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25 共1頁
一、多項選擇題 |
(1-4題共用題干) |
(2007年)(注冊會計師負責對己公司20×7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測試己公司內部控制時,(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
1.下列與控制測試有關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
2.在確定控制測試的范圍時,(注冊會計師通常考慮的因素有( )。 |
3.假設(注冊會計師對2007年1~10月己公司某項控制的運行有效性進行了測試。為了得出該項控制在2007年度是否均運行有效的結論,(注冊會計師可以實施的審計程序有( )。 |
4.己公司某項應用控制由計算機自動執行,且在2007年度未發生變化。(注冊會計師測試該項控制在2007年度運行有效性時,正確的做法有( )。 |
正確答案:1.ABCD;2.BCD;3.ABCD;4.ABD 解題思路:控制設計不合理,則不必實施控制測試,但是了解內控是必須的。 |
|
(5-5題共用題干) |
(2008年)C注冊會計師負責對丙公司2008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識別、評估和應對特別風險時,C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
5.在針對特別風險計劃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時,C注冊會計師可能采取的做法有( )。 |
正確答案:5.AB 解題思路:如果針對特別風險僅實施實質性程序,注冊會計師應當使用細節測試,或將細節測試和實質性分析程序結合使用,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作此規定的考慮是,為應對特別風險需要獲取具有高度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審計證據,僅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不足以獲取有關特別風險的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
|
二、判斷題(每題1分,請判斷每題的表述是否正確,每題判斷正確的,得1分;每題判斷錯誤的,倒扣1分;不答題既不得分,也不扣分。扣分最多扣至本題型零分為止) |
6.(2007年)注冊會計師設計和實施的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范圍,應當與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風險具有明確的對應關系。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包括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因此,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應當與評估的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具備明確的對應關系。(根據2006年考題改編)1注冊會計師就財務報表審計中如何了解、測試和評價內部控制提出以下觀點,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
|
7.(2008年)對于一項自動化的應用控制,注冊會計師可以利用該項控制得以執行的審計證據和信息技術一般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作為支持該項控制在相關期間運行有效性的重要審計證據。 |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對于一項自動化的應用控制,由于信息技術處理過程的內在一貫性,注冊會計師可以利用該項控制得以執行的審計證據和信息技術一般控制(特別是對系統變動的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作為支持該項控制在相關期間運行有效性的重要審計證據。 |
|
8.如果被審計單位已聘請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內部控制進行專項審核,并獲得了”內部控制是有效的”審核結論,注冊會計師可以據此相應減少財務報表審計的實質性程序。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內部控制的審核和財務報表審計屬于不同的鑒證業務,其目標不同。注冊會汁師只有根據對特定認定的相關控制進行評價后才能確定是否減少實質性程序。 |
|
9.如果不擬依賴內部控制,注冊會計師就無需對內部控制進行了解、測試和評價。 |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不管是否依賴內部控制,注冊會計師都需要對內部控制進行了解。 |
|
10.無論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結果如何,注冊會計師都應當針對所有重大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實施實質性程序。 |
正確答案:A |
|
三、綜合題 |
11.(2008年)Y注冊會計師負責對X公司2008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X公司主要從事A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無明顯產銷淡旺季。產品銷售采用賒銷方式,正常信用期為20天。 在A產品生產成本中,a原材料成本占重大比重。a原材料在20×8年的年初、年末庫存均為零。A產品的發出計價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 資料二:2008年度,X公司所處行業的統計資料顯示,生產A產品所需a原材料主要依賴進口,匯率因素導致a原材料采購成本大幅上漲;替代產品面市使A產品的市場需求減少,市場競爭激烈,導致銷售價格明顯下跌。 資料三:X公司2008年度未經審計財務報表及替代產品面市使A產品的市場需求減少,市場相關賬戶記錄反映:競爭激烈,導致銷售價格明顯下跌。 (1)A產品20×7年度和2008年度的銷售記錄 ![]() (2)A產品20×8年度收發記錄 ![]() (3)與銷售A產品相關的應收賬款變動記錄 ![]() 要求:(1)根據上述資料,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運用分析程序識別X公司2008年度財務報表是否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并列示分析過程和分析結果。 (2)在要求(1)的基礎上,如果X公司2008年度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風險,指出重大錯報風險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的哪些認定相關,并將答案直接填入答題卷第8頁的相應表格內。 (3)假定X公司存在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作為審計項目組負責人,Y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采取哪些總體應對措施。 (4)假定評估的X公司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屬于高風險水平,指出Y注冊會計師擬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的總體方案通常更傾向于何種方案。 (5)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在選擇進一步審計程序時,Y注冊會計師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提高審計程序的不可預見性。 (6)假定X公司2008年度財務報表存在舞弊導致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Y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采用哪些方式予以應對。 (7)根據上述資料,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在審計X公司2008年度財務報表時,如果對銷售實施截止測試,Y注冊會計師應當以檢查何種文件記錄為起點安排審計路徑,并簡要說明理由。 |
正確答案: (1)根據下列分析程序表明,X公司2008年度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風險。 ①分析A產品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毛利率的變動: 2007年度已審數中A產品的毛利率=(40000-34000)/40000=15%,但是20×8年度未審數A產品的毛利率=(50000-40000)/50000=20%,毛利率增長了5個百分點;20×8年與20×7年相比,A產品的營業收入增長10000萬元(50000-40000),銷售數量增長100噸(9130-800),銷售單價上升5.56萬元/噸(50000/900-40000/800)。但是根據資料二顯示”替代產品面市使A產品的市場需求減少,市場競爭激烈,導致銷售價格明顯下跌”,所以很可能存在虛增收入的情況。 ②分析應收賬款變動情況:從”與銷售A產品相關的應收賬款變動記錄”中可以看出2008年12月9日賒銷產生的應收賬款在2009年1月31日都沒有收回,但是”產品銷售采用賒銷方式,正常信用期為20天”,所以應收賬款很可能存在壞賬計提不足等重大錯報風險或虛構收入的情況。 ③分析產品成本變動情況:因為匯率因素導致a原材料采購成本大幅上漲,將會導致A產品的成本上升,但是從2008年度收發記錄中可以看出A產品2008年的入庫單價卻逐步下降,很可能表明存貨成本存在重大錯報風險。 (2) ![]() (3)如果X公司存在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應該實施的總體應對措施: ①向項目組強調在收集和評價審計證據過程中保持職業懷疑態度的必要性。針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應收賬款、存貨等業務和賬項時對多計虛計收入、少計或不計成本、虛構應收賬款等要保持高度懷疑態度。 ②分派項目組內更有經驗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審計人員,或利用專家的工作。 ③提供更多的督導。 ④在選擇進一步審計程序時,應當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層預見或事先了解。 ⑤對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作出總體修改。 (4)如果評估的X公司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屬于高風險水平,則Y注冊會計師擬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的總體方案通常更傾向于實質性方案。 (5)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在選擇進一步審計程序時,Y注冊會計師可以通過下列方式提高審計程序的不可預見性: ①對某些以前未測試的低于設定的重要性水平或風險較小的賬戶余額和認定實施實質性程序。 ②調整實施審計程序的時間,使其超出被審計單位的預期。 ③采取不同的審計抽樣方法,使當年抽取的測試樣本與以前有所不同。 ④選取不同的地點實施審計程序,或預先不告知被審計單位所選定的測試地點。 (6)如果X公司2008年度財務報表存在舞弊導致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Y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采用下列方式予以應對: ①改變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以獲取更為可靠、相關的審計證據,或獲取其他佐證性信息,包括更加重視實地觀察或檢查,在實施函證程序時改變常規函證內容,詢問被審計單位的非財務人員等。 ②改變實質性生程序的時間,包括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實施實質性程序,或針對本期較早時間發生的交易事項或貫穿于整個本期的交易事項實施測試。 ③改變審計程序的范圍,包括擴大樣本規模,采用更詳細的數據實施分析程序等。 (7)對銷售實施截止測試,Y注冊會計師應當以賬簿記錄為起點。從資產負債表日前后若干天的賬簿記錄查至記賬憑證,檢查發票存根與發運憑證,目的是證實已入賬收入是否在同一期間已開具發票并發貨,有助于發現多計虛列營業收入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