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16頁
通過對國外評估準則內容的考核,測試考生對國外評估準則的掌握情況,考核考生對國際評估準則結構體系、國際評估準則中市場價值等基本概念、國際評估準則中關于評估方法的論述等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考試基本要求
1.掌握以下內容
掌握國際評估準則中有關市場價值的定義。
2.熟悉以下內容
(1)熟悉國際評估準則中的專業術語;
(2)熟悉國際評估準則中關于評估方法的論述。
3.了解以下內容
(1)了解在國際評估界具有較大影響的評估準則;
(2)了解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的成立背景;
(3)了解國際評估準則的結構體系。
(三}要點內容
1.國際評估準則中基本概念
(1)與資產相關的概念。不動產是指實物形態的土地和附著于土地上的改良物,包括附著于地面或位于地上和地下的附屬物。不動產所有權稱為"不動產權",是指包含在不動產中的各種權利,通常由獨立于不動產實體的所有權證明文件體現,如所有權證書、租約等正式文件。不動產的價值是由其效用即滿足人們需求和欲望的能力創造的。不動產價值取決于不動產的獨特性、長期存在性、地理位置的固定性、土地供應的相對有限性以及特定位置不動產的特殊效用。不動產評估中有許多公認的原則,包括供求原則、競爭原則、替代原則、預期或期望原則、變化原則以及其他原則。
不動產之外的資產在法律上稱為動產,包括不動產之外的所有有形或無形的資產。這些資產不是永久性地附著于不動產,通常具有可移動性。動產所有權稱為"動產權".
財產是個法律概念,包括與所有權有關的各種權利。在資產評估中,使用"財產"概念時,如果未加進一步限定或說明,可以指不動產、動產、企業價值、財務權益中的任一種或全部。
資產在一般意義上往往用來表示不動產和/或動產。在會計術語中,資產是指企業所擁有的、由于過去行為所形成的、可以從中合理預計未來獲取經濟利益的資源。在資產評估中,資產更多地被理解為是基于某項資產的各種權利的排列與組合。
(2)資產評估的經濟概念。資產評估是個經濟概念,即從經濟意義上說,評估師進行評估的對象是資產的所有權或"所有者的權利",而不是有形資產或無形資產本身。
(3)評估中的折舊概念。"折舊"這一術語在評估行業和會計行業中都使用,在實踐中可能會引起評估師、會計師或其他人士的誤解。評估師在資產評估業務中所使用的折舊概念表示從估計的全新重置成本中扣除的任何部分。這些扣除部分(評估中的折舊)依其產生原因可分為實體性損耗、功能性(技術性)陳舊或經濟性(外部環境)貶值。而會計上的"應計折舊"概念是指會計師根據歷史成本原則做出的對資產原始成本的一種攤銷,而并不考慮這種攤銷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折舊在評估和會計上最重要的區別在于,評估中的"應計折舊"應當與市場有關,反映相關的市場狀況;而會計上的"應計折舊"則與會計原則有關,并不反映市場狀況。
(4)市場、成本、價格和價值概念。市場是買方和賣方之間在價格機制作用下就商品和服務進行交易的體系,市場的存在是資產評估能夠得以進行的基礎條件之一。市場意味著買方和賣方能夠在沒有不合理限制的條件下進行商品或服務交易。交易各方都能夠根據供求關系和其他價格確定因素、各方的能力和知識、他們對商品和/或服務效用的理餌以及他們各自的需要、欲望等因素做出合理決策。市場可以是地方市場或國內市場,也可以是國際市場。
成本是與生產相關的概念,是為商品或服務所支付的貨幣數額,或者是生產商品、提供服務所需要的貨幣數額。當商品生產、服務提供完成之后,成本就成為事實(歷史數據)。對于購買者來說,為商品或服務所付出的價格就成為其成本。資產的總成本包括其創建、生產過程中的所有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如果購買方在收購之后叉發生了附加性資本成本,根據成本會計原理這些費用可增加到歷史成本中。但在資產評估中,根據市場對這些支出費用的效用的認可程度,這些費用可能會全部在資產的"市場價值"中反映,也可能不予以反映。
價格是與商品或服務交換相關的概念,表示就某商品或某項服務所要求的、提供的或支付的貨幣數額,反映了商品或服務進行實際交易的貨幣金額。價格是事實,是一個歷史數據,不論其是否公開披露。由于特定買方、賣方的財務實力、動機或特殊興趣不同,他們為商品或服務所付出的價格與其他人對該商品或服務價值的認可意見可能有關系,也可能沒有任何關系。一般情況下,價格反映出在特定條件下特定的買方和/或賣方對商品或服務價值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