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2頁
以上給出的風險函數解析式,只是原理性的說明。由于風險分析的范圍、對象、目的等不同,對應的風險函數會各具特色,為全面系統地描述企業風險特征,通常應形成整體優化的風險指標體系。同時,也應建立配套的風險函數體系。
對于風險的定義與風險函數的理解應注意以下五點:
①風險是與人們的行為相聯系的,這種行為既表現為個人行為 ,更表現為群體行為。
②風險與人們的決策相關,這就要求人們必須注意決策的科學化。
③客觀條件的變化是風險的重要成因,盡管人們無力控制客觀狀態,但由于客觀條件的變化通常有規律性,因而人們應對相關的客觀狀態做科學的分析預測,特別應注意測算分析相關的概率。
④風險是指可能的結果與目標發生的負偏離,這種負偏離是多種多樣的,且重要程度不同,這就要求人們深入分析各偏離之間的關系。
⑤盡管風險定義中強調負偏離,但實際上偏離方向是有正負之分的。由于正偏離是人們的渴求,屬于風險收益的范疇,在定義中未側重強調,但在深入分析企業風險時,卻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因為它能激勵人們勇于承擔風險,獲取風險收益。
風險是多種多樣的,本書研究的范圍不是對所有風險進行分析,而主要是討論企業風險,即企業在其進行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對于什么是企業風險,由于人們分析的角度不同,對企業風險的認識也不盡相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看法。
1?逼笠搗縵帳侵鈣笠翟諂浣?行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由于不確定性因素和工作失誤的影響,而遭受損失的程度與可能性。
2?逼笠搗縵帳侵鈣笠滴?擴大生產經營的規模所進行的投資,存在不能按期回收投資或獲得預期效益的程度與可能性。
3?逼笠搗縵帳侵鈣笠到?行開發新技術、新產品等,能否獲得成功的可能性。
4?逼笠搗縵帳侵鈣笠翟謐式鶉諭ā⒑獻示?營等過程中,能否取得預期效果的可能性。
這些表述中,對于企業風險的基本含義在認識上是相同的。風險都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能否獲得預期效果,特別是能否蒙受經濟損失的程度與可能性。然而,由于研究問題的側重點不同,這些對企業風險的描述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表述之一,強調企業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由于存在多種不確定因素,加之企業可能產生工作失誤與決策失誤,不可避免地會蒙受一些不確定性損失,這些損失構成了風險損失的主體。這種表述,是從企業風險的廣義上進行分析的,它強調風險損失,并十分注意企業風險空間的分析,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多種不確定性因素以及可能產生的各種決策失誤與工作失誤,構成了企業風險空間的全部。為防范風險損失,獲取風險收益,企業應注意全面系統地分析企業風險空間,明確風險范圍、分析風險事件,找出風險因素和風險源,確定風險點,同時還要分析測定相關的風險指標。
表述之二,強調分析風險與企業投資的關系。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追加的投資如果能如期收回,就不存在風險;如果不能按期回收或者根本無法收回投資,就會發生風險損失。實際上企業有不能按期收回投資的可能性,這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客觀存在。這種表述可以看作是對企業風險從典型意義上進行分析的。
表述之三,強調企業風險在開拓領域中廣泛存在,在進行企業風險分析時,對此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是干別人未干過的事業,是在開拓新領域,不可避免地要承擔各種相關風險,這種分析是從企業風險的深層次和高層次進行分析的。實際上,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也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的,由于這種風險可以通過社會保險等常規手段解決,在表述中未十分強調。
表述之四,強調企業融資與負債經營等風險分析。由于企業間資金融通與負債經營是企業常用的經營手段,對企業經營成敗有特殊意義,因而有必要特殊強調分析這類風險。這種表述可以看作是對企業風險從特殊意義上進行分析的。
顯然,這些對于企業風險表述上的差別,不是指企業風險本質上的差別,而是指企業風險存在范圍上的差別。企業風險分析的核心是效益問題,在分析企業風險時,應以能否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為重點, 對企業生存的風險空間做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從空間上要注意方方面面,從時間上要強調全過程的各環節,并十分注意各方面、各環節之間相關關系的分析。分析過程中既要注意分析客觀條件發展變化的規律,更要注意企業決策的科學化等領域的分析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