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第十章考點自測試題

發布時間:2011-10-22 共6頁

第十章 審計抽樣

   一、單項選擇題

   1.在對選取的樣本項目實施審計程序時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其中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如果注冊會計師能夠合理確信該收據的無效是正常的且不構成對設定控制的偏差,就要用另外的收據替代

   B.注冊會計師對未使用或不適用單據的考慮與無效單據類似

   C.有時注冊會計師可能在對樣本的第一部分進行測試時發現大量偏差,此時注冊會計師應直接放棄控制測試,轉而執行實質性程序

   D.如果注冊會計師無法對選取的項目實施計劃的審計程序或適當的替代程序,就要考慮在評價樣本時將該樣本項目視為控制偏差

   2.下面列示的四種情形中,屬于審計抽樣中的信賴不足風險的是( )。

   A.注冊會計師可容忍偏差率為5%,總體實際偏差率為7%,抽樣得出偏差率為6%

   B.注冊會計師可容忍偏差率為5%,總體實際偏差率為3%,抽樣得出偏差率為6%

   C.注冊會計師可容忍偏差率為5%,總體實際偏差率為7%,抽樣得出偏差率為3%

   D.注冊會計師可容忍偏差率為5%,總體實際偏差率為3%,抽樣得出偏差率為3%

   3.只要使用了審計抽樣,抽樣風險就會存在,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抽樣中需要控制抽樣風險的唯一途徑是( )。

   A.減少樣本規模

   B.不選擇統計抽樣,而是選擇非統計抽樣

   C.擴大樣本規模

   D.提高審計風險

   4.可接受的抽樣風險在控制測試中主要指( ),它與樣本規模成( )。

   A.可接受的信賴過度風險,反向變動關系

   B.可接受的誤受風險,反向變動關系

   C.可接受的信賴不足風險,正向變動關系

   D.重大錯報風險,正向變動關系

   5.審計抽樣既可以用于控制測試,又可以用于實質性程序,在下列具體審計程序中,適宜采用審計抽樣的是( )。

   A.詢問

   B.細節測試

   C.分析程序

   D.觀察

   6.注冊會計師計劃檢查一個20張支票的樣本,以了解其是否按照被審計單位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所規定的那樣進行會簽。在20張支票中發現有一張支票丟失了,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這個局限性的原因并且( )。

   A.按照樣本規模為19來評價抽樣結果

   B.在評價樣本結果時把丟失支票視為一項誤差

   C.把這張丟失支票按照其他19張的情況來對待

   D.選取另一張支票并代替這張丟失的支票

   7.X注冊會計師在對Y公司主營業務收入進行測試的同時,一并對應收賬款進行了測試。假定Y公司2009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明細賬顯示其有2000戶顧客,賬面余額為10000萬元。X注冊會計師擬通過抽樣函證應收賬款賬面余額,抽取130個樣本。樣本賬戶賬面余額為500萬元,審定后認定的余額為450萬元。根據樣本結果采用差額估計抽樣法推斷應收賬款的總體余額為( )萬元。

   A.-769.23

   B.9230.76

   C.6923.08

   D.8200

   8.A注冊會計師在利用差額估計抽樣審查甲公司的應收賬款時,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從300筆業務構成的應收賬款總體中抽取了50筆業務進行逐筆審查。經查證,發現這些業務中共存在1000元的誤差,據此推斷總體中的錯誤金額為( )。

   A.5000元

   B.6000元

   C.7000元

   D.8000元

   9.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審計抽樣是指注冊會計師對某類交易或賬戶余額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項目實施審計程序,使所有抽樣單元都有被選取的機會

   B.如果對總體進行了分層,注冊會計師通常使用均值估計抽樣;比率估計抽樣和差額估計抽樣都要求樣本項目存在錯報

   C.在控制測試中會出現的是信賴不足風險和誤拒風險,即影響的是審計效率;在細節測試中通常出現的是信賴過度風險和誤受風險,影響審計效果

   D.系統選樣,也稱等距選樣,是指首先計算選樣間隔,確定選樣起點,然后再根據間隔、順序選取樣本的一種選樣方法。系統選樣方法使用方便,并可用于無限總體。但使用系統選樣方法要求總體必須是隨機排列的,否則容易發生較大的偏差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都可以利用概率法則來量化、控制抽樣風險

   B.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利用概率法則來量化、控制抽樣風險

   C.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與抽樣風險成反向變動關系,即較高的專業勝任能力有助于降低抽樣風險,反之,較低的專業勝任能力將使抽樣風險增加

   D.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傳統變量抽樣時,可以采用均值估計、比率估計、差額估計等方法估計總體錯報金額。無論使用哪種方法,所得到的對同一項目的估計值是相同的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