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9頁
4.5.3.3 比選建設規模在多方案比較后
①初可研階段,應提出項目建設(生產)規模的傾向意見;
②可研階段,應進一步研究建設規模問題,驗證推薦方案的合理性,并在可研報告中列出多方案比較的資料。
4.6 生產工藝技術方案設計
4.6.1生產工藝技術方案設計的內容
1. 生產工藝的選擇包括:
①搜集相關資料;
②分析生產工藝發展趨勢;
③項目的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的適應性;
④生產工藝的可得性;
⑤擬采用的生產工藝是否符合節能和清潔生產要求。
通過綜合利用,力求物耗、能耗低、廢棄物少,資源綜合利用率高。
2.生產流程的選擇包括:
①對產品質量的保證程度;
②各工序間是否合理銜接、通暢、簡捷;
③物料消耗定額;
④工藝參數是否安排合理。
3.主要生產裝置和設備的選擇包括:
①比選各設備方案對建設規模的滿足程度,對產品質量和生產工藝要求的保證程度;
②設備使用壽命;
③物料消耗指標;
④操作要求;
⑤備品備件保證程度;
⑥安裝試車技術服務;
⑦所需的設備投資;
選擇與生產工藝相匹配,滿足生產能力要求的最高效能的設備。
4.研究工藝參數和進行物料衡算
①工藝參數應具有先進性、可實行性;
②質量守恒定律是物料衡算的基礎;
③可研階段需要對每個生產過程的物料量進行初步衡算,初步設計階段進行詳細物料衡算。
5.開展能量衡算,提出公用工程用量
①公用工程用量計算是將生產過程中所需的水、汽、電、熱、壓縮空氣、真空等用量,通過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方法計算出來;
②能量守恒定律是能量衡算的基礎;
③公用工程的耗用量是評價項目建設方案設計的技術經濟指標之一,也是各公用工程專業進行建設方案設計的依據,一般在進行物料衡算和主要工藝設備計算之后進行。
4.6.2 主要設備選型的原則、要求、約束條件和深度
4.6.2.1主要設備選型的原則技術先進、可靠和經濟合理。
4.6.2.2主要設備選型的要求
1.與項目的建設規模、產品方案及工藝技術方案相適應,獲得最大出力;
2.適應產品品種和質量的要求;
3.提高連續化、大型化程度,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
4.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滿足環保要求;
5.符合政府或專門機構的技術標準要求;
6.在保證機械功能的前提下,力求經濟合理;
7.主要設備和輔助設備之間要配套。
4.6.2.3主要設備選型的約束條件
1.基礎設施條件約束;
2.投資和外匯約束;
3.人才限制;
4.設備維修條件和設施的約束;
5.引進設備同國產配套設備的適應及銜接;
6.有關政策約束。
4.6.2.4主要設備選型的工作深度
1.提出所需主要設備的規格、型號和數量;
2.對國、內外制造商調查和初步詢價,提出設備來源和設備費方案;
3.擬引進國外設備時,應提出設備供應方式;
4.選用超大、超重、超高設備,應提出相應的運輸和安裝技術措施方案;
5.利用和改造原有設備的,應提出改造方案,并分析改造效果;
6.經設備比選后,提出推薦方案,并編制主要設備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