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09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真題及答案(新)

發布時間:2012-10-17 共1頁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型共6大題,20小題,每小題l分,本題型共20分。每小題只 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在答題卡 相應位置上用28鉛筆填涂相應的答案代碼。答案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一)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運用重要性水平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1.在理解重要性概念時,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    )。
  A.重要性取決于在具體環境下對錯報金額和性質的判斷
  B.如果一項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則該項錯報是重大的
  C.判斷一項錯報對財務報表是否重大,應當考慮對個別特定財務報表使用者產生的影響
  D.較小金額錯報的累計結果,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答案】C
【解析】教材p165-166  
 
2.在確定重要性水平時,下列各項中通常不宜作為計算重要性水平基準的是(    )。
  A.持續經營產生的利潤    B.非經常性收益
  C.資產總額                     D.營業收入
【答案】B
【解析】教材p170
 
3.使用重要性水平,可能無助于實現下列目的的是(    )。
  A.確定風險評估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
  B.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C.確定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
  D.確定重大不確定事項發生的可能性
【答案】D
【解析】教材P165,P170。
 
    (二)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確定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4.在確定審計證據的數量時,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    )。
  A.錯報風險越大,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多
  B.審計證據質量越高,需要的審計證據可能越少
  C.審計證據的質量存在缺陷,可能無法通過獲取更多的審計證據予以彌補
  D.通過調高重要性水平,可以降低所需獲取的審計證據的數量
【答案】D
【解析】教材P181,教材P183,教材P172。 
 
5.在確定審計證據的相關性時,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    )。
  A.特定的審計程序可能只為某些認定提供相關的審計證據,而與其他認定無關
  B.針對某項認定從不同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存在矛盾,表明審計證據不存在說服力
  C.只與特定認定相關的審計證據并不能替代與其他認定相關的審計證據
  D.針對同一項認定可以從不同來源獲取審計證據或獲取不同性質的審計證據
【答案】B
【解析】教材P181~184
 
6.在確定審計證據的可靠性時,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    )。
  A.以電子形式存在的審計證據比口頭形式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B.從外部獨立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其他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C.從復印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傳真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D.直接獲取的審計證據比推論得出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答案】C
【解析】教材p182
 
   (三)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了解內部控制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7.職責分離要求將不相容的職責分配給不同員工。下列職責分離做法中正確的是    (    )。
    A.交易授權、交易執行、交易付款分離
    B.交易授權、交易記錄、資產保管分離
    C.資產保管、交易執行、交易報告分離
    D.交易授權、交易付款、交易記錄分離
【答案】B
【解析】教材p311第二段。
 
8.持續監督活動應當貫穿于日常經營活動與常規管理工作。下列活動中屬于持續監督  活動的是(    )。
  A.審計委員會定期了解財務數據
  B.相應級別的員工復核采購業務流程中控制的執行情況
  C.注冊會計師對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
  D.內部審計人員對控制實施風險評估
【答案】B
【解析】教材p312第二段。
 
9.在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內部控制要素的是(    )。
  A.控制風險    B.控制活動      C.對控制的監督    D.控制環境
【答案】A
【解析】教材p296。
 
10.在確定控制活動是否能夠防止或發現并糾正重大錯報時,下列審計程序中可能無法  實現這一目的的是(    )。
  A.詢問員工執行控制活動的情況    B.使用高度匯總的數據實施分析程序
  C.觀察員工執行的控制活動           D.檢查文件和記錄
【答案】B
【解析】教材p299第一段。
 
    (四)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x8年度財務報表。在考慮利用專家的工作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僨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11.在確定是否需要利用專家的工作時,A注冊會計師通常不需考慮的因素是(    )。
  A.審計項目組成員對所涉及事項具有的知識和經驗
  B.根據所涉及事項的性質、復雜程度和重要性確定的重大錯報風險
  C.出具審計報告的時間要求
  D.預期獲取的其他審計證據的數量和質量
【答案】C
【解析】教材P567的(二)。
 
12.在計劃利用專家的工作時,A注冊會計師通常不需考慮的因素是(    )。
  A.專家的專業勝任能力            B.專家的客觀性
  C.專家在特定領域的聲望和經驗    D.專家的會計審計知識
【答案】D
【解析】教材P566~567。
 
13.在將專家工作結果作為審計證據時,A注冊會計師通常不需考慮的因素是(    )。
  A.專家的工作范圍是否適當
  B.專家的工作結果是否在財務報表中得到適當反映或支持相關認定
  C.是否在審計報告中披露專家工作結果
  D.專家使用的數據、假設和方法的合理性
【答案】C
【解析】教材P566的第三段。
   
