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綜合題
1.
[答案]:
要求(一):
(1)針對G公司2006年度發生的490批次鐵錠銷售業務,A和B應依據不同的收款方式將相應的490張發貨憑證分為現銷、賒銷和預收賬款三類(見下表):

(2)注冊會計師應將上述第一類銷售業務作為實質性程序的重點:
(3)對于現銷業務,注冊會計師應當從發貨憑證中選取樣本追查至銷售發票及主營業務收入明細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針對賒銷業務采用檢查賒銷批準手續。對于第三類銷售業務,應從發貨憑證中選擇樣本追查至預收賬款明細賬的借方及主營業務收入明細賬的貸方。
要求(二):
(1)確定的樣本量為:
n=[SD*(ZA+ZB)N/(TM-E*)]2=[2.5×(1.64+1.96)×1692/(6500-4340)]2=49.7≈50
(2)在樣本中未發現錯報的情況下,運用PPS抽樣方法推斷總體錯報金額,進而做出拒絕或接受總體的結論的步驟如下:
第一,以誤受風險代替信賴過度風險,查《控制測試中統計抽樣結果評價》的偏差率上限表,確定總體中可能存在的高估和低估的最大百分比p;
第二,根據專業判斷,為含有錯報的總體金額分別確定一個高估錯報平均百分比α和低估錯報平均百分比β,以便將上述最大百分比p轉換成高估的金額上限UCL和低估的金額上限LCL,計算公式為:
UCL=總體賬面價值×p×α
LCL=總體賬面價值×p×β
第三,將高估的金額上限UCL及低估的金額上限LCL與可容忍的錯報金額TM進行比較。如果二者均低于TM,接受總體,否則拒絕總體。
(3)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根據可接受的誤受風險5%,在所給表格中樣本規模(50)和實際的錯報數(0)的交點確定錯報上限和下限的偏差率上限是p=5.9%
第二,錯報界限為:
UCL=100000×5.9%×100%=5900元
LCL=100000×5.9%×100%=5900元
第三,由于錯報上限與下限均低于可容忍錯報6500元,注冊會計師可以接受總體。
(4)在給定的條件下,高估和低估的上限分別為UCL=100000×5.9%×20%=1180元,LCL=100000×5.9%×200%=11800元,由于LCL大于TM,注冊會計師應當拒絕總體。
要求(三):
(1)鐵錠。對于堆放于廠區和火車站站臺的鐵錠,利用專家工作確定鐵錠的標號等級,在確保堆放場所鐵錠停止流動的條件下,對每種標號的鐵錠,清點推放的行數和列數,抽樣檢查每堆的層數和每層的錠數,按每堆4噸折合成噸數;對于交由鐵路部門運輸的在途鐵錠,檢查鐵路部門的運輸單,確定在途鐵錠的標號與數量;對于存放在A.B.C公司料場及港口的12000萬噸鐵錠,可以委托當地會計師事務所代為監盤;
(2)鐵礦石和鐵礦粉。對于堆放于廠區的礦石推和礦粉堆,利用幾何計算確定礦石堆、礦粉堆的體積,利用專家工作確定鐵礦石、礦粉的含鐵量和體積與重量之間的換算比例并按比例換算成重量;對于在途鐵礦粉,應向F公司發出積極式詢證函予以證實。
(3)焦炭。對于堆放在廠區和礦區的焦炭,利用專家工作確定焦炭的等級,利用幾何計算確定焦炭堆的體積,并按專家提供的單位體積焦炭重量計算焦炭的總重量。
(4)原煤。從50個原煤零售點中隨機選擇若干家進行監盤,確定監盤結果與存貨匯總表的一致性,如差異較大,應進一步擴大監盤的零售點數。
要求(四):
G公司制訂的盤點計劃存在以下缺陷:
第(1)點:盤點計劃的收集沒有指定專人負責,沒有規定由誰對各部門上交的固定資產分類匯總表進行匯總、整理和總結、報告。應指定專門人員和工作截止時間。
第(2)點:不存在缺陷;
第(3)點:由各部門對本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進行登記,不易發現固定資產因使用不當造成毀損或另作他用等與部門負責人或登記人員自身責任有關的重大情況,應由獨立人員參加各個部門的固定資產登記工作;
第(4)點:未指定人員觀察及拍照車輛,觀察時未登記車輛的運行公里數、未檢查車輛的行駛證、未說明3月28日之前不能返廠的車輛如何觀察,均屬于缺陷。在觀察運輸車輛時應登記每輛車的累計運行公里數;應將拍照的車輛照片連同車輛行駛證復印件一同上交;應說明未觀察的車輛的補充盤點計劃;
第(5)點:未指定專門的觀察人員、沒有向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詢問對設備的剩余使用年限的估計屬于缺陷,應修改補充;
第(6)點:未指定專門的觀察人員,司機的駕駛證與車輛的現狀及所有權無關,復印專職司機的駕駛證無必要。應復印每輛車的行駛證件,登記每輛車已行駛的累計公里數;僅由專職司機估計剩余使用年限屬于缺陷,應由車輛維修人員估計剩余使用年限;
第(7)點:沒有規定對儀器、儀表實施現場觀察屬于缺陷,難以發現儀器、儀表賬存實亡的情況和因操作人員使用不當造成毀損的情況。應按照現場觀察;
第(8)點:盤點計劃中沒有安排對固定資產裝修在內的其他固定資產進行盤點,屬于缺陷,應當補充列入計劃;
第(9)點:盤點計劃將4項工作同時安排在3月28日上午進行,審計人員難以安排充分的人員實施現場觀察程序,應建議安排在不同的時間進行。
要求(五):
(1)注冊會計師不能同意G公司更換煤炭監盤專家的要求。因為專家工作是確定焦炭等級與數量的關鍵。況且存放在礦區的焦炭價值約1625萬元,遠遠超過了財務報表的重要性水平。如果專家由G公司安排,將使用對重大事項的審計喪失了獨立性。
(2)注冊會計師不能提前告知G公司被抽中的銷售點。依據審計準則,注冊會計師應盡可能避免被審計單位了解自己將要抽取測試的存貨項目。
(3)注冊會計師不能同意G公司人員以就近的銷售點代替因道路塌方而無法監盤的要求,因為這樣將喪失樣本的隨機性,降低抽樣結果的可靠性。
因為原煤實物以及相關的銷售記錄均在銷售點。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當注冊會計師無法按既定的程序對樣本實施審計,且沒有或無法實施替代程序時,應將該樣本視為一項誤差。據此,注冊會計師應當認為未被監盤的6個銷售點的原煤儲存量為0。
(4)存在可供選擇的替代程序:注冊會計師可以依據G公司提供的車牌號和行駛證復印件等文件,會同G公司相關人員向車輛管理機構查詢。因查詢時間為3月末,車管所的信息在3個月內更新,如果2006年12月31日被查詢車輛不屬于G公司,在查詢時應能識別。
要求(六):
注冊會計師應當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這是因為,(1)會計資料顯示的未能予以觀察的焦炭價值高達25000×0.065萬元=1625萬元;(2)如果采用單位平均估計,推斷的各銷售點的原煤價值(1440÷15×50×320元=4800×320元=153.6萬元)比會計資料顯示的原煤礦價值(8000×320=256萬元)少了102.4萬元。這兩項合計金額達到1727.4萬元,遠遠超過了財務報表的重要性水平400萬元,影響重大,但占審定資產總額45000-1727.4=43272.6的比例為4%,尚未構成對財務報表總體的影響。