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證券營業部收入的管理應遵循下列原則:
(1)證券營業部的各項收入要按照規定分別列人有關收入項目,不得截流、調節或挪作他用。
(2)證券營業部要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將應計收入計人營業收入,不得隨意調節收入的人賬期間。
(3)證券營業部發生少收或多收收入時,要積極查找原因,由有關經辦人員提供憑據,并經有關主管人員批準后,進行補收入賬或退還。
(4)證券營業部應嚴格禁止以各種名義坐支收入或私分收入。
3.證券營業部是證券公司的全資附屬分支機構,是非獨立核算單位。因此,營業部當期繳納所得稅后的利潤一般都全額上劃總公司,由總公司負責利潤分配管理。其利潤分配順序為:
(1)彌補公司以前年度的虧損。
(2)提取一般風險準備。一般風險準備按不低于稅后利潤10%的比例提取;累計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不再提取。證券公司提取的一般風險準備,主要用于彌補虧損,不能用于其他分配。
(3)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法定盈余公積按稅后利潤10%的比例提取,累計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不再提取。
(4)提取公益金。公益金按稅后利潤5%—10%的比例提取,用于公司集體福利設施的支出。
(5)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九)財務報告及財務評價
1.財務報告的主要內容。
財務報告是反映證券營業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總結性書面文件,包括財務報表、財務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財務報表主要包括:損益明細表、固定資產明細表、業務量、機構、人員情況表、稅利解繳情況表等。
財務情況說明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資產負債情況。本會計期間資產負債總量,增減量、結構、質量情況、增減變化原因。
(2)財務收支情況。本會計期間各項收入、成本、費用等增減變動情況及原因。
(3)經營效益情況。本會計期間資產收益、負債成本情況及原因。
(4)利潤的實現及分配和稅金的繳納情況。
2.證券營業部編制財務報告應當保證其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證券營業部應當按月、季、年編制并報送財務報告。證券營業部的負責人應當對財務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
3.財務評價。證券營業部的財務評價要從經營狀況和經營成果兩個方面進行總結、評價和考核。
(1)證券營業部主要的經營狀況指標有:
資產負債率:(負債期末余額÷資產期末余額)X100%
權益負債率=(所有者權益期末余額÷負債期末余額)X100%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期末余額÷流動負債期末余額)X100%
固定資本比例=[(固定資產期末凈值+期末在建工程)÷實收營運資金]X 100%
(2)證券營業部主要的經營成果指標有: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平均余額)X100%
資產利潤率=[凈利潤÷(資產期初余額+資產期末余額) X 100%
人均利潤=凈利潤÷年平均人數
費用率=(營業費用÷收入)X100%
成本率=(成本÷收人)X100%
利潤率=(凈利潤÷收入)X100%
4.證券營業部進行財務評價,應當充分應用財務分析各種方法。主要有對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