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4頁
5.赤字財政政策
(1)現實中,許多國家都運用赤字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財政赤字就是政府收入小于支出。
(2)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認為,財政政策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這就因為:第一,債務人是國家,債權人是公眾。國家與公眾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的財政赤字是國家欠公眾的債務,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債務。第二,政府的政權是穩定的,這就保證了債務的償還是有保證的,不會引起信用危機。第三,債務用于發展經濟,使政府有能力償還債務,彌補赤字。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公債哲學”。
(3)政府實行赤字財政政策是通過發行債券來進行的。債券賣給不同的人就有了不同的籌資方法。如果把債券賣給中央銀行,稱為貨幣籌資。這種方法的好處是政府不必還本付息,從而減輕了政府的債務負擔。但缺點是會增加貨幣供給量引起通貨膨脹。如果把債券買給中央銀行以外的其他人,稱為債務籌資。這種籌資方法相當于向公眾借錢,不會增加貨幣量,也不會直接引發通貨膨脹,但政府必須還本付息,這就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
6. 凱恩斯主義貨幣政策
(1)凱恩斯主義貨幣政策的機制。
凱恩斯主義貨幣政策是要通過對貨幣供給量的調節來調節利率,再通過利率的變動來影響總需求的貨幣政策。凱恩斯主義貨幣政策的機制就是: 貨幣量一→利率一→總需求在這種貨幣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標是利率,利率的變動通過貨幣量調節來實現,所以調節貨幣量是手段。調節利率的目的是要調節總需求,所以總需求變動是政策的最終目標。
(2)貨幣政策的運用。
在不同的經濟形勢下,中央銀行要運用不同的貨幣政策來調節經濟。
在蕭條時期,總需求小于總供給,為了刺激總需求,就要運用擴張性貨幣政策,其中包括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有價證券、降低貼現率并放松貼現條件、降低準備率,等等。這些政策可以增加貨幣供給量,降低利率,刺激總需求。
在繁榮時期,總需求大于總供給,為了抑制總需求,就要運用緊縮性貨幣政策,其中包括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有價證券、提高貼現率并嚴格貼現條件、提高準備率,等等。這些政策可以減少貨幣供給量,提高利率,抑制總需求。
(3)注意:再復習一下貨幣供給理論。
7.貨幣主義的貨幣政策
(1)它不屬于需求管理。
(2)其理論基礎是現代貨幣數量論,即認為影響國內生產總值與價格水平的不是利率而是貨幣量。
(3)貨幣主義認為,貨幣政策不應該是一項刺激總需求的政策,而應該作為防止貨幣本身成為經濟失調的根源的政策,為經濟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并抵消其他因素所引起的波動。因此,貨幣政策不應該是多變的,應該以控制貨幣供給量為中心,即根據經濟增長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貨幣供給量,這也被稱為“簡單規則的貨幣政策”。這種政策可以制止通貨膨脹,為經濟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