   (五)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考慮甲公司運用持續經營假設的適當性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14.在確定管理層評估持續經營能力的適當性時,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管理層評估持續經營能力的期間不得少于自資產負債表日起的6個月
    B.如果甲公司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外部資金支持,管理層無須針對持續經營能力做出評估
    C.如果存在超出評估期間但可能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疑慮的事項,管理層沒有義務確定其潛在的影響
    D.管理層對持續經營能力做出評估時考慮的信息,應當包括A注冊會計師實施審計程序獲取的信息
【答案】D
【解析】教材P611倒數第七行。
 
15.在下列事項中,最可能引起A注冊會計師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疑慮的是(    )。
  A.難以獲得開發必要新產品所需資金     B.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負數
  C.以股票股利替代現金股利             D.存在重大關聯方交易
【答案】A
【解析】教材P608。
 
16.在下列審計程序中,最有助于A注冊會計師識別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和情況的是(    )。
  A.檢查重要資產所有權文件,證實是否將資產作為抵押品
  B.向甲公司的律師函證,,確認因對外巨額擔保等或有事項引發的或有負債
  C.將折舊政策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進行比較,確認折舊政策是否合理
  D.檢查銀行存款余額對賬單和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確認銀行存款是否存在
【答案】B
【解析】教材P609倒數第四段“12”
 
17.在管理層提出的下列應對計劃中,最有可能緩解A注冊會計師對持續經營能力的重大疑慮的是(    )。
  A.建設新產品生產線,提高生產能力
  B.以低于市場的價格購買已租入的設備
  c.計劃出售部分固定資產
  D.將經營租賃固定資產轉換為融資租賃固定資產
【答案】C
【解析】教材P612倒數第一段
 
    (六)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審計期后事項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18.在下列審計程序中,A注冊會計師最有可能獲取期后事項審計證據的是(    )。
    A.調查期后發生的長期負債的變化
    B.重新計算在期后處置的固定資產的折舊費
    C.確定期后人工費用率的變化是否已被授權
    D.詢問在資產負債表日前記錄但在期后支付的預計負債
【答案】D
【解析】教材P622倒數第四段“(6)”
 
19.在向管理層詢問可能影響財務報表的期后事項時,下列事項中不相關的是(    )。
  A.是否發生新的擔保
  B.是否發生重要人事變動
  C.是否簽訂或計劃簽訂合并或清算協議
  D.是否計劃發行新的債券
【答案】B
【解析】教材P622
 
20.關于A注冊會計師對期后事項的責任,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    )。
  A.有責任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以確定截至審計報告日發生的期后事項是否均已得到識別
  B.在審計報告日后,沒有責任針對財務報表實施審計程序
  C.在審計報告日后至財務報表報出日前,如果知悉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事實,有責任采取措施
  D.在財務報表報出后,如果知悉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事實,沒有責任采取措施
【答案】D
【解析】教材P624第六段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型共6大題,20小題,每小題l分,本題型共20分。每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用28鉛筆填涂相應的答案代碼。每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一)A注冊會計師接受委托,對甲公司提供鑒證業務。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1.在確定鑒證標準是否適當時,A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的因素有(    )。
  A.中立性    B.完整性     C.相關性    D.客觀性
【答案】ABC
【解析】教材P54,輕二P38單選第10題的變形。
 
2.A注冊會計師無法將鑒證業務風險降至零,其主要限制因素有(    )。
  A.內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B.在獲取和評價證據以及由此得出結論時涉及大量判斷
  C.選擇性測試方法的運用
  D.鑒證對象的特殊性
【答案】ABCD
【解析】教材P58-59,輕一P44簡答題第3題。
 
 
3.下列各項中,影響A注冊會計師可獲取證據的數量和質量的因素有(    )
  A.鑒證對象和鑒證對象信息的特征
  B.與鑒證業務相關的資料的可獲得性
  C.客觀環境或甲公司管理層是否施加限制
  D.A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
【答案】ABC
【解析】教材P59。
 
    (二)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編制和歸整審計工作底稿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4.編制的審計工作底稿應當使未曾接觸該項審計工作的有經驗的專業人士清楚了解審計程序、審計證據和重大審計結論。下列條件中,有經驗的專業人士應當具備的有 (    )。
  A.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和審計準則的規定
  B.在會計師事務所長期從事審計工作
  C.了解與甲公司所處行業相關的會計和審計問題
  D.了解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過程
【答案】ACD
【解析】教材P265。
 
5.在確定審計工作底稿的格式、內容和范圍時,A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的主要因素有 (    )。
    A.編制審計工作底稿使用的文字     B.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
   C.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                    D.已獲取審計證據的重要程度
【答案】CD
【解析】教材P267,輕一P161簡答第4題。
 
6.在編制重大事項概要時,下列內容中屬于重大事項的有(    )。
  A.重大關聯方交易
  B.異常或超出正常經營過程的重大交易
  C.導致A注冊會計師難以實施必要審計程序的情形
  D.導致A注冊會計師出具非標準審計報告的事項
【答案】ABCD
【解析】教材P269,與輕二P143多選第5題考核的知識點相同
 
