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床表現搜集整理
春秋季節多見,發病急驟,發病前大多有頭痛、低熱、倦怠等前驅癥狀。多形紅斑是指發生在皮膚上的多種形態的紅斑性損害。損害可從散在的丘疹發展為紅斑,或者開始時即為圓或橢圓的紅斑,對稱性散在分布于顏面、手背、手掌、足背、足底,但四肢與軀干較少。紅斑起初為鮮紅色,然后逐漸轉成暗紅色,或者在紅斑中心出現粟粒大小的透明小水皰。由于這種損害很類似于“虹膜”或“靶環”,故亦稱為虹膜狀紅斑或靶狀紅斑。紅斑與虹膜狀紅斑是臨床上較多見的類型。少數水皰發生在紅斑的邊緣,或者在紅斑的基礎上形成大皰,大皰透明豐滿,稱為大皰型多形紅斑。皮膚損害一般只有灼熱和瘙癢等不適感,依其臨床不同特點,一般分為斑疹-丘疹型,水皰及大皰型,重癥型三種。口腔粘膜損害比較嚴重,為充血水腫、紅斑、水皰、大面積糜爛,分布于唇、頰、舌等廣泛區域,疼痛劇烈,飲食、吞咽、吐涎等動作均極困難,唾液粘稠而沿口角外溢,其中常混有少量血液,口臭明顯但無特異性,常伴發熱和淋巴結腫大,細菌培養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多見。多形紅斑的唇紅部損害,一般較口腔內側粘膜更為明顯。除腫脹外,糜爛面又被覆高低不平的血痂以及黃褐色的膿痂。這些臨床表現也同樣見于盤狀紅斑狼瘡、扁平苔蘚等的糜爛過程,而不是多形紅斑的特征,所不同的僅僅是出血比較明顯而已。應該明確,凡沒有皮膚損害的口腔與生殖器損害,就喪失了作出“多形紅斑”的臨床診斷依據。少數比較嚴重的患者,不僅全身癥狀明顯而且還伴有鼻腔、生殖器、肛門的損害以及虹膜睫狀體炎與脈絡膜炎。這種類型,臨床上也稱為重型多形紅斑或斯-約綜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又由于損害涉及多處外胚層組織,故也稱“多竅糜爛性外胚層病”。
(二)診斷
主要依據病史和臨床表現進行診斷。起病急驟,病程短暫,有局限性,復發,口腔粘膜為大面積充血、紅斑、糜爛,唇紅糜爛伴血痂。皮膚損害多為紅斑,虹膜狀紅斑、且多見于手掌與足底,這是比較有意義的診斷依據。重癥常伴有多竅性損害,全身反應明顯。由于損害的多形變異,臨床上應與藥疹、白塞綜合征與天皰瘡、類天皰瘡相鑒別。
(三)治療搜集整理
1.分析和追溯發生變態反應的可疑因素,并盡速予以糾正。
2.抗組胺藥物 適用于已停止服用可疑藥物或食物的輕型病例。可選用撲爾敏4mg,一日3次;吡咯醇胺2mg,口服每日2次,或2mg肌注,每日2次;或息斯敏、安其敏等。
3.腎上腺素或異丙基腎上腺素 可激活腺苷環化酶,使細胞內環磷酸腺苷濃度增加,阻止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從而抑制第I型變態反應。但伴有心血管系統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患者禁用。腎上腺素(1mg/支)0.25~0.5mg皮下注射;異丙基腎上腺素(1mg/支)0.2~0.4mg加入5%葡萄糖500ml滴注。,
4.腎上腺皮質類固醇 具有抗炎癥、穩定溶酶體與抑制免疫反應的作用,療效比較肯定。重癥用氫化可的松200~400mg靜脈滴注,每日1次。口服強的松、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亦司。
5.10%葡萄糖酸鈣加維生素C 0.5~1.0g緩慢靜注,每日1次,以減少滲出。
6.中藥 柴胡、防風、五味子、烏梅、甘草各9g煎服,本方亦稱“過敏煎”,對變態反應性疾病較有效。
7.局部治療使用消炎防腐止痛類藥物含漱、涂布、濕敷,但注意應無刺激性而具有保護性。皮膚損害無明顯滲出時,可用爐甘石水粉涂布。在應用這些藥物時,應考慮到這些藥物本身可能對某些患者即是一種變應原。
第三節 口腔粘膜潰瘍類疾病
一、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的同義詞有:復發性口瘡、復發性阿弗他口炎、復發性口腔潰瘍。
(一)病因
復發性口瘡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與該病的有關因素如下。
1.免疫學異常
(1)細胞免疫 復發性口瘡患者是否存在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通常可檢查T淋巴細胞的功能。潰瘍前驅期,損害區表現為T淋巴細胞浸潤,潰瘍前期是以輔助性T淋巴細胞為主,在潰瘍期是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增多,愈合期則輔助性T淋巴細胞又增多,說明復發性口瘡具有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