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1年導游考試導游基礎知識考點輔導5.4:中國部分少數民族

發布時間:2012-07-20 共6頁

四、蒙古族
(一)概況 。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三省、新疆、甘肅、青海、寧夏等。自古以畜牧和狩獵為主,被稱為“馬背民族”。人口為58l .39萬人(2000年統計數據)。
蒙古族早期信仰薩滿教,后改信喇嘛教格魯派(即黃教)。
(二)民俗
[住房]蒙古包。
[服飾]服飾包括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等。男女老少都喜歡穿長袍。
[飲食]蒙古族食用的肉類主要是牛肉、羊肉、駱駝肉和少量的馬肉。最具特色的是剝皮烤全羊、爐烤帶皮整羊,最常見的是手扒肉。喜食炒米、烙餅、面條、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食品。喜飲紅茶和奶茶。
[節日]主要節日有:那達慕、春節、馬奶節、燃燈節、中秋節等。
[文學藝術]著名的舞蹈有:筷子舞、安代舞、馴馬舞、盅碗舞等
《蒙古秘史》是蒙占族的一部重要歷史文學名著。
[習俗與禁忌]忌黑色;忌食蝦、蟹、魚、海味等;忌諱手持馬鞭入氈房;忌諱別人用煙袋、刀剪、筷子等指頭部;忌打狗、罵狗;忌踩蹬門檻;忌亂摸有宗教意義的物品。

五、維吾爾族
(一)概況
維吾爾族主要聚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是民族自稱,意為“團結”、“聯合”。人口923.50萬人(2005年統計數據)。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
(二)民俗
[住房]住房稱為“阿以旺”。
[服飾]無論男女老幼都喜歡戴“尕巴”(四楞小花帽)。婦女愛穿“艾得里斯綢”縫制的連衣裙。男人穿“袷袢”,右衽斜領,無紐扣,用長方巾扎腰。
[飲食]喜歡喝奶茶,主食是面粉制作的烤餅,稱為“馕”,喜食拉面。節日和待客時,用羊肉、羊油、胡蘿卜,葡萄干,洋蔥和大米一起煮成飯,以手抓食。水果豐富,連煮粥、做包子和點心都離不開水果。馕、抓飯、茶,奶、瓜果是必備的飲食品。
[節日]主要有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初雪節等。
[文學藝術]歷史文化遺產有《十二術#姆》、《突厥語大詞典》、《福樂智慧》。維吾爾族傳統舞蹈有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等,維吾爾族民間舞蹈有賽乃姆、夏地亞納;民間樂器有“達甫(手鼓)”、“都他爾”和“熱瓦甫”等。
[習俗與禁忌]禁食豬肉、驢肉、狗肉、騾肉和自死的畜肉及一切動物的血#衣著忌短小,上衣一般要過膝,褲腿達腳面;屋內就坐忌叔腿伸直,腳底朝人;接受物品或上茶時忌用單手;不要和婦女開玩笑。

六、回族
(一)概況
回族散居于全國各地,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人口約98l.68萬(2000年統計數據)。主要聚居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東、云南等省分布也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區。
回族人大多信仰伊斯蘭教。
(二)民俗
[住房]網族的住房有三種類型:一是窯洞住宅。二是用土坯和黃草泥壘窯洞,回民叫“箍窯”。二三是磚木結構瓦房或土房。
[服飾]回族服飾,最具特色的是頭飾。男子鼓的無沿平頂小帽,又稱白帽頂、禮拜帽。回族婦女常戴蓋頭,老年婦女戴黑色,中年婦女戴白色,未婚姑娘戴綠色或彩色。回族成年男子,一般不留長發.多留胡須,成為回族男子的標志。
[飲食]主食以面、米為主,肉食為牛、羊、駝等反芻類偶蹄食草動物,不吃馬、驢、騾、豬、狗肉,不吃動物血液和自死動物.尤其禁食豬肉。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愛的特殊食品,是符甘饋贈親友不可少的。民間特色食品有釀皮、拉面、打鹵面、肉炒面、豆腐腦、牛頭雜碎、臊子面等。
茶是回族喜歡的傳統飲料。蓋碗茶最具特色,有紅糖磚茶、白糖清茶、冰糖罐罐茶。回族飲茶最顯著的特點是喜歡飲糖茶。
[節日]回族有三大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和圣紀節。
[文學藝術]“花兒”是甘肅、青海等地流傳的民歌。《阿丹和好娃》是回族神話的代表性作品。回族民間敘事詩以《歌唱英雄白彥虎》和《馬五哥與尕豆妹》為代表。
[習俗與禁忌]禁食豬、狗、驢、騾、馬,貓及一切兇猛禽獸,禁食自死的牲畜、動物以及非伊斯蘭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煙、喝酒等;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