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A2型題:每一道考試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關于骶叢的描述,正確的是
A.位于尾骨肌前方
B.分布于盆壁、臀部及會陰
C.其左干延伸為陰部神經
D.由腰骶干和骶尾神經的全部前支組成
E.主要分支為坐骨神經和股后神經
正確答案:D解題思路:骶叢由腰骶干(L4、5)以及全部骶神經和尾神經的前支組成。骶叢位于盆腔內,在骶骨及梨狀肌前面,髂內動脈的后方。骶叢分支分布于盆壁、臀部、會陰、股后部、小腿以及足肌和皮膚。
2.拔管時出現喉痙攣而拔管困難,應采取的措施是
A.馬上加深麻醉,充分供氧,待松弛后再拔
B.帶管回病房,適當時拔出
C.馬上給予肌松藥
D.強行拔出
E.從氣管導管內加入少量局部麻醉藥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馬上加深麻醉,充分供氧,待松弛后再拔,最為妥當。
3.調節(jié)呼吸的外周化學感受器是
A.主動脈體與頸動脈體
B.頸動脈竇
C.延髓
D.游離神經末梢
E.主動脈弓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是調節(jié)呼吸和循環(huán)的重要外周化學感受器,中樞化學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側淺表部位,左右對稱,可以分為頭、中、尾三個區(qū)。
4.關于頸叢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第1~4頸神經前支構成
B.位于胸鎖乳突肌下部的深面
C.C1~3為感覺神經
D.位于中斜角肌起端的后方
E.C4主要為運動神經
正確答案:A解題思路:頸叢(cervicalplexus)由第1~4頸神經的前支構成,位于胸鎖乳突肌上部的深方,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5.顱內壓升高所致的Cushing三聯(lián)征是指
A.頭痛、血壓升高、嘔吐
B.頭痛、血壓升高、心動過緩
C.血壓升高、心動過緩、呼吸深慢
D.頭痛、嘔吐、視盤水腫
E.癲癇、嘔吐、血壓升高
正確答案:C解題思路:顱內壓升高所致的Cushing三聯(lián)征是指血壓升高、心動過緩、呼吸深慢,注意與顱內壓升高"三主征"相區(qū)別。
二、B1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6-8題共用備選答案)
A.1779年
B.1844年
C.1905年
D.1942年
E.1956年
6.首先將氟烷用于臨床的時間是
7.首次將肌松藥筒箭毒用于臨床的時間是
8.首次將氧化亞氮用于拔牙麻醉的時間是
正確答案:6.E,7.D,8.B解題思路:1.氟烷1951年由Sucking合成,1956年Johnston首先用于臨床。
2.第一次將肌松藥筒箭毒用于臨床是1942年,其是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生物堿。
3.氧化亞氮1779年由Priestley合成,1844年Wells用于拔牙麻醉。
(9-12題共用備選答案)
A.感染性休克
B.過敏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神經源性休克
E.低血容量性休克
9.病人消化性潰瘍急性嘔血1400ml,血壓75/50mmHg,休克類型為
10.病人絞窄性腸梗阻,體溫驟升至40℃,寒戰(zhàn),血壓80/60mmHg,休克類型為
11.病人靜脈滴注青霉素后,血壓突然降至70/50mmHg,脈率52次/分,面色蒼白、心悸出冷汗、惡心,休克類型為
12.病人雙股碾壓傷,逐漸腫脹,血壓80/60mmHg,尿量10ml/h,休克類型為
正確答案:9.E,10.A,11.B,12.E解題思路:1.當急性失血超過全身血量的20%時,可導致低血容量休克。
2.嚴重感染特別是革蘭陰性細菌感染常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典型表現為血管阻力下降和心臟充盈減少而心排血量增加,但細胞的供氧不足。
3.過敏后釋放的物質使血液重新分布并直接抑制心臟而引起休克。
4.盡管沒有外出血,但血液或體液大量外滲也可使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不足而出現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