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6頁
答案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二季度預計材料采購量=(二季度預計生產需用量+二季度預計期末材料存量)-二季度預計期初材料存量=(二季度預計生產需用量+二季度預計期末材料存量)-一季度預計期末材料存量,預計生產需用量=預計生產量×單位產品需要量=2×預計生產量,預計生產量=(預計銷售量+預計期末產成品存貨數量)-預計期初產成品存貨數量,二季度預計生產量=(二季度預計銷售量+二季度預計期末產成品存貨數量)-二季度預計期初產成品存貨數量=(二季度預計銷售量+二季度預計期末產成品存貨數量)-一季度預計期末產成品存貨數量=(800+900×10%)-800×10%=810(件),二季度預計生產需用量=810×2=1620(千克),三季度預計生產需用量=(900+850×10%-900×10%)×2=1790(千克),一季度預計期末材料存量=1620×20%=324(千克),二季度預計期末材料存量=1790×20%=358(千克),二季度預計材料采購量=(1620+358)-324=1654(千克)。
【該題針對“營業預算的編制”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第一季度初產成品存貨=1000×10%=100(件),第一季度末產成品存貨=1200×10%=120(件),第一季度產量=1000+120-100=1020(件)。
【該題針對“營業預算的編制”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1)本季度銷售有1-60%=40%在本季度沒有收回,全部計入下季度初的應收賬款中。因此,上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的40%為24萬元,上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為24÷40%=60(萬元),其中的30%在第一季度收回(即第一季度收回60×30%=18萬元),10%在第二季度收回(即第二季度收回60×10%=6萬元);(2)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在上年第三季度收回貨款60%,在上年的第四季度收回30%,到預計年度第一季度期初時,還有10%未收回(數額為4萬元,因此,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為4/10%=40萬元),在預計年度第一季度可以全部收回。所以,第一季度收回的期初應收賬款=18+4=22(萬元)。
【該題針對“營業預算的編制”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預計第四季度材料采購量=2120+350-456=2014(千克),應付賬款=2014×10×50%=10070(元)。
【該題針對“營業預算的編制”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聯動關系,按照預算期內可能的一系列業務量水平編制的系列預算方法稱為彈性預算法。
【該題針對“全面預算的編制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假設借入X萬元,則6月份支付的利息=(100+X)×1%,則
X-50-(100+X)×1%≥10
X≥61.62(萬元)
X為1萬元的倍數
可得,X最小值為62,即應向銀行借款的最低金額為62萬元。
【該題針對“營業預算的編制”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彈性預算法主要用于成本費用預算和利潤預算。
【該題針對“全面預算的編制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按照編制預算時的基礎不同,預算方法可以分為增量預算法和零基預算法,其中增量預算法又稱調整預算法,所以選項B正確。
【該題針對“全面預算的編制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固定預算法又稱靜態預算法,一般適用于經營業務穩定,生產產品產銷量穩定,能準確預測產品需求及產品成本的企業,也可用于編制固定費用預算。
【該題針對“全面預算的編制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長期預算包括長期銷售預算和資本支出預算,有時還包括長期資金籌措預算和研究與開發預算。
【該題針對“全面預算概述”知識點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