7.在歸整或保存審計工作底稿時,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如果未能完成審計業務,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為審計業務中止日后的60天內
  B.在審計報告日后將審計工作底稿歸整為最終審計工作檔案是審計工作的組成部分,可能涉及實施新的審計程序或得出新的審計結論
  C.在完成最終審計檔案的歸整工作后,不得修改現有審計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審計工作底稿
  D.如果A注冊會計師未能完成審計業務,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自審計業務中止日起,對審計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答案】:AD
【解析】:教材P274。
 
    (三)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設計和實施控制測試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8.在測試內部控制的運行有效性時,A注冊會計師應當獲取的審計證據有(    )。
  A.控制是否存在
  B.控制在所審計期間不同時點是如何運行的
  C.控制是否得到一貫執行
  D.控制由誰執行
【答案】:BCD
【解析】:教材P341,輕一P197多選題第8題。
 
9.在確定控制測試的性質時,A注冊會計師正確的做法有(    )。
  A.當擬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以控制測試為主時,應當獲取有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的更高的保證水平
  B.根據特定控制的性質選擇所需實施審計程序的類型
  C.詢問本身不足以測試控制運行的有效性,應當與其他審計程序結合使用
  D.考慮測試與認定直接相關和間接相關的控制
【答案】:ABCD
【解析】:教材P343-344
 
10.在確定控制測試的范圍時,A注冊會計師正確的做法有(    )。
    A.在風險評估時對控制運行有效性的擬信賴程度較高,通常應當考慮擴大實施控制測試的范圍
    B.如果控制的預期偏差率較高,通常應當考慮擴大實施控制測試的范圍
    C.對于一項持續有效運行的自動化控制,通常應當考慮擴大實施控制測試的范圍
    D.如果擬信賴控制運行有效性的時間長度較長,通常應當考慮擴大實施控制測試的范圍
【答案】:ABD
【解析】:教材P348-349,輕一P197多選第3題考核知識點相同。
 
    (四)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考慮設計和實施審計程序以發現管理層舞弊行為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情形,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11.甲公司在進行會計處理時存在下列情形,其中屬于舞弊行為的有(    )。
    A.不恰當地調整會計估計所依據的假設及改變原先做出的判斷
    B.由于疏忽和誤解有關事實而做出不恰當的會計估計
    c.故意推遲確認報告期內發生的交易或事項
    D.濫用或隨意變更會計政策
【答案】ACD
【解析】教材P512 
 
12.在下列情形中,可能表明管理層存在舞弊動機或壓力的有(    )。
  A.競爭激烈或市場飽和,主營業務利潤率不斷下降
  B.需要大量舉債才能滿足研究開發支出的需求,以保持競爭力
  C.從事重大、異常或高度復雜的交易
  D.盈利能力或財務狀況必須滿足債務協議規定的條件
【答案】ABD
【解析】教材P504表21-1
 
13.在下列情形中,可能表明管理層存在舞弊借口的有(    )。
  A.對A注冊會計師施加限制,使其難以接觸某些人員
  B.管理層沒有及時糾正已發現的內部控制重大缺陷
  C.管理層過分強調保持或提高公司股票價格或盈利水平
  D.高層管理人員、法律顧問或治理層頻繁變更
【答案】ABC
【解析】教材P506表21-1
 
    (五)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考慮與治理層溝通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14.在確定與甲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哪些適當人員溝通時,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有
    (    )。
    A.如果甲公司設有審計委員會或監事會,應當著重與審計委員會或監事會溝通
    B.如果甲公司是集團的組成部分,溝通的對象除了包括甲公司的治理層,還可能
    包括集團治理層
    C.在與甲公司治理層溝通前,不應先與甲公司內部審計人員溝通
    D.在與甲公司治理層溝通前,應當先與甲公司管理層溝通
【答案】AB
【解析】教材P528
 
 
15.在與治理層溝通A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時,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A注冊會計師應當就其責任直接與治理層溝通
    B.A注冊會計師承擔對財務報表審計的責任可以減輕治理層的責任
    C.A注冊會計師應當和治理層溝通與其履行對財務報告過程監督職責相關的重大事項
    D。A注冊會計師通常不專門為識別與治理層溝通的補充事項設計程序
【答案】ACD
【解析】教材P529~530.
 
16.在與治理層溝通計劃的審計范圍和時間時,通常包括的內容有(    )。
  A.具體審計計劃
  B.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C.對與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采取的方案
  D.如何應對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
【答案】CD
【解析】教材P531
 
17.在確定與治理層溝通的時間時,A注冊會計師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有(    )。
  A.對于計劃事項的溝通,可以隨同對業務約定條款的協商一并進行
  B.對于審計中遇到的重大困難,應當盡快予以溝通
  C.對于注意到的內部控制設計或執行中的重大缺陷,應當在審計結束后以管理建議書形式溝通
  D.對于審計中發現的與財務報表相關的事項,應當在最終完成審計工作前溝通
【答案】ABD
【解析】教材P542
 
    (六)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在運用分析程序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18.下列關于分析程序的用法中,正確的有(    )。
  A.將分析程序用作風險評估程序
  B.將分析程序用作實質性程序
  C.將分析程序用作控制測試程序
  D.將分析程序用作對財務報表進行總體復核的程序    .
【答案】ABD
【解析】教材P194.
 
