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3頁
十三、質量體系的運行
質量體系文件編制完成后,即應宣布體系進入運行階段。通過運行,檢驗質量體系文件的有效性和協調性,并對暴露出的問題采取改進和糾正措施,修改質量體系文件,亦即邊運行、邊完善。
需要注意的問題:
(1)如實記錄運行中的活動結果,并妥善保存這些記錄,以提供證據;
(2)及時修改文件中的不合適之處。
十四、內部質量審核培訓
(1)通過培訓,掌握內部質量審核的程序、方法及技巧;
(2)可由咨詢機構的人員講授或送外培訓;
(3)參加人員一般為公司主管質量工作的領導、專職的質量管理工作人員及公司的內審員;
(4)培訓時間一般為3~5個工作日。
十五、成立內部質量審核組
由管理者代表挑選經過內部質量審核培訓的人員擔任內審員并正式任命。
十六、制訂、實施內審計劃
1)內審計劃
內審計劃一般由內審組長負責制訂,計劃應包括:審核依據,審核范圍,審核時間,審核組長及成員。
2)內審的實施
(1)內審應按計劃實施,并保存相應的審核記錄及審核報告,及時跟蹤審核中發現的不合格的情況并予以糾正;
(2)在管理評審前至少應對質量體系進行一次全面的內審。
十七、管理評審
在體系正式的認證審核前,管理者代表應協助最高管理者至少進行一次管理評審,評審應按體系文件的規定進行,并注意評審活動記錄的妥善保存。
十八、申請認證
在選擇認證機構時,一般應考慮以下幾點:客戶要求,認證機構的認證范圍和證書的有效性,原則上就近就便,費用(一般包括認證費用、食宿、交通費用、監督審核費用等),其他因素。
十九、模擬審核或預審
為了減少認證的風險(可能存在一次認證不能通過的問題),在由第三方認證機構正式審核之前,可以根據需要,由內審組或咨詢機構對質量體系進行一次模擬審核或向選定的認證機構申請進行預審。
二十、正式審核
正式審核一般由認證機構擬定審核計劃并經申請單位確認后進行。
二十一、證書
正式審核通過后,認證機構一般會在4~8周內頒發認證證書。
二十二、監督審核
在證書有效期內,認證機構的監督審核是不定期的,一般是一年兩次,每次監督審核的范圍一般是質量體系的某些要素而非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