料采購的質檢環節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缺陷,需要改進的具體措施及目的如下:
①驗收單未連續編號。驗收單應當事先連續編號,以確保材料采購記錄的完整性。
②質檢審核內容不全面。材料驗收的質檢審核應當由質檢員比較所收材料與采購訂購單的要求是否相符并檢查其質量等級,以確保材料采購符合甲公司生產要求。
③質檢審核授權不明確。對于單價超過一定金額采購材料的質檢工作應當在質量檢查員審核后再由質檢部門經理審核,防止質檢檢查員出現錯誤或舞弊。
(2)材料采購的驗收環節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缺陷,需要改進的具體措施及目的如下:
①驗收采購材料的清點崗位職責分工不恰當。采購的材料應當由倉儲部門根據驗收單清點商品數量,不能由驗收管理員負責清點,存貨的驗收與保管屬于不相容職務,應當進行分離控制。
②倉儲中心輸入信息授權不明確。倉儲中心管理員在將采購材料信息輸入系統時應當得到倉儲經理復核并以電子簽名方式確認。
③待購材料明細表的編制授權不全面。倉儲中心管理員發現某種原材料庫存不足時應當及時編制待購材料明細表,待購材料明細表應當經倉儲經理復核。
④待購材料明細表僅通知采購部門不恰當。編制的待購材料明細表應當及時通知生產部門和采購部門原材料的庫存情況。
2.計劃與安排生產環節
計劃與安排生產環節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缺陷,需要改進的具體措施及目的如下:
(1)編寫月度生產計劃書的依據不全面。生產計劃部門根據客戶訂購單或者對銷售預測和產品市場需求等信息編寫月度生產計劃書。
(2)編寫的月度生產計劃書未得到恰當授權。月度生產計劃書經生產計劃經理審批后還應由總經理批準才能生效。
(3)審核生效的生產通知單未進行連續編號不恰當。生產計劃部門按編號歸檔管理,以便用于成本會計審核和內部審計審核。
3.生產與發運環節
(1)發出原材料、半成品入庫及領用環節存在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缺陷,需要改進的具體措施及目的如下:
①第一車間日生產加工指令單未得到恰當授權審批。車間主任接到生產通知單應當編制日生產加工指令單,但應得到生產經理審批授權,車間主任在編制日生產加工指令單的同時又審批授權,屬于不相容職務,應進行分離控制。
②第一車間原材料領用申請單未得到恰當授權。車間各生產小組編制原材料領用申請單后應當經第一車間的車間主任簽字批準。
③原材料出庫單未進行連續編號控制。倉庫管理員根據經審批的原材料領用申請單核發材料時應當及時填制預先連續編號的原材料出庫單。
④倉庫管理員輸入原材料領用的信息不全面。倉庫管理員應當將原材料領用申請單編號、領用數量、規格等信息輸入存貨電子信息系統。
⑤原材料領用信息未得到恰當授權。倉庫管理員輸入原材料領用的信息輸入存貨電子信息系統后應當得到倉儲經理復核并審批。
⑥第一車間半成品生產過程結束后對半成品的質檢、驗收、登記信息系統及更新半成品明細臺賬等環節不存在內部控制缺陷。
⑦第二車間半成品生產過程結束后對半成品的質檢、驗收、登記信息系統及更新半成品明細臺賬等環節不存在內部控制缺陷。
(2)產成品入庫環節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缺陷,需要改進的具體措施及目的如下:
①產成品送交倉庫前未得到質量檢查和填制連續編號的產成品驗收單。產成品生產結束,質檢員應當檢查并簽發預先連續編號的產成品驗收單,生產小組將產成品及產成品驗收單送交倉庫。
②產成品入庫單未進行連續編號的控制。倉庫管理員在檢查產成品驗收單和清點產成品數量后應當填寫一式四聯連續編號的產成品入庫單。
(3)產成品發運環節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缺陷,需要改進的具體措施及目的如下:
①報關部單證員填寫出運通知單以及系統自動生成出運通知單的編號環節不存在內部控制缺陷。