19.在確定實質性分析程序對特定認定的適用性時,A注冊會計師通常考慮的因素有(    )。
    A.在一段時期內是否存在可預期關系的大量交易
    B.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
    C.針對同一認定的細節測試
    D.數據之間是否存在穩定的可預期關系
【答案】BC
【解析】教材P196.
 
20.在確定已記錄金額和預期值之間可接受的差異額時,可能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
    A.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及相關認定的重要性和計劃的保證水平
    B.通過降低可接受的差異額應對重大錯報風險的可能性
    C.在期中測試后是否還要針對剩余期間測試
    D.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的可分解程度
【答案】ABC
【解析】教材P198
三、簡答題(本題型共5小題。其中第1小題可以選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中文解答,最高得分為6分;如使用英文解答,該小題須全部使用英文,最高得分為11分。第2小題至第5小題每小題6分。本題型最高得分為35分。在答題卷上解答,答在試題卷上無效。)
1.ABC會計師事務所正在制訂業務質量控制制度,經過領導層集體研究,確立了下列重大質量控制制度:(1)合伙人的晉升與考核以業務量為主要考核指標,同時考慮遵循質量控制制度和職業道德規范的情況;(2)對員工介紹的客戶,由員工所在部門經理根據收費的高低自行決定是否承接;(3)所有審計工作底稿應當在業務完成后90日內整理歸檔;(4)由于尚未取得上市公司審計資格,不予執行項目質量控制復核制度;(5)無論審計項目組內部的分歧是否得到解決,審計項目組必須保證按時出具審計報告;(6)以每3年為一個周期,選取已完成業務進行檢查,檢查對象為當年度考核等級位列后3名的項目負責人。
要求:
針對上述(1)至(6)項,分別指出ABC會計師事務所可能違反質量控制準則的情形,并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
(1)違反,表現在“合伙人的晉升與考核以業務量為主要考核指標”。
理由:會計師事務所在業績評價過程中要貫徹以質量為導向,使員工充分了解提高業務質量和遵守職業道德規范是晉升的主要途徑,而不是以業務量為主要考核指標。(教材P70的第7段)
(2)違反,表現在“由員工所在部門經理根據收費的高低自行決定是否承接”。
理由:會計師事務所在決定承接業務時應當確保滿足以下條件,即:①已考慮客戶的誠信,沒有信息表明客戶缺乏誠信;②具有執行業務必要的素質、專業勝任能力、時間和資源;③能夠遵守職業道德規范。而不是根據收費的高低自行決定。(教材P66)
(3)違反,表現在“對所有的審計工作底稿應當在業務完成后90日內整理歸檔”。
理由: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為審計報告日后或審計業務中止日后60天內。(教材P78的第2段,P274三、的第一段)
(4)違反,表現在“尚未取得上市公司審計資格,就不予執行項目質量控制復核制度”。
理由:會計師事務所除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審計業務必須實施項目質量控制復核外,還可以自行建立判斷標準,確定對哪些涉及公眾利益的范圍較大,或已識別出存在重大異常情況或較高風險的特定業務,實施項目質量控制復核。(教材P76的第2段)
(5)違反,表現在“無論審計項目組內部的分歧是否得到解決,審計項目組必須保證按時出具審計報告”。
理由:只有意見分歧問題得到解決,項目負責人才能出具報告。(教材P75的第7段)
(6)違反,表現在“檢查對象為當年考核等級位列后3名的項目負責人”。
理由: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周期性地選取已完成的業務進行檢查,周期最長不得超過三年。在每個周期內,應對每個項目負責人的業務至少選取一項進行檢查。而不是僅對當年考核等級位列后3名的項目負責人進行檢查。(教材P80(四)的第1段內容)
 
