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2頁
本章要求:
掌握:管理的性質,目標效益原理,管理的基本職能;市場細分,營銷策略;企業經營戰略以及創新。
熟悉: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的主要方法,目標市場的選擇,市場調查,市場營銷組織,企業經營戰略的類型,以及企業經營戰略管理的一般過程和企業創新機制。
了解:管理學的研究對象,系統均衡、運動控制、信息溝通等原理,創新過程與創新活動管理。
本章考試知識要點:
1. 管理的基本特征、性質、研究對象
2. 管理原理
3. 管理的基本職能及在物業管理中的應用
4. 目標市場的選擇及在物業管理中的應用
5. 市場調查,市場營銷組合及在物業管理中的應用
6. 企業經營戰略及企業經營戰略管理
7. 創新,創新激勵,創新過程,創新模式,創新活動管理及在物業管理中的應用
本章重點:
管理基本職能、市場營銷管理、企業經營戰略、創新管理。
本章復習綱要:
一、管理與管理學(掌握)
1. 管理的定義:
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環境和條件下,為了實現特定的目的,動員和運用有效資源而進行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社會活動。
2. 管理的含義
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含義
① 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實現預期目標
② 管理的手段是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
③管理的本質是協調
④ 管理的主體是管理者
按管理層次劃分:1.高層管理人員2.中層管理人員3.基層管理人員
按管理領域和專業劃分:1.綜合管理人員2.專業管理人員
管理學有以下特點:1.一般性2.綜合性3.歷史性4.實踐性
管理活動和管理過程就是管理學研究的對象
泰羅是美國古典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的主要倡導人,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
亨利.法約爾出生于法國,是歐洲古典管理理論的創始人,被稱為“管理過程理論之父”。
馬克斯.韋伯是德國古典管理理論代表人物,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
人際關系學說的代表人物是梅奧。
決策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3. 管理的特性
⑴ 管理具有兩重性。管理的兩重性是指一般性和特殊性。
一般屬性:管理是人類社會的自然屬性,管理普遍存在于一切社會協作生產和社會公共生活的過程中,管理具有自身的一般規律,管理活動和方法具有可學習和借鑒性。
特殊屬性:管理具有特定的社會歷史性質,具有特定的目標和價值取向,也具有不同的側重點和不同的方式。
管理的兩重性也指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⑵ 管理工作的性質:管理既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
管理是一門科學,它由大量學者和實業家在總結管理工作的客觀規律基礎上形成,可以用來指導人們從事管理實踐。
管理并不能為管理者提供解決一切問題的標準答案,它要求管理者以管理理論和基本方法為基礎,結合實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求得問題的解決,實現組織的目標。因此,管理又具有藝術性。
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補充的。
⑶ 管理具有目標性
① 共同目標;
② 層次結構性;
③ 時間跨度的區別;
④ 多元價值性。企業的管理目標為盈利,公共組織的管理,更具有效率、公平、秩序、民主等多種價值要求。
⑤ 可行性。
⑷ 管理具有組織性
管理的組織性體現為,管理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具有同一性
⑸ 管理具有創新性。
弗里蒙特•H•卡斯特所指出,管理的特點就是變革——迅速的、不斷的、根本的變革。唯 一不變的事就是變革。
管理的任務就是正確地做正確的事,管理工作需要通過綜合運用組織中的各種資源來實現組織的目標,這涉及效率和效果兩個方面。如果說效率涉及組織是否“正確地做事”,那么,是否選擇“正確的事”去做就是與效果相關的問題。管理的任務就是獲取、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來確保組織效率和效果雙重目標的實現。
4. 管理學的內容和學科特征
管理學是研究管理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
⑴管理學的研究是與管理的本質含義聯系在一起的。
⑵管理學在把握和研究管理的本質含義的前提下,也對于管理活動的具體形態進行研究
① 對管理中人的研究;②對管理資源的研究;③ 管理的行為和職能;④ 管理的組織和制度;⑤ 管理中的若干關系;⑥管理的文化和價值;⑦ 對管理的評價。
⑶管理學以探求管理現象的發展規律作為自己的目標和任務。
管理的一般規律:①管理的人本規律;② 管理的組織規律;③管理過程的循環規律;④ 管理的擇優規律;⑤ 管理的權變規律;⑥ 管理的反饋規律。
管理的特殊規律是指在不同社會形態、管理領域、管理組織、管理部門、管理層次以及管理事務中存在并發生特定作用的規律。
⑷管理學是一門科學
①管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
②管理學是一門應用學科;
③管理學是一門發展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