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1.關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為發起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
B.以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投資公司,發起人在繳足首次出資額后,其余部分必須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
C.以發起設立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20%
D.除非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以募集設立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總數的35%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核資本金的出資方式。以發起設立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20%,其余部分由發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所以選項B不正確。
2.要求公司的主要領導人購買人身保險,屬于長期借款保護條款中的()。
A.例行性保護條款
B.一般性保護條款
C.特殊性保護條款
D.例行性保護條款或一般性保護條款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核長期借款的保護條款。特殊性保護條款是針對某些特殊情況而出現在部分借款合同中的條款,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能生效,主要包括:要求公司的主要領導人購買人身保險;借款的用途不得改變;違約懲罰條款等。
3.根據我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投資者可以采取貨幣資產和非貨幣資產出資。全體投資者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于公司注冊資本的()。
A.20%
B.25%
C.30%
D.40%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核資本金的出資方式。根據我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投資者可以采取貨幣資產和非貨幣資產出資。全體投資者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于公司注冊資本的30%。
4.在下列各項中,能夠引起企業權益資金增加的籌資方式是()。
A.吸收直接投資
B.發行公司債券
C.利用商業信用
D.留存收益轉增資本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選項B、C籌集的都是負債資金,因此選項B、C不正確;選項D導致所有者權益內部項目此增彼減,所有者權益總額不變,不能引起企業自有資金增加,因此,選項D不正確;選項A能夠引起企業自有資金增加。
5.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債務籌資方式的是()。
A.發行債券
B.吸收直接投資
C.融資租賃
D.商業信用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吸收直接投資,是指企業以投資合同、協議等形式定向地吸收國家、法人單位、自然人等投資主體資金的籌資方式。這種籌資方式不以股票這種融資工具為栽體,通過簽訂投資合同或投資協議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主要適用于非股份制公司籌集股權資本。吸收直接投資方式,是一種股權籌資方式。
6.對于杠桿租賃,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涉及到承租人、出租人和資金出借人三方
B.資產的所有權屬于出租方
C.資產的所有權屬于資金出借人
D.出租人既是債權人也是債務人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核融資租賃的基本形式。杠桿租賃形勢下,該資產的所有權屬于出租方。資金出借者充當的是債權人的角色,并不享有資產的所有權。
7.下列關于留存收益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留存收益是一種權益籌資方式
B.資本成本高于普通股籌資
C.其資本成本小于普通股籌資
D.籌資數額有限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留存收益是一種權益籌資方式,留存收益籌資的特點之一是維持公司的控制權分布,并且籌資數額有限,所以選項A、C、D的說法正確;與普通股相比,留存收益籌資不需要發生籌資費用,資本成本較低,因此,選項B的說法錯誤。
8.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支付性籌資動機的是()。
A.原材料購買的大額支付
B.通過舉借長期債務來償還部分短期債務
C.銀行借款的提前償還
D.股東股利的發放
正確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核企業籌資的動機。支付性籌資動機,是指為了滿足經營業務活動的正常波動所形成的支付需要而產生的籌資動機。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超出維持正常經營活動資金需求以上的季節性、臨時性的交易支付需要,如原材料購買的大額支付、員工工資的集中發放、銀行借款的提前償還、股東股利的發放等。選項B屬于調整性籌資動機。
9.某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從租賃公司租入一套設備,價值50萬元,租期5年,租賃期滿預計殘值10萬元,歸租賃公司,租賃的折現率為10%,租金在每年年初支付,則每期租金為()元。
A.157734
B.115519
C.105017
D.100000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中殘值是歸租賃公司的,也就是歸出租人所有的,那么每期租金=[500000-100000×(P/F,10%,5)]/[(P/A,10%,4)+1]=105017(元)
10.下列不屬于吸收直接投資方式的是()。
A.吸收國家投資
B.吸收法人投資
C.吸收社會公眾投資
D.合作經營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吸收直接投資的種類包括吸收國家投資、吸收法人投資、合資經營和吸收社會公眾投資。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都是中外雙方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和共負盈虧的企業。兩者的區別主要是:(1)合作企業可以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也可以辦成不具備法人條件的企業。而合資企業必須是法人。(2)合作企業是屬于契約式的合營,它不以合營各方投入的資本的數額、股權作為利潤分配的依據,而是通過簽定合同具體規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而合資企業屬于股權式企業,即以投資比例來作為確定合營各方權利、義務的依據。(3)合作企業在遵守國家法律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合作合同來約定收益或產品的分配,以及風險和虧損的分擔。而合資企業則是根據各方注冊資本的比例進行分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