2.ABC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并委派A注冊會計師擔任審計項目組負責人。在審計過程中,審計項目組遇到下列與職業道德有關的事項:
(1)A注冊會計師與甲公司副總經理H同為京劇社票友,經H介紹,A注冊會計師從其他企業籌得款項,成功舉辦個人專場演出。
(2)審計項目組成員B與甲公司基建處處長I是戰友,1將甲公司職工集資建房的指標轉讓給B,B按照甲公司職工的付款標準交付了集資款。
(3)審計項目組成員C與甲公司財務經理J畢業于同一所財經院校。
(4)審計項目組成員D的朋友于20×7年2月購買了甲公司發行的公司債券20萬元。
(5)ABC會計師事務所原行政部經理E于20×5年10月離開事務所,擔任甲公司辦公室主任。
(6)甲公司系乙上市公司的子公司。20×8年末,審計項目組成員F的父親擁有乙上市公司300股流通股股票,該股票每股市值為12元。
要求:
針對上述事項(1)至(6),分別指出是否對審計項目組的獨立性構成威脅,并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
(1)威脅獨立性,因為審計項目組成員A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H具有親密關系,而且發生了直接經濟利益關系。
(2)威脅獨立性,因為審計項目組成員B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人員具有密切關系,并購買了被審計單位的商品且交易金額較大,發生了重大的商業關系。(教材P118)
(3)不威脅獨立性,雖然審計項目組成員注冊會計師C與甲公司財務經理J畢業于同一所財經院校,但是二者不具有親密關系,也沒有發生經濟利益。
(4)威脅獨立性,審計項目組成員D的朋友在審計客戶中該買了債券,屬于與審計項目組成員有密切關系的人員在審計客戶中擁有直接經濟利益的情形,將產生自身利益威脅。(教材P116第17行)
(5)不威脅獨立性,雖然事務所的行政部經理E已于20×5年10月加入審計客戶擔任辦公室主任,但是他與事務所沒有重要聯系,而且其現在所處的職務對財務報表不產生重大影響。(教材P121第5段)
(6)威脅獨立性,審計項目組成員F 的直系親屬在可以對審計客戶甲公司施加控制的的實體中擁有直接經濟利益,并且審計客戶對于該實體重要,因此產生了重大的自身利益威脅,沒有任何防范措施可以消除這種威脅或將其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3.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甲公司本年度銀行存款賬戶數一直為60個。甲公司財務制度規定,每月月末由與銀行存款核算不相關的財務人員H針對每個銀行存款賬戶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A注冊會計師決定運用統計抽樣方法測試該項控制在全年的運行有效性。相關事項如下:
(1)A注冊會計師計算了各銀行存款賬戶在20×8年12月31日余額的標準差,作為確定樣本規模的一個因素。
(2)在確定樣本規模后,A注冊會計師采用隨機數表的方式選取樣本。選取的一個銀行存款賬戶余額極小,A注冊會計師另選了一個余額較大的銀行存款賬戶予以代替。
(3)在對選取的樣本項目進行檢查時,A注冊會計師發現其中一張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由甲公司銀行存款出納I代為編制,A注冊會計師復核后發現該表編制正確,不將其視為控制偏差。
(4)在對選取的樣本項目進行檢查后,A注冊會計師將樣本中發現的偏差數量除以樣本規模得出的數值作為該項控制運行總體偏差率的最佳估計。
(5)假設A注冊會計師確定的可接受的信賴過度風險為10%,樣本規模為45。測試樣本后,發現1例偏差。當信賴過度風險為“10%”、樣本中發現的偏差率為“1”時,控制測試的風險系數為“3.9”。
要求:
(1)計算確定總體規模,并簡要回答在運用統計抽樣方法對某項手工執行的控制運行有效性進行測試時,總體規模對樣本規模的影響。
(2)針對事項(1)至(4),假設上述事項互不關聯,逐項指出A注冊會計師的做法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
(3)針對事項(5),計算總體偏差率上限。
【答案】:
(1):總體規模為甲公司本年度銀行存款余額,總體規模對樣本規模的影響包括,可接受的信賴過渡風險,可容忍偏差率,預計總體偏差率。
(2):
①不正確,因為標準差對確定樣本規模沒有影響,不需要計算標準差。
②不正確,隨機抽樣應當遵循隨機原則選取樣本,不能更換樣本。
③不正確,出納員崗位與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崗位屬于不相容崗位,應當職責分離控制,所以屬于內部控制的設計缺陷。
④正確的
(3):
總體偏差率上限=風險系數/樣本量=3.9/45=8.7%。
4.A注冊會計師負責對常年審計客戶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撰寫了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初步了解20×8年度甲公司及其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擬依賴以往審計中對管理層、治理層誠信形成的判斷。
(2)因對甲公司內部審計人員的客觀性和專業勝任能力存有疑慮,擬不利用內部審計的工作。
(3)如對計劃的重要性水平做出修正,擬通過修改計劃實施的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降低重大錯報風險。
(4)假定甲公司在收入確認方面存在舞弊風險,擬將銷售交易及其認定的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為高水平,不再了解和評估相關控制設計的合理性并確定其是否已得到執行,直接實施細節測試。
(5)因甲公司于20×8年9月關閉某地辦事處并注銷其銀行賬戶,擬不再函證該銀行賬戶。
(6)因審計工作時間安排緊張,擬不函證應收賬款,直接實施替代審計程序。
(7)20×8年度甲公司購入股票作為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核算。除實施詢問程序外,預期無法獲取有關管理層持有意圖的其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擬就詢問結果獲取管理層書面聲明。
要求:
針對上述事項(1)至(7),逐項指出A注冊會計師擬定的計劃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如有不當之處,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
(1)不恰當,注冊會計師必須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同時必須了解被審計單位的誠信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溝通和落實;
(2)恰當;
(3)不恰當,注冊會計師應當通過修改計劃實施的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降低檢查風險;
(4)不恰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相關控制的設計的合理性并確定是否已得到執行是必須要做的程序;
(5)不恰當,注冊會計師應當向被審計單位在本期存過款的銀行發函,包括零賬戶和賬戶已結清的賬戶;
(6)不恰當,除非存在根據審計重要性原則,有充分證據表明應收賬款對財務報表不重要或注冊會計師認為函證很可能無效的情況,否則注冊會計師應當對應收賬款實施函證;
(7)不恰當,管理層聲明書中對會計事項的確認、計量和列報必須以書面文件的形式存在。
5.A注冊會計師負責對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對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的存貨進行監盤時,發現部分存貨的財務明細賬、倉庫明細賬、實物監盤三者的數量不一致,相關資料如下:

