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4 共9頁
4.7.3.2 場(廠)址比選的方法
①評分比選法;②費用比選法;③凈現值和差額內部收益率法。
4.7.4 項目選址報告的主要內容(略)
初可研階段,應組織多專業聯合工作組,調研分析多個場(廠)址,提出場(廠)址預選意見;可研階段,應逐一落實各項建設條件,深化選址的技術經濟分析,提出場(廠)址推選意見。
4.8 原材料與燃料供應
4.8.1 原材料供應方案
4.8.1.1 原材料的品種、質量和數量
1.原材料的質量、性能 應根據產品方案和工藝技術方案確定。
2.原材料需求量 根據產品方案、建設規模以及物料消耗定額計算出各種物料的年消耗量;由生產周期、生產批量、采購運輸條件等,進一步計算出作為生產物流方案依據的經常儲備量、保險儲備量、季節儲備量和物料總儲備量。
4.8.1.2 來源與方式
1.供應地區 確定采購地區、供貨企業及供貨方案。
2.供應方式 可選①市場采購、②投資建立原料基地、③投資供貨企業擴大生產能力等方式。
3.價格比選 根據市場及價格預測,調查和計算主要原材料的出廠價、到廠價、進口貨物到岸價及關稅、費等,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比選。
4.大宗和關鍵原材料供應 調查主要供應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并在可研階段簽訂供貨意向書。
4.8.1.3 運輸方案在符合政府發布的安全規范要求,考慮物料形態、運輸距離、包裝方式、存儲要求、運輸費用、物料運輸所需設備設施、社會運輸能力、特殊物料運輸要求等因素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運輸方案。并在可研階段簽訂運輸意向書。
4.8.2 燃料供應方案
4.8.2.1 燃料的品種、質量和數量
1. 燃料的質量、性能 應根據產品方案和工藝技術方案確定。
2. 燃料需求量 根據建設規模以及燃料消耗定額計算出所需燃料的年消耗量。
4.8.2.2 來源與方式
1.供應地區 確定采購地區、供貨企業及供貨方案。
2.價格比選 根據市場及價格預測,調查和計算主要燃料的價格,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比選。
3.供應方式 與原材料類似。
4.大宗燃料供應 調查主要供應商的生產經營情況,并在可研階段與其簽訂意向書。
4.8.1.3 運輸方案在符合政府發布的安全規范要求,考慮燃料形態、運輸距離、存儲要求、運輸費用、特殊運輸要求等因素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運輸方案。并在可研階段與其簽訂運輸意向書。
4.9 總圖運輸、公用與輔助工程及廠外配套工程
4.9.1 總圖運輸方案設計
4.9.1.1總圖運輸方案設計的影響因素
①外部因素;②生產因素;③管理及生活因素;④自然因素;⑤交通因素;⑥安全因素;⑦環境因素;⑧用地因素
4.9.1.2總圖運輸方案設計的內容
1.平面布置;2.豎向布置;3.管線綜合布置;4.廠區運輸;5.廠區道路;6.綠化布置;7.技術經濟指標;8. 總圖運輸方案比選
4.9.2 公用與輔助工程方案設計
4.9.2.1 給水、排水工程與消防
1.水源與水處理包括:供水水源的選擇與給水處理兩部分。
2.給水系統根據工藝生產對水質的要求不同分為:生產、生活、消防(低壓)給水系統,軟水給水系統,脫鹽給水系統,冷凍給水系統,循環冷卻給水系統,專用消防(高壓)給水系統。
3.排水系統分為:清潔廢水系統,生活污水系統,雨水排水系統。
4.消防系統包括:是否設置消防車站,選擇引水方式,選擇消火栓的類別,確定消防水池的容量。
4.9.2.2 供電與通信工程
1.供電電源大型聯合企業用電量大,或建廠地區電力系統容量有限,或受供電距離限制,不能從電力系統取得電源時,經有關部門的統一規劃可自建電廠。
2.供電系統可選10KV或6KV(企業用電量不大);35KV(用電量較大或供電距離較長);35KV或110KV(用電量較大,一般設置總變電所)。
3.配電系統包括:確定配電電壓(6KV或10KV);選擇配電系統結線(樹干式、放射式);線路結構設計(電纜或架空);車間變電所設計(原則是合理分散,盡可能接近負荷中心)。
4.動力與配線包括:動力部分和低壓配電系統部分。
5.照明包括: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照明方式分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
6.通信企業一般設置兩種電信設施:行政管理電話(用于企業對內對外聯系);生產調度電話(用于生產調度人員了解生產情況進行指揮調度)。
4.9.2.3 供熱工程
1.熱源的選擇一般由熱電站或自備鍋爐房供給(最少配置2臺鍋爐)。
2.供熱管道應與總圖規劃統籌考慮,力求短捷。管道敷設方式有:架空敷設、地溝敷設、沿地敷設。
3.熱力站位置應靠近負荷中心,并便于與鍋爐房的管道連接。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