②倉儲經理安排組織發運的職責不恰當。應當由運輸經理根據系統顯示的出運通知信息,安排組織發運。
③倉庫管理員直接填寫產成品出庫單未得到恰當授權。倉庫管理員應當接到倉儲經理通知后才能填寫預先連續編號的出庫單。
④出庫單未進行連續編號控制。倉庫管理員所填寫的產成品出庫單應當預先連續編號。
⑤運輸經理填制送貨單前未進行恰當審核。運輸經理在裝運之前,需獨立檢查出庫單、銷售訂購單和出運通知單,確定從倉庫提取的產成品是否附有經批準的銷售訂購單,并且,所提取成品的內容與銷售訂購單一致。
⑥倉庫管理員將產成品出庫單信息輸入存貨電子信息系統的控制不恰當。產成品出庫單信息應當在倉儲經理復核、并由倉儲經理以電子簽名方式確認后倉庫管理員輸入系統。
(4)生產管理環節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缺陷,需要改進的具體措施及目的如下:
①產量分析報告的編制授權控制不恰當。每周(或每月)產量分析報告應當由生產計劃經理負責編制,但是在編制前生產計劃經理應當會同生產經理根據生產預算進行分析。
②每月末的原材料及半成品、產成品的轉出、轉入記錄差異分析報告傳遞不恰當。倉庫管理員編制的差異分析報告經倉儲經理、生產經理簽字確認后才提交財務部門進行調整。
(5)生產成本歸集環節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缺陷,需要改進的具體措施及目的如下:生產記錄日報表未經過會計主管審核而直接通過存貨電子信息系統自動生成記賬憑證并過賬至生產成本及原材料明細賬和總分類賬不恰當。生產記錄日報表應當由會計主管審核后才能生成記賬憑證、過賬至生產成本及原材料明細賬和總分類賬。
(6)生產成本的分配環節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缺陷,需要改進的具體措施及目的如下:生產成本結轉的賬務處理前未經會計主管審核不恰當。生產成本的分配、結轉應當由會計主管審核后再由存貨電子信息系統進行賬務處理。
(7)產成品成本的結轉環節內部控制設計不存在缺陷。
(8)本分析環節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缺陷,需要改進的具體措施及目的如下:每月生產成本及毛利分析報告僅提交總經理審閱不恰當。每月生產成本及毛利分析報告后應當分別提交生產經理、銷售經理和總經理審閱。對于虧損訂購單,總經理將視虧損原因,要求生產經理、銷售經理調查。
4.存貨管理環節
(1)盤點制度環節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缺陷,需要改進的具體措施及目的如下:
①存貨盤點制度不恰當。倉庫不能僅在年度終了才進行存貨盤點,甲公司每月都需要編制財務報表,因此甲公司應當在每月月末、每季和每年年終分別進行存貨盤點。
②存貨盤點結果未經財務部門復盤不恰當。倉庫應當每月月末、每季季末和每年年終組織對存貨盤點,財務部門應當對倉庫盤點的相應結果進行復盤。
③對存貨盤點明細表的差異未經相關部門復核而直接由倉庫管理員根據存貨實存數入賬不恰當。倉庫管理員對于存貨盤點明細表的差異應當提交倉儲經理、財務經理、生產經理復核,根據復核后的結果調整入賬。
(2)存貨跌價準備環節內部控制設計存在缺陷,需要改進的具體措施及目的如下:存貨價值調整建議的編制崗位職責不恰當。存貨價值調整建議不能由倉庫管理員編制,而應當由會計主管編制。
四、簡答題(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1.A注冊會計師了解甲公司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內部控制是為了識別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評估存貨的重大錯報風險。請根據業務循環內容填列主要影響的認定。
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