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某廠的甲產品單位工時定額為80小時,經過兩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的工時定額為20小時,第二道工序的工時定額為60小時。假設本月末第一道工序有在產品30件,平均完工程度為60%;第二道工序有在產品50件,平均完工程度為40%。則分配人工費用時在產品的約當產量為()件。
A.32
B.38
C.40
D.42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道工序在產品的完工率=(20×60%)/80=15%;第二道工序在產品的完工率=(20+60×40%)/80=55%;在產品的約當產量=30×15%+50×55%=32(件)。
2.將輔助生產費用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受益單位,這種分配方法是()。
A.順序分配法
B.代數分配法
C.直接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采用直接分配法,不考慮輔助生產內互相互提供的勞務量,即不經過輔助生產費用的之互分配,直接將各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個受益單位或產品。
3.輔助生產費用交互分配后的實際費用要在()分配。
A.各基本生產車間之間
B.在各受益單位之間
C.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
D.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各受益單位之間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采用交瓦分配法,需進行兩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的交互分配,笫二次分配是對輔助生產以外的各受箍單位的分配。
4.在基本生產車間均進行產品成本計算的情況下,不便于通過"生產成本"明細賬分別考察各基本生產車間存貨占用資金情況的成本計算方法是()。
A.品種法
B.分批法
C.逐步結轉分步法
D.平行結轉分步法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平行結轉分步法,不計算各步驟半成品的成本,所以它的缺點是:不能提供各個步驟的半成品成本資料,從而也就不便于通過"生產成本"明細賬分別考察各基本生產車間存貨占用資金情況。
5.存下列方法中,屬于不計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
A.平行結轉法
B.綜合結轉法
C.分項結轉法
D.逐步結轉法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平行結轉分步法不計算各少驟所產半成品成本,也不計算各步驟所耗上一步驟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計算奉步驟發生的各項其他費用以及這些費用中應計入產成品成奉的份額
6.某產品需經兩道工序加工,第一道工序工時定額為20小時,第二道工序工時定額為18小時,則第二道工序在產品的完工程度為()。
A.76%
B.100%
C.53%
D.47%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20+18×50%)/38=76%。
7.某廠輔助生產的發電車間待分配費用9840元,提供給供水車間5640度,基本生產車間38760度,行政管理部門4800度,共計49200度,采用直接分配法,其費用分配率應是()元/度。
A.0.23
B.0.2
C.0.22
D.0.94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分配率