 

序號

存貨名稱

財務明細賬數量

倉庫明細賬數量

實物監盤數量

1

a產品

35

30


30

2

b產品

27

25

27

3

c材料

1 600公斤

1 600公斤

1 700公斤

4

d材料

1 200公斤

1 200公斤

1 000公廳

 要求:

(1)根據監盤結果,假定不考慮舞弊以及財務明細賬串戶登記、倉庫明細賬串戶登記的情況,逐項分析存貨數量差異可能存在的主要原因。

(2)針對存貨的財務明細賬數量與實物監盤數量不一致情況,簡要說明應當實施哪些必要的審計程序。

【答案】

針對要求(1):

①對于a產品,產生的差異可能是財務部門少記已經發出的存貨;

②對于b產品,產生的差異可能是入庫時倉庫少記,出庫時倉庫多記;

③對于c材料,產生的差異可能是外單位委托代銷存貨或已經銷售存貨未發出;

④對于d材料,產生的差異可能是存貨部分損耗或存貨已經委托外單位銷售。

針對要求(2):

注冊會計師應當查明原因,實施包括函證、檢查出庫單和入庫單等程序,并建議被審計單位調整報表,做到賬實相符

四、綜合題(本題型共2小題,每小題15分,本題型共30分。在答題卷上解答,答在試題卷上無效。答案中的金額用人民幣萬元表示,有小數點的保留兩位小數,小數點兩位后四舍五入。)

1.A和B注冊會計師首次接受委托,負責審計上市公司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甲公司持有聯營企業40%的股權,20×8年度按權益法核算確認的投資收益占當年未審利潤總額的30%。聯營企業20×8年度財務報表由其他注冊會計師審計。

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從固定資產明細賬的期初余額中選取樣本,檢查采購合同和發票等原始單證,以獲取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期初余額相關的各項認定的審計證據。

資料三:8注冊會計師對主營業務收入的發生認定進行審計,編制了審計工作底稿,部分內容摘錄如下(金額單位:萬元):

記賬憑證日期

記賬憑證編號

記賬憑證金額

發票日期

出庫單日期

20×815

轉字10

12

20×818

20×818

20×8220

轉字30

120

20×8220

不適用

20×8228

轉字45

7

20×8227

20×8227

20×8320

轉字40

8

20×8319

20×8319

()

20×8113

轉字4

10

20×8112

20×8112

20×81115

轉字28

200

20×81114

20×81114

20×81210

轉字50

250

20×81210

20×81210

審計說明:

(1)
根據銷售合同約定,在客戶收到貨物、驗收合格并簽發收貨通知后,甲公司取得收取貨款的權利。審計中已檢查銷售合同。

(2)
已檢查記賬憑證日期、發票日期和出庫單日期,未發現異常。發票和出庫單中的其他信息與記賬憑證一致。

(3)11
月轉字28號和12月轉字50號記賬憑證反映的銷售額較高,財務經理解釋系調整售價所致。

(4)2
月轉字30號記賬憑證反映,甲公司在20×7年度銷售并確認收入的一筆交易,于20×82月發生銷退回。甲公司未按規定調整20×7年度財務報表,前任注冊會
計師于20×83月對甲公司20×7年度財務報表出具了標準審計報告。

 資料四:因主導產品不符合國家環保要求,政府部門于20×8年12月要求甲公司在20×9年9月30日前停止生產和銷售該類產品。A和B注冊會計師復核了管理層對持續經營能力作出的評估和擬采取的應對措施,認為在編制財務報表時運用持續經營假設是適當的,但可能導致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甲公司已在財務報表附注中作出充分披露。

要求:

(1)針對資料一,如果A和B注冊會計師擬參與其他注冊會計師對聯營企業的風險評估工作,指出通常應當實施哪些審計程序。

(2)針對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就答題卷第9頁給出的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期初余額相關的認定,逐項指出A注冊會計師實施的審計程序是否可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如果不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指出針對這些認定應當實施的一項主要實質性程序和審計路徑起點。將答案直接填入答題卷第9頁相應的表格內。

