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土地估價師)2000年土地管理基礎與制度

發(fā)布時間:2010-01-14 來源: admin 共9頁

 

一、判斷題(共20小題,題號1~20,每小題1分。請判斷下列說法正確或錯誤,并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涂黑,認為正確的涂“√”,認為錯誤的涂“×”。答題錯誤扣1分,本題總得分最多扣至0分)

1、土地供求關系是指土地經(jīng)濟供給與人們對某些土地用途需求之間的關系。(    )

2、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最低價是指為防止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而實施的最低基準地價。(    )

3、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是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礎。(    )

4、土地位置的固定性決定了土地市場不是實物交易意義上的市場。(    )

5、農(nóng)民宅基地應經(jīng)村委會審查,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審批。(    )

6、兩個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必須共同申請土地登記。(    )

7、出讓土地使用權出租后,承租人必須繼續(xù)履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

8、土地資源是指在一定技術條件和一定時間內(nèi)可為人類利用的土地,因此一定區(qū)域內(nèi)的土地資源就是該區(qū)域內(nèi)的全部土地。(    )

9、國有企業(yè)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的,其土地使用權作價折算的股本額不得低于審核確認的土地使用權作價額。(    )

10、承租人轉讓土地租賃合同的,租賃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給第三人。(    )

11、同一宗地多次抵押時,以收到抵押登記申請先后為序辦理抵押登記和實現(xiàn)抵押權。(    )

12、地下資源、埋藏物、市政公用設施均不屬于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范圍。(    )

13、集體土地依法轉為國有土地后,原集體土地使用者繼續(xù)使用該國有土地的,應當持有關文件申請集體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    )

14、公民個人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繼承。(    )

15、我國農(nóng)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全部屬于農(nóng)民集體所有。(    )

16、土地使用權劃撥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為。(    )

17、未按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和條件進行投資開發(fā)和利用的土地不得出租。(    )

18、土地整理所需費用,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由農(nóng)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承擔。(    )

19、鄉(xiāng)(鎮(zhèn))村企業(yè)用地經(jīng)有批準權的政府批準,并經(jīng)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通過后,由縣級人民政府發(fā)給《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    )

20、耕地占用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占用耕地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nóng)業(yè)建設的單位和個人。(    )

二、單項選擇題(共80題,題號21~100,每題0.5分。每題有“A”、“B”、“C”、“D”四個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答案對應的字母涂黑。選錯不得分、不倒扣分)

21、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chǎn)值的(    )倍。

A、4~6        B、6~10        C、8~10          D、4~7

22、關于農(nóng)用地開發(fā),下列提法中最準確的是(    )。

A、在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指導下,對未利用地通過工程的、生物的或綜合的措施,使其成為可利用農(nóng)地的過程
B、在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指導下,對未利用地通過工程的或綜合的措施,提高土地利用強度的過程
C、在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指導下,對中低產(chǎn)田通過工程的、生物的或綜合的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過程
D、在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指導下,對中低產(chǎn)田通過綜合的措施,使其成為可利用土地的過程

23、按照法律規(guī)定,我國的土地登記發(fā)證工作具體由(    )負責。

A、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
B、土地登記代理事務所
C、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屋管理部門
D、A和B均可

24、把土地資源分為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的依據(jù)是(    )。

A、地形特征      B、利用特征       C、植被特征        D、氣候特征

25、以下土地用途中,不屬于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體系中一級類土地用途的是(    )。

A、耕地          B、牧草地         C、交通用地         D、特殊用地

26、土地的自然供給量是指(    )。

A、地球表面積
B、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
C、適宜于人類生產(chǎn)生活及動植物生長的土地面積
D、除了現(xiàn)有技術條件下無法利用的永久冰蓋地、干旱沙漠地、巖石、沼澤地和高寒地等土地以外的陸地面積

[1]

百分百考試網(wǎng)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