度)。
8.在使用同種原料生產主產品的同時,附帶生產副產品的情況下,由于副產品價值相對較低,而且在全部產品價值中所占的比重較小,因此,在分配主產品和副產品的加工成本時()。
A.通常先確定主產品的加工成本,然后,再確定副產品的加工成本
B.通常先確定副產品的加工成本,然后,再確定主產品的加工成本
C.通常不確定副產品的加工成本
D.通常只確定主產品的加工成本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副產品是指在同一生產過程中,使用同種原料,存生產主要產品的同時附帶生產出來的非主要產品。由于副產品價值相對較低,而且在全部產品生產中所占的比重較小,因而可以采用簡化的方法確定其成本,然后從總成本中扣除,其余額就是主產品的成本。在分配主產品和副產品的加工成本時。通常先確定副產品的加工成本,然后再確定主產品的加工成本。
9.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軟件開發。該企業產品成本構成中,直接成本所占比重很小,而且與間接成本之間缺少明顯的因果關系。該公司適宜采納的成本核算制度是()。
A.產量基礎成本計算制度
B.作業基礎成本計算制度
C.標準成本計算制度
D.變動成本計算制度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作業基礎成本計算制度可以更準確地分配間接費用,尤其是在新興的高科技領域,在這些領域中,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只占全部成本的很小部分,而且它們與間接成本之間沒有因果關系,不應作為成本分配的基礎。
10.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法,每一步驟的生產費用要在其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這里的在產品不包括()。
A.本步驟已完工轉入半成品庫的半成品
B.尚在本步驟加工中的在產品
C.從半成品庫轉入下一步驟繼續加工的半成品
D.上步驟正在加工的在產品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法,每一步驟的生產費用要在其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這里的在產品是指廣義的在產品,指本步在產和雖然本步完工但后續步驟尚未完工的在產品,上步正在加工的在產品,不屬于本步的廣義在產品。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1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1.逐步結轉法與平行結轉法相比.優點有()。
A.能夠提供各生產步驟的半成品成本資料
B.能夠加速成本計算工作
C.能夠簡化成本計算工作
D.能夠為在產品的實物管理和資金管理提供數據
正確答案:AD解題思路:逐步結轉法要分步驟計算半成品成本,所以具有A、D兩種優點;B、C是平行結轉法的優點。
2.作業基礎成本計算制度相對于產量基礎成本計算制度而言具有以下特點()。
A.建立眾多的間接成本集合
B.同一個間接成本集合中的間接成本是基于同一個成本動因所驅動
C.間接成本的分配應以成本動因為基礎
D.不同集合之間的間接成本缺乏同質性
正確答案:ABCD解題思路:作業基礎成本計算制度下要建立眾多的間接成本集合,同一個間接成本集合中的間接成本是具有同質性,不同集合之間的間接成本缺乏同質性。
3.成本計算分批法的特點有()。
A.產品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生產周期基本一致.成本計算不定期
B.月末無須進行在產品與完工產品之間的費用分配
C.比較適用于冶金、紡織、造紙行業企業
D.以成本計算品種法原理為基礎
正確答案:AD解題思路:分批法下,產品成本的計算是與生產周期相關聯,因此產品成本計算是不定期的,所以A正確;在計算產品成本時,一般不存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費用的分配問題。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在批內產品跨月陸續完工的時候,月末計算成本時,一部分產品已完工,另一部分尚未完工,這時就要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費用,以便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故并非分批法下,月末都無須進行在產品與完工產品之間的費用分配,如上述的特殊情況,即需進行在產品與完產品的費用分配,故B項錯誤;由于冶金、紡織、造紙并不是單件小批生產,故C項與題意不符,不可選取;產品成本計算的品種法,是按照產品品種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是產品成本計算中最一般,最起碼的要求,品種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其他成本計算方法都是以品種法為基礎的,故選項D正確。
三、計算分析題(每題6分,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1.某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產品,相關資料如下:甲產品單件工時定額20小時,經三道序制造。各工序工時定額為:第一道工序4小時,第二道工序8小時,第三道工序8小時。各工序內均按50%完工程度計算。本月完工產品200件,在產品120件。其中,第一道工序20件,第二道工序40件,第三道工序60件。月初及本月發生的生產費用合計分別為:原材料16000元,工資及福利費7980元,制造費用8512元。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
要求:
(1)分工序計算完工率;
(2)計算各工序在產品的約當產量;
(3)采用約當產量法,分配計算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正確答案:
(1)分工序計算完工率:
第一工序完工率

第二工序完工率

第三工序完工率80%

(2)計算各工序在產品的約當產量:
第一工序在產品的約當產量=20×10%=2(件)
第二工序在產品的約當產量=40×40%=16(件)
第三工序在產品的約當產量=60×80%=48(件)
在產品的約當產量合計為=2+16+48=66(件)
(3)采用約當產量法,分配計算完工產品和月未在產品成本。計算分配率:
原材料費用分配率=16000/(200+120)=50(元/件)
工資及福利費分配率=7980/(200+66)=30(元/件)
制造費用分配率=8512/(200+66)=32(元/(件)
完工產品"原材料"費用=200×50=10000(元)
月末在產品"原材料"費用=120×50=6000(元)
完工產品"工資及福利費"=200×30=6000(元)
月末在產品"工資及福利費"=66×30=1980(元)
完工產品"制造費用"=200×32=6400(元)
月末在產品"制造費用"=66×32=2112(元)
完工產品生產費用=10000+6000+6400=22400(元)
月末在產品費用=6000+1980+2112=10092(元)
本例題是為測試考生在進行完工產品、月末在產品費用分配時,約當產量法的應用。考生要掌握約當產量法的計算,尤其是在計算月末在產品分配費用時,一定要用約當產量,而非在產品的實際數量。另外,原材料在開始生產時一次投入時,月末在產品數量無需計算約當產量,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完工產品及月末在產品中,原材料的含量是一致,只不過是加工費用不一致。約當產量法通常都是作為處理完工產品、月末在產品費用分配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