(3)針對資料三中的審計說明第(1)至(3)項,逐項指出8注冊會計師實施的審計程序中存在的不當之處,并簡要說明理由。

(4)針對資料三中的審計說明第(4)項,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如果擬對20×8年度財務報表出具標準審計報告,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11號——比較數據》的要求,指出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分別應當采取哪些措施。

(5)假定只存在資料四所述情況,代為續編以下審計報告。將答案直接填入答題卷第11頁。

 

審計報告

 

 

甲公司全體股東:

 

(引言段略)

 

一、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

 

(略)

 

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略)

 

三、審計意見

 

××會計師事務所

中國注冊會計師:A

 

 

 

 

 

(蓋章)

 

(簽名并蓋章)

 

 

 

 

中國注冊會計師:B

 

 

 

 

(簽名并蓋章)

 

 

 

 

 

中國××市

二○×九年×月×日

 

【答案】

(1)注冊會計師通常可以實施下列程序參與其他注冊會計師對聯營企業的風險評估的工作:(參考教材P556)

①與其他注冊會計師或聯營企業的管理層討論對甲公司有重要影響的聯營企業的業務活動;

②與其他注冊會計師討論錯誤或舞弊導致的聯營企業的財務信息出現重大錯報的風險;

③復核其他注冊會計師對已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所作的工作記錄。

(2)

相關認定

是否可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是/否)

主要實質性程序

審計路徑起點

存在

實地檢查期初已存在的固定資產


從期初固定資產明細賬選取項目追查到實物

完整性

檢查上期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底稿

上期固定資產工作底稿實地盤點記錄

權利和義務

 

 

計價和分攤

 

 

(3)審計程序設計恰當性分析:

①第(1)事項,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程序存在不當之處,因為已經說明“在客戶收到貨物、驗收合格并簽發收貨通知后,甲公司才取得收取貨款的權利”,所以此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僅僅檢查了銷售合同是不夠的,還應該檢查客戶簽發的收貨通知單。

②第(2)事項,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程序存在不當之處,因為已經說明“在客戶收到貨物、驗收合格并簽發收貨通知后,甲公司才取得收取貨款的權利”,所以此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僅僅檢查了發票和出庫單中其他信息與記賬憑證的一致,是不夠的,還應該檢查客戶簽發的收貨通知單的日期。

③第(3)事項,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程序存在不當之處。不能夠根據獲取的財務經理的詢問結果得出審計結論,應當進一步的了解行業狀況、市場價格變化信息,并檢查被審計單位關于價格調整的會議記錄和相關文件。必要時向被審計單位的客戶函證銷售合同中的價格條款。

(4)針對事項(4),屬于注冊會計師注意到的可能影響上期財務報表的重大錯報,而以前未就該重大錯報出具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則這種情況下:

①注冊會計師應當與管理層討論,要求進行三方會談,將該事項告知前任注冊會計師,并請管理層重新出具20×7年度的財務報表,請前任注冊會計師重新出具審計報告。

在前任注冊會計師重新出具審計報告后,注冊會計師應當關注本期財務報表中的比較數據是否已經得到了恰當調整和列報,與更正后的上期財務報表是否一致,且在附注中已經對更正情況做出了充分披露。

注冊會計師對本期財務報表中的該事項應當建議被審計單位做出修改,并實施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②管理層應該根據注冊會計師的要求安排與前任注冊會計師的三方會談,并根據注冊會計師的意見修改上期和本期財務報表,并獲取前任注冊會計師重新出具的審計報告。

(5)續寫審計報告

三、審計意見

我們認為,甲公司財務報表已經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編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以及20×8年度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四、強調事項

我們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關注,如財務報表附注×所述,甲公司由于主導產品不符合國家環保要求,被政府部門于20×8年12月要求在20×9年9月30日前停止生產和銷售該類產品。甲公司以在財務報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了擬采取的改善措施,但其持續經營能力仍然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本段內容并不影響已發表的審計意見。

2.甲公司主要從事小型電子消費品的生產和銷售。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8年度財務報表。

 

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況及其環境,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甲公司于20×8年初完成了部分主要產品的更新換代。由于利用現有主要產品(T產品)生產線生產的換代產品(S產品)的市場銷售情況良好,甲公司自20×8年2月起大幅減少了T產品的產量,并于20×8年3月終止了T產品的生產和銷售。S產品和T產品的生產所需原材料基本相同,原材料平均價格相比上年上漲了約2%。由于S產品的功能更加齊全且設計新穎,其平均售價比T產品高約10%。

 

(2)為加快新產品研發進度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甲公司于20×8年6月支付500萬元購入一項非專利技術的永久使用權,并將其確認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最新行業分析報告顯示,甲公司競爭對手乙公司已于20×8年初推出類似新產品,市場銷售良好。同時,乙公司宣布將于20×9年12月推出更新一代的換代產品。

