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9頁
4.6.3 生產工藝技術選擇的原則
1.先進性和前瞻性主要體現在:產品質量性能,工藝水平,裝備水平等方面。
2.適用性主要體現在:同項目的生產能力相匹配;與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設備、員工素質、管理水平及環保要求相適應等方面。
3.可靠性技術必須成熟、可靠。
4.經濟合理性主要體現在:工藝流程、設備配置、生產線能力、自動化程度、專業化協作要合理;工序要緊湊、均衡、協調;物品運輸距離要短;同一生產線應進行多層次、多品種、多方法的加工,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方面。
5.確認知識產權專利技術:應注意其使用范圍和有效期限;專有技術轉讓應具備兩個條件:
①必須具有實際應用的經驗,是成熟和完整的技術;
4.6.4 工藝技術轉讓的形式和方法
1.工藝許可證交易
2.工藝的購買
3.許可證持有者參與合資經營,分享所有權
4.6.5 生產工藝技術方案比選
1. 比選的目的 通過多方案比較確定生產工藝技術,并據此確定原料路線、工藝流程和主要設備。
2. 比選的內容 主要包括:技術、安全和環保、配套、操作穩定性、費用和效益等。
3. 比選的程序 先比選技術和工藝流程(有些行業還要比選原料路線),再比選主要設備和自控方案。
4. 比選的方法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
4.6.6 自控方案設計
1. 自控方案設計的目的 為保證工藝生產正常運行,降低資源消耗,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勞動條件,對生產過程的主要參數進行監控;
2. 自控方案設計的原則 “方案合理、技術先進、運行可靠、操作方便”
3. 自控方案設計的核心 保證控制的可靠性。
4. 自控方案中各相關內容的選擇
①系統選擇:常規儀表控制系統、分散型控制系統、可編程序控制系統;
②儀表選擇4.7 項目選址4.7.1項目選址應考慮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②經濟技術因素;③運輸和地理位置因素;④社會、政治、當地管理機構及合作伙伴因素。
4.7.2 項目選址的原則
1.符合國家、地區和城鄉建設規劃的要求;
2.滿足項目對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供應、生產工藝、營銷的要求;
3.節約和效益的原則,盡力做到降低投資、節省運費、減少成本、提高利潤;
4.安全的原則,防洪、防震、防地質災害、戰爭災害;
5.節約項目用地,盡量不占或少占農田;
6.注意環保,以人為本,減少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
7.實事求是的原則,調查研究多個場址,進行科學分析和比選。
4.7.3 項目選址的要求 (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區域位置
2.場(廠)址面積
3.地形、地貌和地質
4.交通運輸5.原材料供應
6.給水排水
7.動力供應
8.工程與水文地質
9.氣象
10.協作條件
11.環境影響
12.人力資源
13.施工條件
14.場地價格
4.7.3 項目選址的比選
4.7.3.1 場(廠)址比選的內容
1.工程技術條件
2.投資費用
3.運營費用
4.專題比選 包括運輸費用比選、投入物方案比選、靠近原料產地或市場的比選、供水和排污方案比選、動力方案比選、人力資源比選、土地使用條件和費用的比較。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