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花、花粉類 分別在含苞待放時(如金銀花、槐米)、初開時(紅花、洋金花)或盛開時(菊花、番紅花、蒲黃(花粉))適時采收。
(4).果實種子類 一般果實多在自然成熟或將近成熟時采收,有的采收幼果(青皮、枳實、覆盆子、烏梅);種子類藥材需在果實成熟時采收。有些特殊情況需自己記憶。如:車前子、蘇子等。
(5)根及根莖類 一般在秋末植物地上部分將枯萎時及春初發芽前或剛露苗時采收。例外:半夏、太子參、延胡索夏天采收。
(6)皮類 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少數在秋冬如苦楝皮、牡丹皮、地骨皮等;
(7)動物昆蟲類 一般潛藏在地下的小動物全蝎、土鱉蟲、地龍等,在夏末秋初捕捉;含蟲卵的(桑螵鞘在深秋至三月中旬前)蟲卵未孵化時;蛇蛻全年可采;蟾酥為蟾蜍的耳后腺,以春秋兩季采收;貝殼類多在夏秋季;林蛙在霜降前捕捉;鹿茸在春季清明節前后;
(8)礦物類 沒有季節限制,全年可挖。
第三單元 中藥的炮制
又稱“炮炙”、修事“、修治”。是根據中醫藥理論,依照辯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以及調劑、制劑的不同要求,所采用的一項制藥技術。
一、炮制目的
(1) 純凈藥材,保證質量,分揀藥物,區分等級,保證中醫臨床用藥準確。如:麻黃根止汗,莖發汗
(2) 切制飲片,便于調劑,提高煎出率,提高療效。
(3) 干燥藥材,利于貯藏。
(4) 矯味矯臭,利于服用;搜集整理
(5) 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保證用藥安全。
(6) 增強藥物功能,提高藥物療效;
(7) 改變藥物的性能,擴大應用范圍;
(8) 引藥入經,便于定向用藥
二、 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