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4年中級會計資格考試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綜合題)

發布時間:2014-04-03 共2頁

  一、綜合題(凡要求計算的項目,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有計量單位的,應予以標明,標明的計量單位與題中所給的計量單位相同;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解釋、分析、說明理由的內容,必須有相應的文字闡述)
 
  1.某公司生產銷售A、B、C三種產品,銷售單價分別為100元、200元、250元;預計銷售量分別為120000件、80000件、40000件;預計各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分別為60元、140元、140元;預計固定成本總額為1000000元。
  要求:
  (1)按加權平均法進行多種產品的保本分析,計算各產品的保本銷售量及保本銷售額。
  (2)按聯合單位法計算各產品的保本銷售量及保本銷售額。
  (3)按分算法進行多種產品的保本分析,假設固定成本按邊際貢獻的比重分配,計算各產品的保本銷售量及保本銷售額。
  (4)按順序法,分別按樂觀排列和悲觀排列,進行多種產品的保本分析,計算各產品的保本銷售量及保本銷售額。
 
  正確答案:
  (1)加權平均法
  A產品邊際貢獻率=(100-60)/100=40%
  B產品邊際貢獻率=(200-140)/200=30%
  C產品邊際貢獻率=(250-140)/250=44%
  A產品的銷售比重=120000×100/(120000×100+80000×200+40000×250)=31.58%
  B產品的銷售比重=80000×200/(120000×100+80000×200+40000×250)=42.11%
  C產品的銷售比重=40000×250/(120000×100+80000×200+40000×250)=26.32%
  綜合邊際貢獻率=40%×31.58%+42.11%×30%+44%×26.32%=36.85%
  綜合保本銷售額=1000000/36.85%=2713704.21(元)
  A產品保本銷售額=2713704.21×31.58%=856987.79(元)
  B產品保本銷售額=2713704.21×42.11%=1142740.84(元)
  C產品保本銷售額=2713704.21×26.32%=714246.95(元)
  A產品保本銷售量=856987.79/100=8570(件)
  B產品保本銷售量=1142740.84/200=5714(件)
  C產品保本銷售量=714246.95/250=2857(件)
  (2)聯合單位法產品銷量比=A:B:C=120000:80000:40000=3:2:1
  聯合單價=3×100+2×200+1×250=950(元)
  聯合單位變動成本=3×60+2×140+1×140=600(元)
  聯合保本量=1000000/(950-600)=2857(件)
  各種產品保本銷售量計算
  A產品保本銷售量=2857×3=8571(件)
  B產品保本銷售量=2857×2=5714(件)
  C產品保本銷售量=2857×1=2857(件)
  A產品保本銷售額=8571×100=857100(元)
  B產品保本銷售額=5714×200=1142800(元)
  C產品保本銷售額=2857×250=714250(元)
  (3)分算法
  A產品邊際貢獻=(100-60)×120000=4800000(元)
  B產品邊際貢獻=(200-140)×80000=4800000(元)
  C產品邊際貢獻=(250-140)×40000=4400000(元)
  邊際貢獻總額=4800000+4800000+4400000=14000000(元)
  固定成本分配率=1000000/14000000
  分配給A產品的固定成本=4800000×1000000/14000000=342857.14(元)
  分配給B產品的固定成本=4800000×1000000/14000000=342857.14(元)
  分配給C產品的固定成本=4400000×1000000/14000000=314285.71(元)
  A產品的保本量=342857.14/(100-60)=8571(件)
  A產品的保本額=8571×100=857100(元)
  B產品的保本量=342857.14/(200-140)=5714(件)
  B產品的保本額=5714×200=1142800(元)
  C產品的保本量=314285.71/(250-140)=2857(件)
  C產品的保本額=2857×250=714250(元)
  (4)順序法
  ①按邊際貢獻率由高到低的順序計算。
  由表可以看出,固定成本全部由C產品來補償,那么企業要想達到保本狀態,C產品的銷售額(量)需達到:
  銷售量=1000000/(250-140)=9091(件)
  銷售額=9091×250=2272750(元)
  當C產品銷售額達到2272750元,即銷售9091件時,企業保本。企業的保本狀態與B、A產品無關。
  (2)按邊際貢獻率由低到高的順序計算。
  由表可以看出,固定成本全部由B產品來補償,那么企業要想達到保本狀態,B產品的銷售額(量)需達到:
  銷售量=1000000/(200-140)=16667(件)
  銷售額=16667×200=3333400(元)
  當B產品銷售額達到3333400元,即銷售16667件時,企業保本。企業的保本狀態與A、C產品無關。
 
  2.某企業只產銷一種產品,保本點銷售量為600件,單價為150元,單位成本為130元,其中單位變動成本為120元。
  要求通過計算回答下列互不相關問題:
  (1)若使本年利潤比上年增長20%,應采取哪些單項措施才能實現目標利潤。并對你提出的各項措施測算其對利潤的敏感系數。
  (2)如果計劃年度保證經營該產品不虧損,應把有關因素的變動控制在什么范圍?
  (3)假設該企業擬實現42000元的目標利潤,可通過降價10%來擴大銷量實現目標利潤,但由于受生產能力的限制,銷售量只能達到所需銷售量的55%,為此,還需在降低單位變動成本上下功夫,但分析人員認為經過努力單位變動成本只能降至110元,因此,還要進一步壓縮固定成本支出。針對上述現狀,會計師應如何去落實目標利潤?
 
  正確答案:
  (1)因為保本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所以上年固定成本=600×(150-120)=18000(元)又因為:上年銷量×(130-120)=18000
  所以:上年銷量=1800(件)
  上年利潤:1800×(150-120)-18000=36000(元)
  本年利潤:36000×(1+20%)=43200(元)采取的單項措施如下:
  提高單價:
  43200=1800×(P-120)-18000P=154元
  降低單位變動成本:
  43200=1800×(150-V)-18000
  V=116元
  提高銷售量:
  43200=Q×(150-120)-18000
  Q=2040件
  降低固定成本:
  43200=1800×(150-120)-F
  F=10800元
  各因素對利潤的敏感系數如下:
  單價的敏感系數:20%/2.67%=7.49
  單位變動成本的敏感系數:
  20%/(-3.33%)=-6.01
  銷量的敏感系數:20%/13.33%=1.5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數:20%/(-40%)=-0.5
  (2)單價的可變范圍:
  0=1800×(P-120)-18000
  P=130元,,即由150元降至130元,降低幅度不超過13.33%。
  單位變動成本的可變范圍:
  0=1800×(150-V)-18000V=140元,,即單位變動成本由120元上升到140元,上升幅度不超過16.67%。
  銷售量的可變范圍:
  0=Q×(150-120)-18000
  Q=600件,,即銷量由1800件降至600件,降低幅度不超過66.67%。固定成本的可變范圍:
  O=1800×(150-120)-F
  F=54000元,,即固定成本由18000元提高到54000元,提高幅度不超過200%。
  (3)降價10%后實現目標利潤所需銷售量Q:
  42000=[150×(1-10%)-120]×Q-18000
  能夠實現的銷售量=4000×55%=2200(件)
  42000=[150×(1-10%)-110]×2200-FF=13000元
  綜上,為實現42000元目標利潤在降低單價10%,使銷量增至2200件,單位變動成本降至110元的同時,還需壓縮固定成本5000元(18000-13000)方可實現目標利潤。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