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4-05 共1頁
一、A型題:以下每一道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
1.患者男性,56歲,胸悶3年。心電圖檢查如下圖所示,圖中第3、4個QRS波群應診斷為![]()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本圖第3、4個延遲出現的QRS波群寬大畸形,其前無相關的P波,符合室性逸搏的診斷。 |
2.患者女性,56歲,風濕性心臟病史30余年。心電圖檢查見下圖,應診斷為![]()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本圖竇性P波消失,代之以f波.為心房顫動;QRS波群形態正常,RR間距規則,心室率為33次/分,為交界性逸搏心律;當心房顫動伴心室律規則時,要考慮存在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可能。 |
3.患者男性,48歲,有暈厥史。心電圖檢查見下圖,應診斷為![]() |
正確答案:E 解題思路:本圖可見竇性P波規律出現,心房率為107次/分,為竇性心動過速;QRS波群時限正常,RR間距規則,心室率為38次/分,為交界性逸搏心律;P波與QRS波群各自規律出現,互相之間無相關性,且心房率大于心室率,故診斷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交界性逸搏心律。 |
4.患者女性,78歲,冠心病史20余年,頭暈、黑嚎半年。心電圖檢查見下圖,應診斷為![]()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本圖可見竇性P波規則出現,心房率為105次/分,為竇性心動過速;QRS波群時限明顯增寬達0.16s,RR間距規則,心室率為30次/分,為室性逸搏心律;P波與QRS波群各自規律出現,互相之間無相關性,且心房率大于心室率,故診斷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室性逸搏心律。 |
5.患者女性,36歲。體檢心電圖見下圖,應診斷為![]() |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本圖QRS波群前未見竇性P波,QRS波群形態正常,QRS波群后均見逆行P′波,RP′間期<0.20s,RR間距規則,心室率為55次/分,診斷為交界性逸搏心律。 |
二、A3型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個考題。請根據各考題題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
(6-8題共用題干) |
患者男性,14歲,發作性暈厥多年,臨床診斷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既往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
6.該患者最近心電圖檢查見下圖,應診斷為![]() |
7.與上述心電圖診斷容易混淆的是 |
8.逸搏奪獲性心律與反復搏動的鑒別主要根據 |
正確答案:6.C;7.B;8.D 解題思路:逸搏奪獲二聯律的心電圖特征為:每一個延遲出現的QRS波群后均跟隨一竇性P-QRS-T波,表現為QRS-P-QRS序列。 |
(9-11題共用題干) |
患者女性,73歲,糖尿病史15年,胸悶1周。 |
9.該患者心電圖檢查見下圖,圖中第3個QRS波群應考慮為![]() |
10.該圖第3個QRS波群易誤認為 |
11.室性逸搏與交界性逸搏伴室內差異性傳導的鑒別方法是 |
正確答案:9.B;10.C;11.E |
|
三、B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同在考題前列出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考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
(12-15題共用備選答案) |
A.房性逸搏 B.交界性逸搏 C.室性逸搏 D.交界性逸搏心律 E.室性逸搏心律 |
12.臨床上較少見的逸搏是 | |
13.當竇房結和房室結均出現病變時(雙結病變),較易出現 | |
14.最常見的逸搏是 | |
15.頻率為20~40次/分的逸搏心律通常是 |
正確答案:12.A,13.E,14.B,15.E |
|
(16-19題共用備選答案) |
A.室性逸搏心律 B.交界性逸搏心律 C.逸搏奪獲性心律 D.室性并行心律 E.房性并行心律 |
16.應注意與反復搏動相鑒別的是 | |
17.應注意與交界性逸搏心律伴束支阻滯相鑒別的是 | |
18.提前出現的寬大畸形QRS波群的聯律間期顯著不等,可見室性融合波,各異位RR間距之間有一最大公約數,該心電圖特征提示為 | |
19.提前出現的異位P′波的聯律間期顯著不等,可見房性融合波,各P′P′間距之間有一最大公約數,該心電圖特征提示為 |
正確答案:16.C,17.A,18.D,19.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