 

(3)經董事會批準,甲公司于20×8年12月1日與丙公司股東達成協議,以1 800萬元受讓丙公司20%股權,并付訖股權受讓款。20×9年1月25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派出1名董事(丙公司共有5名董事)參與其生產經營決策。

 

(4)甲公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和排放的氣體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盡管周圍居民要求給予補償,但甲公司考慮到現行法律并沒有相關規定,以前并未對此作出回應。為改善與周圍居民的關系,甲公司董事會于20×8年12月26日決定對居民給予總額為100萬元的一次性補償,并制定了具體的補償方案。20×9年1月15日,甲公司向居民公布了上述補償決定和具體補償方案。

 

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所獲取的甲公司財務數據,部分內容摘錄如下(金額單位:萬元):

年份
產品
項目

未審數

已審數

20×8

20×7

S產品

T產品

其他產品

S產品

T產品

其他產品

營業收入

32 340

3 000

20 440

O

28 500

18 000

營業成本

27 500

2 920

19 800

0

27200

15 300

存貨

S產品

T產品

其他存貨

S產品

T產品

其他存貨

賬面余額

2 340

180

4 440

0

2 030

4 130

減:存貨跌價準備

0

O

O

0

O

0

賬面價值

2 340

180

4 440

O

2 030

4 130

長期股權投資一聯營
公司一丙公司

 

 

年初余額

0

0

加:增加投資

1 800

0

加:按權益法調整

20

0

年末余額

1 820

O

無形資產

 

 

非專利技術

500

0

預計負債

 

 

居民環境污染補償

100

O

 資料三:A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了已實施的相關實質性程序,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1)抽取一定數量的20×8年度發運憑證,檢查日期、品名、數量、單價、金額等是否與銷售發票和記賬憑證一致。

(2)計算期末存貨的可變現凈值,與存貨賬面價值比較,檢查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是否充分。

(3)對于外購無形資產,通過核對購買合同等資料,檢查其入賬價值是否正確。

(4)根據有關合同和文件,確認長期股權投資的股權比例和持有時間,檢查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是否正確。

(5)根據具體的居民補償方案,獨立估算補償金額,與公布的補償金額進行比較。{Page}

要求:

(1)針對資料一(1)至(4)項,結合資料二,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資料一所述事項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如果認為存在,簡要說明理由,并分別說明該風險主要與哪些財務報表項目(僅限于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存貨、長期股權投資、無形資產和預計負債)的哪些認定相關。將答案直接填入答題卷第12頁至第13頁的相應表格內。

(2)針對資料三(1)至(5)項實質性程序,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指出上述實質性程序與根據資料一(結合資料二)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是否直接相關。如果直接相關,指出對應的是哪一項(或者哪幾項)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并簡要說明理由。將答案直接填入答題卷第14頁至第15頁的相應表格內。

 

【答案】

 

(1)

事項序號

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是/否)

理由

財務報表項目名稱

財務報表項目的認定

1

20×7T產品的銷售毛利率4.56%,20×8S產品的銷售毛利率14.97%,兩者比較,S產品銷售毛利率高于T產品的銷售毛利率10.41%。但了解甲公司情況及其環境時,發現S產品與T產品的原材料基本相同,材料價格上漲2%,同時S產品銷售價格比T產品提高了10%,所以S產品的毛利率高于T產品的毛利率不應超過10%,可能存在高估收入或低估成本的重大錯報風險。
T產品已經被S產品所替代,且甲公司已經停止生產了T產品,所以T產品已經發生了跌價,但甲公司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存在存貨計價的重大錯報風險。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存貨

發生、完整性、準確性、計價和分攤

2

甲公司新購入的無形資產由于競爭對手新產品的上市以及更新一代產品的即將推出,已經發生了資產減值,但甲公司尚未針對該無形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可能存在無形資產計價方面的重大錯報風險。

無形資產

計價和分攤

3

 

 

 

4

甲公司已經確定了賠償的具體方案、金額,也已經公布了補償方案,應該屬于是一樣確定的負債,但甲公司在預計負債項目下核算,并不恰當。

預計負債

存在

 (2)

實質性程序序號

是否與根據資料一(結合資料二)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直接相關(是/否)

與根據資料一(結合資料二)識別的哪一項(或者哪幾項)重大錯報風險直接相關(資料一序號)

理由

1

第(1)項

審計程序的執行中對銷售價格進行檢查,能夠實現對營業收入準確性的目標

2

第(1)項

審計程序的執行對T產品是否需要計提跌價準備收集審計證據,能夠實現對存貨的計價和分攤的檢查

3

 

 

4

 

 

5



 

【解析】針對答案(2)中的第5個實質性程序進行分析:資料中所給的該程序是針對補償金額而言的,但是資料一、二中有關補償是因為科目記錯了,即和預計負債的存在有關,而不是金額,所以是“否”。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